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儿童数学学习的“支点”

2014-07-13 04:43吴芳
新校园·上旬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数学学习支点儿童

吴芳

摘 要:儿童数学是顺应儿童天性的数学。小学儿童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性,而学校数学是抽象的、符号化的,如何处理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与数学自身的“抽象、形式”之间的关系?如何让数学脱去神秘的外衣,真正走进儿童的心灵世界?——生活是支点。

关键词:生活;儿童;数学学习;支点

一、儿童数学源于生活

1.首次执教

在第一个班执教时,我就按照一般的解决问题的讲法:先让学生读题,然后让学生说说从题中知道了什么?你打算怎样求?最后让学生自己列式,(我认为这道题很简单,学生应该没有问题),所以这道题我只是蜻蜓点水,但是之后学生的课堂作业让我大吃一惊——这道题的错误率相当高。很多学生的列式是:35+9-12。还有一种做法为:12-9=3,35-3=33。其实能想到用后一种方法解答的同学是聪明的,12-9=3求的是车上以上一下变化了多少人,但是后一种为什么用35-3而不是35+3呢?我想学生还是没有真正理解题意。

2.再次授课

坐公交,学生完全有这样的生活经验,但是为什么在解题时却犯了错误了呢?教师如此蜻蜓点水,到底有没有唤醒学生的经验,触摸到学生经验的根源呢?经过一番思索后,在另一个班执教时我改变了教学方法:

师:同学们,做过公交车没有?现在我们来模拟一下坐车的场景。

(嘟——嘟——嘟)汽车到站了,接下来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生:有人下车,有人上车。

师:上车、下车会有几种情况呢?

生:1.上车的人多,下车的人少(包括只有人上车,没有人下车)。2.上车的人少,下车的人多(包括只有人下车,没有人上车)。3.上车和下车的人一样多。

师:那如果现在你在站台上等公交,你希望是哪种情况呢?

生:我希望是上车的人少,下车的人多,这样我才有座位。

师:其实简单的坐公交里蕴藏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呢,看大屏幕(出示第3题)。

师:要求现在汽车上有多少人,可以怎么办?

生1:35-9=26,26+12=38(用原来车上的人减去下车的人,再加上车的人)。

生2:35+12=47,47-9=38(用原来车上的人加上车的人,再减下车的人)。

生3:12-9=3,35+3=38人。

师:这儿为什么要加3,而不减3呢?

生:因为上车的人比下车的人多,所以要加3,如果上车的人比下车的人少,那就减少,如果上车和下车的人一样多,那就不加不减,和原来的人数一样多。

师:你们能根据上车和下车人数的不同情况来改编题目吗?

改编1:车上原来有35人,下车12人,上车9人,现在有多少人?

改编2:车上原来有35人,下车12人,上车12人,现在有多少人?

学生对改编的题目对答如流。

思考:学生通过模拟坐车,分析坐车中上下车的情况,不但解决了教材中的问题,而且还举一反三,重新改编了题组。通过将教学内容与儿童的生活经验有机结合,不仅加深了儿童对数学的理解,而且还让儿童体会到生活中数学的价值。

二、儿童数学用于生活

案例:恰逢周末,各个商场都在打折,鼓楼商场的折扣是“满48送50”,银泰百货的折扣是“全场低至5折”,我想买一双308元的凉鞋,到底哪家商场合算呢?在我低头折算时,突然冒出一个念头:这是生活中常见的数学啊!学生虽然会解题,但是当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时,会不会学以致用呢?

结合鼓楼商场和银泰百货的打折情况,我在班级组织了“你购物,我参谋”的实践活动。学生对满48元送50元赠券和打5折,究竟哪个更合算有很大的争议。在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时,我发现学生对“满100元送50元赠券”的数学概念模糊不清:(1)学生对满48元送50元赠券理解成送50元现金。(2)也有的学生把先付的现金和后得的赠券一起算了。(3)学生对满48元送50元赠券,仅仅理解成购买48元送50元赠券,还没有真正理解成“依次类推”。

于是我先和学生一起来理解“满48送50”的内涵,再要求小组重新合作交流,最后得出讨论结果:(1)满就送与折扣是有区别的,满就送是一个不确定的折扣。如满48元送50元的实际折扣是51%,但真正享受到51%的顾客是非常少的,因为你买的物品不大可能刚好是48的倍数,还有拿赠券去买东西时,刚刚用完的情况不多,往往还要贴钱。(2)有的小组还进一步算出,如果买308元的凉鞋,在鼓楼商场要付158元,在银泰百货要付154元。

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周末陪父母去逛逛街,帮助父母确立最优消费方案。同时也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你是销售经理,你将选择什么方案促销?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体验到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乐趣。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从而导致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猜你喜欢
数学学习支点儿童
汉语授课对维吾尔族学生数学学习影响的案例分析
数学文化价值观对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影响
在游戏中经历, 在探索中提升
高中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及转优策略探析
给自己一个支点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找到撬动变革的支点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