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实践

2014-07-13 04:43金洪清
新校园·上旬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蜗牛生活化科学

金洪清

所谓生活化教学,就是植根于学生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现实生活,引导学生不断超越现实生活,改善当下生存状态,提升生活质量为主旨的教学。教学重视知识内容与生活经验的联系,能使课堂生活丰富,能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知识建构理论认为,学生是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的。因此,初中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将教学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相融合,经常收集一些与生活有关的实验素材。在教学时要认真分析教材,从生活情境入手,或者从科学基础知识出发,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巧妙地寓于符合学生实际的基础知识之中,把学生引入一种与课堂有关的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求知欲。

如在教学“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时,组织学生开展“地球上能源会枯竭吗?”的辩论,不仅强化了学生的节能意识,而且还培养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在“大气压强”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两个学生进行吸一小碟螺蛳比赛,把生活情境引入课堂。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究思考,可以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如果能巧妙地运用学生身边的学习、生活用品甚至动植物等进行实验,它比“正规实验”更富有亲切感,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之深刻理解所学的知识。

二、充实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尝试着把科学知识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收集资料、动手操作、合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科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从而提高他们利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在讲“质量”之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收集课本中没有的、质量大小不同的物品。学生将家里的鸡蛋、鸭蛋、鹌鹑蛋、药片、绿豆等带到了学校。在教学中精心设计,鼓励学生大胆猜想,为学生创造好问题的情境。上课时各小组上台展示、猜想物品的质量大小,顿时课堂变得活跃起来。学生畅所欲言,有的猜鸡蛋有半斤、鹌鹑蛋有一两、药片的质量更是猜得五花八门。教师趁势引导学生,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还需用科学的方法去探究验证。学生的探究积极性立即被调动起来,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用天平称出各种物品的质量,鸡蛋的质量大约50克,鹌鹑蛋的质量只有10克——很多学生惊讶了。在猜想和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获取了丰富的知识,对质量的概念和大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最后达到了在生活中去寻找科学知识的目的。

教学中引领学生走进生活寻找仪器。新课程提倡“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如用废牙膏皮管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用废旧电池皮制取氢气等。好的“土仪器”操作简便,现象明显,能揭示科学本质,且在引出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方面有其独到之处。

三、开展生活化的探究活动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在科学学习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我们每学期组织开展学生亲自动手的小制作、小实验、小发明比赛活动,拓宽动手渠道和动手空间,推动动手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形成自觉动手研究问题的习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用纸盒、棉线做出了“土电话”;用筷子和金属丝制成了比重计;用小木棍、金属盒、小石头制成了秤杆;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学生把各自的小制作带到教室里展示。通过系列的展示、竞赛、交流、评比活动,学生欣赏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感到非常自豪,这些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了提高。

在七年级上册“生物与非生物”教学中,有一活动是观察蜗牛。笔者提前两天设计了这样一份家庭作业——找蜗牛、观察蜗牛。当作业布置后,学生很感兴趣,有些家长反映这次活动既培养亲子感情又增长知识。从学生的反馈作业来看,他们观察得很仔细,如蜗牛有较坚硬的外壳,白天在壳内不动,晚上爬出来活动,在潮湿草丛和包心菜地里最多;蜗牛外壳有螺旋线,蜗牛越大,圈数越多;找到的蜗牛大多是右旋的;蜗牛有触角,很软;蜗牛很喜欢吃糖,不喜欢盐和醋,它是个聋子;蜗牛躲在壳里不出来时,只要在螺旋线中央轻击或泡入水中蜗牛便能钻出身子。通过简易的活动,适时对观察结果交流,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研究的积极性。

开展各种生活化探究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动手又动脑,培养了自主探究、创新的意识和习惯,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展了学生的课外知识,使学生明白实验就在身边,实验与生活息息相关。

总之,在科学教学中,把生活与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构建这种从生活走进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的思想,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科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真正使学生利用生活化的教学形成会学知识、会用知识的良好习惯,这样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产生深远的影响。课堂教学仅完成教学目标是不算完全成功的,只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益,并能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教学活动。

猜你喜欢
蜗牛生活化科学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蜗牛说
小蜗牛
蜗牛(共3则)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