浅谈比较法在初中物理概念教学中的作用

2014-07-13 04:43王曙光
新校园·上旬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动滑轮比较法水压

王曙光

物理教学中涉及到许多概念的教学,初中生对于概念的学习总是有一些困难,因为概念一般是比较抽象的。如果在概念教学中将新概念与学生已掌握的相类似的概念进行比较,则对学生的物理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

一、比较法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获得抽象概念的感性认知

初中物理概念的导入往往是教师先用实验的方法得到一系列现象,然后对实验的现象和结果加以比较,在比较的过程中顺理成章地导入新的概念,让学生获得新知。

如“比热容”是为了研究物体的吸热多少跟物质种类的关系,将水和煤油的吸热现象进行比较。为了让比较在同一标准下进行,我们对实验的条件进行了控制,使水和煤油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吸收的热量也相等。排除了质量、温度升高等方面的干扰,突出了吸热和物质种类的关系,此过程通过水和煤油在同等条件下吸热情况的比较,为“比热容”的引出提供了思维的切入口。

初中物理教材中有很多重要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都是按比较法来编写的,如电流、电压、欧姆定律、电功、凸透镜成像等。这既符合发现物理定律的历程,也符合人们认知事物的规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只有熟练应用好了比较的方法,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

二、概念在比较中变得灵活易懂

一个物理概念的表达式中,包含了定义方式、物理意义、单位等内涵。将物理表达式进行横向比较,能帮助学生记忆概念、活化概念和深化概念。

例如:在学习功率的概念时,可以与速度的概念进行比较。速度的表达式V=S/t,功率的表达式P=W/t,它们都有反映了一个物理量变化快慢的共同特征,概念的得到都是一个物理量与另一个物理量的比值,它们的单位都由另外两个物理量的单位复合而成。所有的对功率的抽象理解全部可以移植到对速度的理解上,一一比较,很容易就能对功率有一个初步的认知。

三、比较学习可以让学生对物理概念掌握得更深刻

物理概念所表述的本质的规律往往隐含在表面的非本质的表象之中,概念和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易使学生混淆,影响学生对所学概念深刻、准确地把握。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使学生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使学生对概念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例如:重力和压力是学生极易混淆的两个概念,一些学生常将压力和重力在某些非常规情况下的关系一般化,往往认为“压力的大小总等于重力的大小”,甚至认为“压力就是重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例举各种不同情况下压力和重力的情况,用画力的示意图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比较,找出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在比较中进行强化。

四、比较学习能防止知识的负迁移

在应用概念解决问题时,对物理现象不同方面的精细比较,为概念的正确应用提供了出发点,正确的概念应用建立在对不同物理现象比较的基础上。

学生在应用概念解决问题时,会在头脑的记忆中搜寻以前经历过的相类似的问题,通过某些相同方面的比较,拟定解题方案,这是学生在物理练习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比较方法。

假如学生在应用概念解决问题时,对新旧问题不仔细地进行比较,采用“拿来主义”的态度,盲目代换,就会出现概念僵化,形成知识的负迁移。

例如:在学习动滑轮之后,学生由于受“拉力是重物和动滑轮总重的一半”的影响,认为“只要用一个动滑轮,拉力一定是重物和动滑轮总重的一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利用两种不同情况下的练习进行比较思考,使学生懂得结论的适用条件,有效防止知识的负迁移。

五、将物理概念与生活相比较可以降低学生思维的难度

有些物理概念看似深奥难懂,若将其与一些生活常识相比较,则能起到化难为易的效果。

电压、电流是初中物理中很抽象、很难理解的概念,在初中阶段无法给出明确的定义,对初中学生来说,理解上会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教师直接讲述,学生不仅难以接受,也会挫伤学习物理的兴趣。但如果将电压、电流与生活中的水压、水流进行比较,学生就较容易理解和掌握。初中物理的学习往往不是追求严密的概念表述,而是学生对物理规律的感知与应用。

教师可用实验展示水流的形成,让学生观察实验,得出要使水能够流动必须要有水压差,然后再设问:要使容器中的水长久地流动而不是瞬间流动应采取什么方法?通过类似的一系列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活跃气氛,将抽象、沉闷的概念教学转化为活跃的实验和生活经验的交流。最后,教师总结产生水流的条件是有水压,提供水压的装置是抽水机。这样,就为进一步的比较打下了基础。

在初中物理概念教学中,通过这样的比较教学,学生充分利用了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帮助自己对抽象物理概念的理解,就能比较快地接受新概念。因此,“比较法”教学对解决教学难点是很有益处的。

比较法在初中物理概念教学中对教学难点的突破和对教学重点的突出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使一些不能直接从理论上理解的问题变得简单而直观。同时还应指出,比较方法的应用离不开分析和综合。没有分析就没有比较,就没有比较的内容和标准,就没有比较的各个方面;没有综合,就没有比较的结果,就不能将比较内容联系起来形成结论。正因为比较与分析综合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是思维的基础,才使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猜你喜欢
动滑轮比较法水压
水压的杰作
比较法:立法的视角
由易到难识滑轮
使用单个动滑轮省一半力的条件
适用于厚度在线测量的水压闭环控制系统
斜拉动滑轮时的机械效率分析
比较法学习Co和Co2
水压预裂技术在低透气性煤层中的应用研究
分散药包千吨注水量的水压爆破
管窥“浮沉比较法”在脉诊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