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系列课程立体教学模式的探讨

2014-07-15 07:47李鹏飞,郑显春,张立群
卷宗 2014年5期
关键词:工地课程设计环节

李鹏飞,郑显春,张立群

1 引言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开设的施工系列课程有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组织、项目管理、质量与安全管理、概预算、建设法规、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七门课,另外施工组织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是紧密围绕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开设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提高工程实践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土木工程施工课程主要涉及施工技术方面(如土方工程、桩基础工程、混凝土工程、砌筑工程、装饰工程等)和施工组织方面(如流水施工原理、施工网络计划技术、施工组织设计以及工程项目管理等)的内容。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是针对施工组织方面为学生设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目标是通过实践使学生掌握流水施工原理、施工网络计划技术和施工组织设计,一般开设在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理论教学后,时间为1周。生产实习是围绕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对学生进行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重要教学环节,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巩固所学理论,培养劳动观点,增长独立工作能力,一般开设在施工组织课程设计后,时间为4周。从中不难看出:三个教学环节均是围绕土木工程施工工地进行的理论和实践活动,因此具有相关性,但长期以来很多学校均单独进行各教学环节,存在很多弊端。

2 施工系列课程在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环节独立运行存在的问题在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中,由于所讲述内容与工程实际密切相关,倘若只按书本上的章节来讲述,即使付出再多努力,学生也不一定能完全掌握,因此教学效果较差。比如对建筑机械的介绍、脚手架的搭设、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安装工程的操作等,学生在施工现场就能一目了然。但如果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制作多媒体课件或带学生到工地上去现场讲解,不仅会增加备课工作量,也不方便组织,还与生产实习的内容发生冲突,这是问题一。

在生产实习中,教学大纲虽然规定了学生到工地上要学习的内容,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但还是显得空泛。从时间上讲,一个工程从开始施工到竣工要几个月甚至一、二年时间,而生产实习只有4周,学生只能看到个别施工环节,无法全方位地了解施工生产;从内容上讲,考虑到安全问题,工地负责人根本不允许学生参加现场劳动,只允许旁观。由于短时间里学生没有需要具体完成的任务,只能看到重复的工序,兴趣不大,以致部分学生经常出现“旷工”现象,对所要完成的任务也是一抄了之,没有达到实习要求和教学目的。此外,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中有很多具体内容需要在实践中解决,但学生又很少能去工地,只能“纸上谈兵”,这是问题二。

在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中,设计内容与要求由教师具体布置,但设计选题往往是已使用多年的陈旧题目,基本上与生产实际没关系,学生也如对待一般作业一样,根据题目及教师授意进行设计,很少有创意的发挥,设计成果千篇一律。此外,课程设计大多集中安排在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后,时间为2周,由于学生对设计内容不熟,欲在有限时间内完成课程设计内容就显得力不从心,抄袭现象较普遍,这是问题三。

3 土木工程施工系列课程立体教学模式操作过程

立体教学模式是基于施工系列课程的特点与教学要求提出来的,就是将施工系列课程统筹起来,使课程之间相互交错、有机结合。利用系统论的观点,从宏观上加强认识施工系列课程的框架,使学生对施工有个宏观把握,微观上掌握各个跌断、各个方向施工方面的知识。操作过程如下:

(1)根据我校土木工程专业原教学计划的安排,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中间是生产实习,教学之后是施工组织、项目管理、概预算、建设法规、质量与安全管理课程教学,最后是施工组织课程设计(2周)。新的教学模式将设置施工课程导师,从大二起开始辅导施工系列课程的学习,把生产实习安排在施工组织课程结束后,将课程教学与实际工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具体做法是:统一规划安排,课内结合课外,将2周的施工组织课程设计内容扩大至施工系列课程知识的综合应用,让学生将施工组织设计题目带到生产实习中去与实际工程有机结合起来,面向实际工程,向工程技术人员学习,不断完善设计方案,最终形成一份较切合实际的、有一定质量的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方案。

(2)根据三个教学环节的学时安排和教学要求,事先在学校附近选择合适的施工工地。工地要具有代表性,如主体为框架结构、砖混结构的建筑,桩基础、条形基础等基础型式建筑。将学生分成小组分配到各工地上去,并结合每个学生所在工地的不同,拟定施工组织课程设计题目、确定生产实习的内容,提出具体要求,让学生以实际工程为依托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同时与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工艺相对比,找出其中的差别和原因。选择的工地要能满足教学要求,并能反映出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又能使学生运用已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并从中得到能力的锻炼。

(3)重视过程控制,过程控制的关键在于将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彻底改变课程教学“满堂灌”的做法,将工地上学生能接触到的简单问题(如建筑机械、砌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等)一带而过或要求学生自学,将学生无法看到的内容(如土方调配、施工组织设计等)多花时间讲述,夯实学生理论基础。在规定的工地实习时间指导教师还要到工地去检查,批闲学生的实习报告(日记),确保实习质量。在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中,主讲教师根据学生的工地实习情况提出一些具体问题要求学生解决,并与实际施工进行对比。例如,基坑开挖降水时降水方案的选择,基坑支护的设计,模板与脚手架的选择与设计等等问题,要求学生自己选择方案并能说明原因,不给过多限制,只要求设计技术可行、切合实际,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施展的空间。学生从熟悉图纸、拟订方案到具体计算、撰写报告、绘图装帧,一一自己操作,使他们在动手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等方面得到显著的锻炼。实践证明,将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可操作性较强,学生得到了良好的训练,其工作能力明显提高。

(4)为达到教学目的,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对三个教学环节根据内容和要求分别考核,严把质量关。对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部分要采取笔试考核,对于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成果和生产实习报告由指导教师按事先制定好的标准评阅,评阅后采取综合答辩的方式最终确定学生的成绩,如此可以避免学生的抄袭行为,增强学生表达能力和工程认知能力的锻炼。实践证明,学生非常重视综合答辩这一关,因为,他们不仅要回答指导教师给自己提出的问题,同时在指导教师给其他学生提问和学生回答中学到了很多新知识。学生通过立体教学模式的训练,不仅扎实掌握了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知识,而且对本专业的其他课程知识也加深了解,部分学生还结合实习确定了毕业设计题目。

4 结论

在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中采用立体教学方式,为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保证,有效地解决了课时不足的矛盾,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和知识的渗透,给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与自由发挥的空间以及走出校园融进社会的机会,为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施工组织课程设计及生产实习增添了活力,对土木工程专业其他课程也有可借鉴之处。

参考文献

[1]郭新超.环境工程专业三类实习的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5,(4):66—69.

[2]邹昀,冯小平,王伟.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04,(3):82—84.

[3]杜国锋,赵彦.提高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05,(4):76—78.

猜你喜欢
工地课程设计环节
工地上的一对夫妇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波比的小工地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基于自动化系统的PLC课程设计
开放大学课程设计与资源开发
论评标环节的优化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