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2014-07-13 04:43李守国
新校园·上旬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富春江美景意境

李守国

一、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质疑是激发求知的关键,本教学设想从质疑入手,一“疑”到底,引领学生探寻小品文的语言之美、意境之美和情怀之美。

二、教学目标

反复诵读,积累文言语汇,培养文言文语言感悟能力;设疑启发想象、联想,理清思路,品味语言、意境之美;领会作者高洁的志趣和追求自由的情怀。

三、教学重点

以诵读为主,小组合作探究语言之美和意境之美。

四、教学难点

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等语句蕴含的作者的情怀。通过反复诵读,不断质疑,深化理解,突破难点。

五、教学过程

1.解题设疑

教师引导:《与朱元思书》,书即书信,题目告诉我们这是一封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请同学们说说我们平时写信都写些什么,而这封信写了些什么呢?与我们一般书信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2.初步感知、探疑,疏通文意

教师让学生试读课文,找出有疑问的字词句,疏通障碍。

(1)疏通字音,试读第一遍。缥piǎo 湍tuān 夹jiā 轩xuān邈miǎo 泠泠líng 嘤嘤yīng 鸢yuān 戾lì 窥kuī柯kē 见xiàn 通现反fǎn 通返转zhuǎn 通啭奔bēn

(2)疏通词语,试读第二遍。奔 许 急湍 甚 寒树 轩邈 经纶

(3)疏通修辞句意,试读第三遍。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飞腾的急流,比箭更快;汹涌的浪涛,与奔马一样。(比喻、夸张)②负势竞上,互相轩邈:重重叠叠的山峦凭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枝叶尽力往高远处伸展。(拟人)③鸢飞戾天者:那些像老鹰一样凶猛极想得到名利的人。

(4)问题探究。①作者在这封信中写了些什么?(富春江)“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②这里山“奇”在什么地方,水“异”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说“天下独絶”?(学生找原句后师出示画面)

3.指导朗读,品味语言和意境之美

(1)把握朗读节奏,师范读,生试读第四遍。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2)从不同角度指导朗读,探究语言之美,意境之美。第一遍读,假如你是一名导游正在为公司作宣传,向没去过富春江的人讲富春江上美如图画的风景。第二遍读,假如你是游客正在富春江上漫游,陶醉其中。第三遍读,假如你就是作者吴均,正用书信向他的好朋友描述富春江上醉人的美景。

(3)问题探究。①同学们觉得富春江上富阳至桐庐段景美不美?(美,令人陶醉)那本文语言美不美?(美,简洁明快,清新隽永)这是一篇小品文,教师补充“吴均体”与骈文的相关知识。②你读出了吴均在这美景中怎样的感受?他想表达怎样的情怀和追求?(可以说原文语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教师补充南北朝社会政治黑暗混乱的背景,明确他热爱自然,不慕荣利,追求自由。)③这样如诗如画的美景作者是怎样写出来的?

4.背诵全文,探究写作思路与方法

(1)逐段背诵再齐背全文,探究写作思路与方法。

教师板书:

描写总写: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分写:异水 清澈 静态

湍急 动态

险峰林立 视觉

奇山 树木茂密

鸟猿蝉鸣 听觉

生机盎然 感受虚心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实写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2)问题探究。①你在奇山异水间发现了什么?(令人陶醉的美,美得震撼)②你从泉声、鸟声、蝉声、猿声中听到了什么?(生机、热闹、和谐)③作者给朋友写信为什么只写美景?他想让朋友知道他怎样的志趣?(自由、高洁)你从哪些语句中品出来?再品“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享受自由、无拘无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面写险峰魅力,实则传达作者沉醉自然、不慕荣利的人生追求。)

5.拓展延伸

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消极遁世态度相比较,作者的人生追求有哪些更为积极的一面?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儒家“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入世思想的理解。

猜你喜欢
富春江美景意境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筼筜美景
杭州 富春江边富春山
独特美景
富春江的绿
富春江的绿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海洋美景
富春江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