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一发而动全身

2014-07-19 11:32吴黎怡
新校园·中旬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切入点有效教学课堂教学

吴黎怡

摘 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语文学科的基础地位决定了其内容的复杂性。教师根据教学的目标、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能力,选取合适的切入点,对实现有效教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课堂教学;切入点;有效教学

现代教育学证明:成功的切入是一种艺术,被喻为教师谱写的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间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

有效教学就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所谓“切入点”,也就是突破口,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挖掘教材的深刻内涵,发掘教育潜在因素,找准教材与教学实践的结合点,激发学生兴趣,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从而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

一、可以从文章的题目入手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甚至是文章灵魂的再现。一篇文章的题目往往体现了作者独具匠心的构思,学生可以通过它“窥一斑而见全豹”。如在教《伟大的悲剧》时,笔者就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请找出本文体现“伟大”和“悲剧”的语句,并加以细细品味。学生在圈点勾画中进入文本,深入领会那一种为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从而把握文章的主旨,有效提高了本文的教学效率。

再如在教《第一次真好》一文时,笔者根据题目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文中提了哪些第一次?“真好”又“好”在哪里?在学生的寻找与品析之中,学生极易看到“好”的意思是“生命的可贵,生活的美好”。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就会深入挖掘出“好”的内涵,进而把握只要我们善于总结过去的“第一次”,努力把握生命中未来的“第一次”,“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就会愈多姿多彩”。

又如《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根据文题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题目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必要的信息?针对题目,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通过这些题目的讲解与分析,学生了解到文章从今日罗布泊的荒漠景象写起,接着上溯历史上的美丽景象,然后着重说明罗布泊消逝的缘故,又具体展现今日罗布泊的荒漠景象,最后推而广之,说到青海湖、月牙泉的颓势,篇末发出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吁,很好地把握了文章的主题。

二、从文章的关键语句切入

人们常说:“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一篇文章主要内容及作者思想感情常蕴藏在关键性语句中。准确理解文章中关键语句的含义,对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风格、感悟作者丰富的思想,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教《老王》时,根据文章的末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提问:作者为什么要感到愧怍?你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我的“愧怍“?老王是个什么样的人?“我”又是什么样的人?通过对两人的分析之后自然得出:树立人人平等的观念,多关心弱势群体。这样就很好地完成了本文的情感目标。

在教《孔乙己》时,文末说道“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我提出问题:“孔乙己到底是死了还是活着?为什么?”问题一出,学生兴趣就被激发起来,马上就从文中搜索,寻找依据。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获得知识的满足之后更有一种成功的喜悦。

朱自清的《背影》开头是“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全文正是由这一句展开回忆,通过背影,抒发了父子之间深厚、真挚的爱。

鲁迅的《社戏》结尾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为什么?难道那夜的豆味道就真那么好?不是。难道那夜的戏就真那么好看?不是。是因为那豆是他们在最快乐的时候吃的,那戏是在最快乐的时候看的,那情那景是日后无法比拟的,“我”所难忘的是豆中情、戏中情,是乡间少年朋友那段诚挚的情谊,是他们的淳朴、善良、热情、勤劳以及相互间的和谐亲密,是那段美好自由的生活。

三、从文章的联结点入手

在教学时,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课文的联结点,对于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文本,训练思维,掌握读书方法是大有裨益的。比如教学《背影》时,设计这样的一些问题:文章题目是背影,背影在文中几次出现?作者在注目父亲背影的时候几次流泪?在分析的过程中,学生明白了颓唐的父亲的背影,是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印记,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挚的爱,是父子依依惜别中最后留给儿子的印象,背影成为一生忍辱负重、爱子情深的父亲在我心目中的定格。

还有在上《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时,笔者也是抓住一些联结点:一份真情:爱——“影子”,“萤火虫”的关爱,盲孩子的自爱,他们之间的互爱。两条线索:盲孩子获得光明;影子获得生命。三个环节:寂寞的盲孩;快乐的盲孩;获得光明的盲孩。通过这样的一些联结点来设计问题,很好地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切入点的选择,有利于提供和调控学生的思考方向,有利于重点、难点的突破,所以教师要选择最佳切入点,给学生搭建阶梯,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使学生顺利解读文本。新课程改革旨在增效,而绝不是减效或失效。新课改要求教师调整教育思想,巩固专业精神,塑造专业人格,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有丰富而独特的教育智慧,而有效教学就能促进教师探索并积累教育智慧,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风格。

参考文献:

肖成权.有效教学[M].沈阳: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切入点有效教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找寻“切入点”,巧解“数学题”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例举高中数学解题切入点的找寻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选好切入点新闻报道才有鲜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