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被开天价罚单 PC厂商集体噤声

2014-07-16 17:28王伟
CHIP新电脑 2014年7期
关键词:欧盟委员会戴尔英特尔

王伟

欧盟委员会早在2009年的判决中就指出,英特尔为了打压AMD,出售更多的计算机芯片,企图向戴尔、惠普、NEC和联想提供回扣,并强迫其主要客户签署排他性协议。另外,英特尔还向德国零售商Media Saturn Holding提供资金,要求该公司只出售配备其芯片的计算机。

对于英特尔的垄断行为,有业内人士表示,英特尔所有给下游厂商的返点,其最终都由消费者买单。如2006年,英特尔给予戴尔的返点是20亿美元,要耗费50亿美元的销售额来给戴尔补偿。那也就意味着有5 000万用户在为英特尔给予戴尔的返点买单。在这种利益紧密相连的情况下,其他芯片厂商难以形成对英特尔的真正竞争。

欧盟委员会反垄断专员表示:“英特尔多年来以上述手段在芯片市场挤压竞争对手的行为伤害了数百万计欧洲消费者的利益。”

日前,位于卢森堡的普通法院的法官维持了此前的判决。法院表示:“委员会已经通过必要的法律条款证明,英特尔试图掩盖其反竞争性质的做法,通过各种不正当手段把AMD排挤在最重要的销售渠道之外。”法院称,欧盟委员会之前的罚款金额并不严厉,因为10.6亿欧元只相当于英特尔2008年营收的4.15%,而没有达到10%的水平。虽然这个罚款并不会给英特尔的核心业务带来影响,但是欧盟越来越高的处罚力度还是引起了其他公司的担忧。对于这个处罚,舆论一片热闹,而业内却应者寥寥,作为与芯片厂商利益紧密的群体,PC厂商全员沉默,选择了集体噤声。

时至今日,英特尔在PC芯片市场的霸主地位无可动摇,下游PC厂商对于英特尔的依赖度是空前的,对于部分厂商来说,英特尔的重要性甚至达到了“衣食父母”的程度。尽管在2009年英特尔与AMD签署的和解协议中,英特尔明确表示不再用各种“破坏性战略”阻碍AMD和这些厂商的合作。然而,多年的利益捆绑已经让这些厂商在行动乃至在言论上形成了一种惯性,沉默、不发表任何意见,在这个时候最符合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即便随后与AMD重新进行合作,也没有人敢去冒犯英特尔的天威,要知道英特尔的市场份额高达80%以上,得罪了英特尔基本就等同于断了自己的财路,所以没有人敢去冒这个险。

不过话又说回来,打铁还需自身硬,英特尔的垄断帝国不是一日建成的,之前AMD陷入业绩困顿和债务危机的原因也不仅仅是反应缓慢的问题,技术缺乏创新等因素影响了AMD的发展。AMD之所以会在CPU市场屡次败给英特尔,归根结底是因为技不如人。想要在与对手的竞争中取得先机,仅仅依靠反垄断法来获得些许安抚是十分被动和治标不治本的做法,通过自身的技术创新拿出让消费者和市场认可的产品才是正道。endprint

猜你喜欢
欧盟委员会戴尔英特尔
戴尔·卡耐基
欧盟委员会发布2023年创新记分牌
欧盟委员会为芬兰抽水蓄能项目建设提供2 630万欧元资助
戴尔Precision 5750移动工作站
英特尔携手一汽集团,引领汽车行业全新变革
莫夫里太太家的怪物
英特尔扩充FPGA可编程加速卡产品组合
《戴尔战略》(Direct from Dell)
英特尔开源帮霍金“说话”软件
好平板有强芯 英特尔Bay Trail芯片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