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导问”式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课中的运用

2014-07-19 11:38张仕卿
新校园·中旬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运用

张仕卿

摘 要:“导问”式教学是指以“导问”(教师引导学生发问、解问、生问)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笔者通过初中历史教学实践阐述:教师在备课时设计该课的框架问题,通过内容问题、单元问题和基本问题的解决实现学习目标;教师用学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本、走出课堂;教师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解决重点内容,并对问题进行价值判断。

关键词:“导问”;初中历史;运用

“导问”式教学模式,是以“导问”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具体来说,是以教师的问题牵引,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演绎问题的分析、研究、争辩、解决和创新的全过程。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多侧重于引导学生根据现成的问题思考得出答案,学生被动地对问题进行思考,缺乏提出问题的意识,能力更是无法得以提高。但“导问”式现代教学更需要教师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解决问题后大胆质疑,生成新的问题,实现螺旋式发展。笔者试以《中国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一课教学实践为例,从“导问”式教学设计的几个重点入手进行探讨,试说明其在初中历史课中的运用。

一、层级设问,形成“框架问题”

历史学科是一门以史论相结合为特点的思维学科。无问不成学,问则疑,疑则思。“问”与“思”应该是历史课堂中的主旋律。“导问”式教学的“导”,重点体现在教师如何恰当地创设问题情境、设计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笔者曾接受“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核心课堂和网络课程的培训,受益匪浅。此课程核心理念是问题设计,其中“框架问题”是最显著的特点,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其“框架问题”包括:内容问题、单元问题和基本问题。内容问题是指向事实性知识问题,直接支持学习内容,涉及的问题针对的是事实,有明确答案。单元问题是学科特定和主题特定的,因此更适合于框定具体知识和特定研究,设计者为了激发学生兴趣而精心构造,并可能导致更高层次的基本问题。基本问题是更具挑战性的、更深层次的问题,能够解释一个学科内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能有效地促进知识迁移,实现持久性的理解。

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一课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按部就班地讲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特征、原因和影响,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笔者的设计是将学习活动设置于有意义、有层次的问题情境中(见表1),从内容问题、单元问题和基本问题三个梯度设计问题,由浅入深地设置疑点,再通过启发学生环环相扣地提问,使其学会把一组问题组成一根链条上的若干环节,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学习单元内容并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

表1

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高级思维能力角度来看,不难发现框架问题中最低层次的是“内容问题”,其次是“单元问题”,最高层次的问题是“基本问题”。笔者在本课设计的“内容问题”有六个,它们在课本中都有明确的答案,学生通过预习和阅读课本就可以得出结论。但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停留在完成“内容问题”的解答的层次,学生必然觉得索然无味,更谈不上“探究”的过程,也就无法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所以在“内容问题”的基础上,本课设计的“单元问题”有三个,这三个问题都是开放性的问题,没有固定答案,要求学生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过程学习的基础上再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允许学生持不同观点,指导学生找出支持自己观点的史实依据,培养学生开放性的思维能力。由于提问的方式比较灵活,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最后,框架问题中最高层次的“基本问题”——“中国的富强,敢问路在何方”,非常具有挑战性,涉及到历史事件的本质及历史发展的规律,需要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和探究。

综上所述,教师在备课时应该设计好该课的框架问题,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呈梯度状设置疑点,启发学生提问。通过基本问题、单元问题和内容问题的解决实现学习目标,以此调动学生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给予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这是“导问”式课堂教学的重点所在。

二、目标引导,促发新问题的生成

问题是建构教学的起点,美国布鲁巴克的说法是精辟的:“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是天生的好问者,教师此时的引导就变得很重要。因此,教师创设尝试情境,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需要有精心准备的策略。

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一课前,笔者精心设计一份学案,使学生按课文目标定向自主学习。在学案中,提示学生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提问:(1)对于即将学习的本课内容,你最想了解(或最感兴趣)的是什么?(2)在预习过程中,你对哪些内容不理解?(3)学习本课内容后,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启示是什么?通过学案设计,引导每个学生带着最想知道的问题走进课堂,最后启发学生在本课的学习和交流后,脑海里产生了哪些新的问题,或对本节课有何感想,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

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一课教学中,笔者将所任教的初二(3)班和(8)班进行比较(这两个班的学情和基础较相似)。(8)班采用《学案》指导,(3)班没有。结果,(8)班每个学生普遍能提出2至3个问题,明显比(3)班要多,而且所提的问题更有价值。(8)班学生与过去相比也有明显进步,课堂讨论热烈、发言积极。在本课中,学生带来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如(8)班第9组提出的“老年人口中所说的洋火、洋灰、洋油等其实是什么?为什么要加‘洋字?”第12组提出“如何认识‘黄金时代”经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在快结束课堂学习前,又提出了很多新问题,如第7组提出的“今天我国有哪些民族工业品牌走向国际市场?这说明什么?”第5组提出的“要想使中国的民族工业得以健康发展,首先要求什么?”(8)班学生课后表示“原来提问题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提问题也可以是件很快乐的事”。可见,此学案设计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提问,日积月累,学生的提问能力自然提高。

三、整理问题,解决重点内容

“导问”式教学既然鼓励学生质疑,那么,教师如何对学生提出的种种问题进行有效筛选和整理,并根据问题解决课文重点内容呢?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一课中,笔者设计了一个“问题卡片”(见表2),让(8)班各组围绕不同的学习主题展开讨论后填写,再收集各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本课学习讨论主题可分为三个:关于状元实业家张謇、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过程、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

表2:问题卡片

“问题卡片”收集后,笔者迅速把问题进行归类,并根据教学任务和需求进行取舍。与本课教师所设计的框架问题接近的优先考虑解决,如第6组的“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为什么会出现不同时期不同的发展情况?”第1组的“张謇的大生纱厂为什么从繁荣到破产?”以问题引领,引出本课重点内容并解决。而对于学生未能提出的较难问题(“框架问题”中“单元问题”或“基本问题”),教师可相应地设置疑点,引导学生针对疑点提问并解决。

四、问题的价值判断

“导问”式教学既然鼓励学生尽情发问,学生提出的问题就有可能是多种多样。那么,紧跟着而来最大的问题就是:怎样的问题才是好问题?我们到底是倾向于有价值的问题(教科书上的问题)还是创新的问题(学生天马行空的问题)?

笔者举例说明这两种问题的区别。例如在上“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一课中,笔者设计一个历史情境:假如你是一名记者,在采访状元实业家张謇的时候,你打算问张謇一个什么问题?并模拟回答提问。

有价值的问题——

(记者)问:张謇先生,请问您在创办大生纱厂的时候遇到什么困难?

(张謇)答:筹集资金,招募商股,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渗透。

创新的问题——

(记者)问:张謇先生,我没有深入了解你,我想问的是,你是否有妻子?如果有,在你考取状元的大好时机,你放弃你最让人羡慕的高官厚禄,去创办时人最看不起的“末业”,而且当时投资办厂的风险是非常大的,许多人都赔了血本。此时你有想过你的妻子吗?让她日日夜夜为你担心,让她陪你一起受苦,你有想过为她放弃你的决定吗?

(张謇)答:我有妻子,如果她是爱我的,她应该不惧世俗的眼光,支持我的决定和理解我的爱国之心。如果她不支持我,我宁愿不要妻子,也不会放弃我的事业。

笔者个人比较倾向于创新的问题。例如:法国高考的历史考试题目就非常有创意:“假如拿破仑没有遭到滑铁卢惨败,那么,今天的欧洲格局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模仿是一种力量,恶搞也是一种创意。在人类历史上,那些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青少年时期多半是不守规矩者,循规蹈矩就很难有创新。创新在这个时代也更迫切更有意义,《学会思考比学会知识重要》一文中提出:“在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新阶段,人的创新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内动力,但创新能力依然是我们的‘短板。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应该成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目标。”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意和创新思维,既是社会发展也是民族进步的需要。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组织自由而开放的课堂讨论,并以身作则进行创新示范。如果教育先行,全民觉醒,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制造”必将成为“中国创造”,那才是中华民族真正腾飞之时。

参考文献:

[1]程汉华.刘云涛.“导问式”教学方法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9).

[2]赵刚健.导问式论纲——一种新的导学形式的探讨[J].教学与管理,1998(1).

[3]叶小兵.浅谈历史课堂上学生提出的“意外问题”[J].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08(6).

[4]郭湖海.历史教学导问论[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1(6).

[5]袁宝懿.英特尔未来教育框架问题设计[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7(10).

[6]冯永慧.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课堂教学与研究,2012(1).

[7]梁运生.历史课堂提问的艺术.考试周刊[J].政史地教学与研究,2012(58).

摘 要:“导问”式教学是指以“导问”(教师引导学生发问、解问、生问)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笔者通过初中历史教学实践阐述:教师在备课时设计该课的框架问题,通过内容问题、单元问题和基本问题的解决实现学习目标;教师用学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本、走出课堂;教师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解决重点内容,并对问题进行价值判断。

关键词:“导问”;初中历史;运用

“导问”式教学模式,是以“导问”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具体来说,是以教师的问题牵引,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演绎问题的分析、研究、争辩、解决和创新的全过程。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多侧重于引导学生根据现成的问题思考得出答案,学生被动地对问题进行思考,缺乏提出问题的意识,能力更是无法得以提高。但“导问”式现代教学更需要教师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解决问题后大胆质疑,生成新的问题,实现螺旋式发展。笔者试以《中国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一课教学实践为例,从“导问”式教学设计的几个重点入手进行探讨,试说明其在初中历史课中的运用。

一、层级设问,形成“框架问题”

历史学科是一门以史论相结合为特点的思维学科。无问不成学,问则疑,疑则思。“问”与“思”应该是历史课堂中的主旋律。“导问”式教学的“导”,重点体现在教师如何恰当地创设问题情境、设计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笔者曾接受“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核心课堂和网络课程的培训,受益匪浅。此课程核心理念是问题设计,其中“框架问题”是最显著的特点,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其“框架问题”包括:内容问题、单元问题和基本问题。内容问题是指向事实性知识问题,直接支持学习内容,涉及的问题针对的是事实,有明确答案。单元问题是学科特定和主题特定的,因此更适合于框定具体知识和特定研究,设计者为了激发学生兴趣而精心构造,并可能导致更高层次的基本问题。基本问题是更具挑战性的、更深层次的问题,能够解释一个学科内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能有效地促进知识迁移,实现持久性的理解。

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一课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按部就班地讲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特征、原因和影响,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笔者的设计是将学习活动设置于有意义、有层次的问题情境中(见表1),从内容问题、单元问题和基本问题三个梯度设计问题,由浅入深地设置疑点,再通过启发学生环环相扣地提问,使其学会把一组问题组成一根链条上的若干环节,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学习单元内容并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

表1

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高级思维能力角度来看,不难发现框架问题中最低层次的是“内容问题”,其次是“单元问题”,最高层次的问题是“基本问题”。笔者在本课设计的“内容问题”有六个,它们在课本中都有明确的答案,学生通过预习和阅读课本就可以得出结论。但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停留在完成“内容问题”的解答的层次,学生必然觉得索然无味,更谈不上“探究”的过程,也就无法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所以在“内容问题”的基础上,本课设计的“单元问题”有三个,这三个问题都是开放性的问题,没有固定答案,要求学生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过程学习的基础上再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允许学生持不同观点,指导学生找出支持自己观点的史实依据,培养学生开放性的思维能力。由于提问的方式比较灵活,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最后,框架问题中最高层次的“基本问题”——“中国的富强,敢问路在何方”,非常具有挑战性,涉及到历史事件的本质及历史发展的规律,需要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和探究。

综上所述,教师在备课时应该设计好该课的框架问题,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呈梯度状设置疑点,启发学生提问。通过基本问题、单元问题和内容问题的解决实现学习目标,以此调动学生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给予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这是“导问”式课堂教学的重点所在。

二、目标引导,促发新问题的生成

问题是建构教学的起点,美国布鲁巴克的说法是精辟的:“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是天生的好问者,教师此时的引导就变得很重要。因此,教师创设尝试情境,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需要有精心准备的策略。

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一课前,笔者精心设计一份学案,使学生按课文目标定向自主学习。在学案中,提示学生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提问:(1)对于即将学习的本课内容,你最想了解(或最感兴趣)的是什么?(2)在预习过程中,你对哪些内容不理解?(3)学习本课内容后,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启示是什么?通过学案设计,引导每个学生带着最想知道的问题走进课堂,最后启发学生在本课的学习和交流后,脑海里产生了哪些新的问题,或对本节课有何感想,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

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一课教学中,笔者将所任教的初二(3)班和(8)班进行比较(这两个班的学情和基础较相似)。(8)班采用《学案》指导,(3)班没有。结果,(8)班每个学生普遍能提出2至3个问题,明显比(3)班要多,而且所提的问题更有价值。(8)班学生与过去相比也有明显进步,课堂讨论热烈、发言积极。在本课中,学生带来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如(8)班第9组提出的“老年人口中所说的洋火、洋灰、洋油等其实是什么?为什么要加‘洋字?”第12组提出“如何认识‘黄金时代”经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在快结束课堂学习前,又提出了很多新问题,如第7组提出的“今天我国有哪些民族工业品牌走向国际市场?这说明什么?”第5组提出的“要想使中国的民族工业得以健康发展,首先要求什么?”(8)班学生课后表示“原来提问题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提问题也可以是件很快乐的事”。可见,此学案设计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提问,日积月累,学生的提问能力自然提高。

三、整理问题,解决重点内容

“导问”式教学既然鼓励学生质疑,那么,教师如何对学生提出的种种问题进行有效筛选和整理,并根据问题解决课文重点内容呢?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一课中,笔者设计了一个“问题卡片”(见表2),让(8)班各组围绕不同的学习主题展开讨论后填写,再收集各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本课学习讨论主题可分为三个:关于状元实业家张謇、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过程、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

表2:问题卡片

“问题卡片”收集后,笔者迅速把问题进行归类,并根据教学任务和需求进行取舍。与本课教师所设计的框架问题接近的优先考虑解决,如第6组的“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为什么会出现不同时期不同的发展情况?”第1组的“张謇的大生纱厂为什么从繁荣到破产?”以问题引领,引出本课重点内容并解决。而对于学生未能提出的较难问题(“框架问题”中“单元问题”或“基本问题”),教师可相应地设置疑点,引导学生针对疑点提问并解决。

四、问题的价值判断

“导问”式教学既然鼓励学生尽情发问,学生提出的问题就有可能是多种多样。那么,紧跟着而来最大的问题就是:怎样的问题才是好问题?我们到底是倾向于有价值的问题(教科书上的问题)还是创新的问题(学生天马行空的问题)?

笔者举例说明这两种问题的区别。例如在上“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一课中,笔者设计一个历史情境:假如你是一名记者,在采访状元实业家张謇的时候,你打算问张謇一个什么问题?并模拟回答提问。

有价值的问题——

(记者)问:张謇先生,请问您在创办大生纱厂的时候遇到什么困难?

(张謇)答:筹集资金,招募商股,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渗透。

创新的问题——

(记者)问:张謇先生,我没有深入了解你,我想问的是,你是否有妻子?如果有,在你考取状元的大好时机,你放弃你最让人羡慕的高官厚禄,去创办时人最看不起的“末业”,而且当时投资办厂的风险是非常大的,许多人都赔了血本。此时你有想过你的妻子吗?让她日日夜夜为你担心,让她陪你一起受苦,你有想过为她放弃你的决定吗?

(张謇)答:我有妻子,如果她是爱我的,她应该不惧世俗的眼光,支持我的决定和理解我的爱国之心。如果她不支持我,我宁愿不要妻子,也不会放弃我的事业。

笔者个人比较倾向于创新的问题。例如:法国高考的历史考试题目就非常有创意:“假如拿破仑没有遭到滑铁卢惨败,那么,今天的欧洲格局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模仿是一种力量,恶搞也是一种创意。在人类历史上,那些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青少年时期多半是不守规矩者,循规蹈矩就很难有创新。创新在这个时代也更迫切更有意义,《学会思考比学会知识重要》一文中提出:“在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新阶段,人的创新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内动力,但创新能力依然是我们的‘短板。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应该成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目标。”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意和创新思维,既是社会发展也是民族进步的需要。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组织自由而开放的课堂讨论,并以身作则进行创新示范。如果教育先行,全民觉醒,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制造”必将成为“中国创造”,那才是中华民族真正腾飞之时。

参考文献:

[1]程汉华.刘云涛.“导问式”教学方法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9).

[2]赵刚健.导问式论纲——一种新的导学形式的探讨[J].教学与管理,1998(1).

[3]叶小兵.浅谈历史课堂上学生提出的“意外问题”[J].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08(6).

[4]郭湖海.历史教学导问论[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1(6).

[5]袁宝懿.英特尔未来教育框架问题设计[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7(10).

[6]冯永慧.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课堂教学与研究,2012(1).

[7]梁运生.历史课堂提问的艺术.考试周刊[J].政史地教学与研究,2012(58).

摘 要:“导问”式教学是指以“导问”(教师引导学生发问、解问、生问)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笔者通过初中历史教学实践阐述:教师在备课时设计该课的框架问题,通过内容问题、单元问题和基本问题的解决实现学习目标;教师用学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本、走出课堂;教师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解决重点内容,并对问题进行价值判断。

关键词:“导问”;初中历史;运用

“导问”式教学模式,是以“导问”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具体来说,是以教师的问题牵引,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演绎问题的分析、研究、争辩、解决和创新的全过程。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多侧重于引导学生根据现成的问题思考得出答案,学生被动地对问题进行思考,缺乏提出问题的意识,能力更是无法得以提高。但“导问”式现代教学更需要教师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解决问题后大胆质疑,生成新的问题,实现螺旋式发展。笔者试以《中国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一课教学实践为例,从“导问”式教学设计的几个重点入手进行探讨,试说明其在初中历史课中的运用。

一、层级设问,形成“框架问题”

历史学科是一门以史论相结合为特点的思维学科。无问不成学,问则疑,疑则思。“问”与“思”应该是历史课堂中的主旋律。“导问”式教学的“导”,重点体现在教师如何恰当地创设问题情境、设计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笔者曾接受“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核心课堂和网络课程的培训,受益匪浅。此课程核心理念是问题设计,其中“框架问题”是最显著的特点,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其“框架问题”包括:内容问题、单元问题和基本问题。内容问题是指向事实性知识问题,直接支持学习内容,涉及的问题针对的是事实,有明确答案。单元问题是学科特定和主题特定的,因此更适合于框定具体知识和特定研究,设计者为了激发学生兴趣而精心构造,并可能导致更高层次的基本问题。基本问题是更具挑战性的、更深层次的问题,能够解释一个学科内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能有效地促进知识迁移,实现持久性的理解。

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一课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按部就班地讲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特征、原因和影响,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笔者的设计是将学习活动设置于有意义、有层次的问题情境中(见表1),从内容问题、单元问题和基本问题三个梯度设计问题,由浅入深地设置疑点,再通过启发学生环环相扣地提问,使其学会把一组问题组成一根链条上的若干环节,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学习单元内容并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

表1

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高级思维能力角度来看,不难发现框架问题中最低层次的是“内容问题”,其次是“单元问题”,最高层次的问题是“基本问题”。笔者在本课设计的“内容问题”有六个,它们在课本中都有明确的答案,学生通过预习和阅读课本就可以得出结论。但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停留在完成“内容问题”的解答的层次,学生必然觉得索然无味,更谈不上“探究”的过程,也就无法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所以在“内容问题”的基础上,本课设计的“单元问题”有三个,这三个问题都是开放性的问题,没有固定答案,要求学生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过程学习的基础上再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允许学生持不同观点,指导学生找出支持自己观点的史实依据,培养学生开放性的思维能力。由于提问的方式比较灵活,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最后,框架问题中最高层次的“基本问题”——“中国的富强,敢问路在何方”,非常具有挑战性,涉及到历史事件的本质及历史发展的规律,需要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和探究。

综上所述,教师在备课时应该设计好该课的框架问题,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呈梯度状设置疑点,启发学生提问。通过基本问题、单元问题和内容问题的解决实现学习目标,以此调动学生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给予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这是“导问”式课堂教学的重点所在。

二、目标引导,促发新问题的生成

问题是建构教学的起点,美国布鲁巴克的说法是精辟的:“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是天生的好问者,教师此时的引导就变得很重要。因此,教师创设尝试情境,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需要有精心准备的策略。

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一课前,笔者精心设计一份学案,使学生按课文目标定向自主学习。在学案中,提示学生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提问:(1)对于即将学习的本课内容,你最想了解(或最感兴趣)的是什么?(2)在预习过程中,你对哪些内容不理解?(3)学习本课内容后,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启示是什么?通过学案设计,引导每个学生带着最想知道的问题走进课堂,最后启发学生在本课的学习和交流后,脑海里产生了哪些新的问题,或对本节课有何感想,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

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一课教学中,笔者将所任教的初二(3)班和(8)班进行比较(这两个班的学情和基础较相似)。(8)班采用《学案》指导,(3)班没有。结果,(8)班每个学生普遍能提出2至3个问题,明显比(3)班要多,而且所提的问题更有价值。(8)班学生与过去相比也有明显进步,课堂讨论热烈、发言积极。在本课中,学生带来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如(8)班第9组提出的“老年人口中所说的洋火、洋灰、洋油等其实是什么?为什么要加‘洋字?”第12组提出“如何认识‘黄金时代”经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在快结束课堂学习前,又提出了很多新问题,如第7组提出的“今天我国有哪些民族工业品牌走向国际市场?这说明什么?”第5组提出的“要想使中国的民族工业得以健康发展,首先要求什么?”(8)班学生课后表示“原来提问题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提问题也可以是件很快乐的事”。可见,此学案设计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提问,日积月累,学生的提问能力自然提高。

三、整理问题,解决重点内容

“导问”式教学既然鼓励学生质疑,那么,教师如何对学生提出的种种问题进行有效筛选和整理,并根据问题解决课文重点内容呢?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一课中,笔者设计了一个“问题卡片”(见表2),让(8)班各组围绕不同的学习主题展开讨论后填写,再收集各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本课学习讨论主题可分为三个:关于状元实业家张謇、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过程、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

表2:问题卡片

“问题卡片”收集后,笔者迅速把问题进行归类,并根据教学任务和需求进行取舍。与本课教师所设计的框架问题接近的优先考虑解决,如第6组的“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为什么会出现不同时期不同的发展情况?”第1组的“张謇的大生纱厂为什么从繁荣到破产?”以问题引领,引出本课重点内容并解决。而对于学生未能提出的较难问题(“框架问题”中“单元问题”或“基本问题”),教师可相应地设置疑点,引导学生针对疑点提问并解决。

四、问题的价值判断

“导问”式教学既然鼓励学生尽情发问,学生提出的问题就有可能是多种多样。那么,紧跟着而来最大的问题就是:怎样的问题才是好问题?我们到底是倾向于有价值的问题(教科书上的问题)还是创新的问题(学生天马行空的问题)?

笔者举例说明这两种问题的区别。例如在上“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一课中,笔者设计一个历史情境:假如你是一名记者,在采访状元实业家张謇的时候,你打算问张謇一个什么问题?并模拟回答提问。

有价值的问题——

(记者)问:张謇先生,请问您在创办大生纱厂的时候遇到什么困难?

(张謇)答:筹集资金,招募商股,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渗透。

创新的问题——

(记者)问:张謇先生,我没有深入了解你,我想问的是,你是否有妻子?如果有,在你考取状元的大好时机,你放弃你最让人羡慕的高官厚禄,去创办时人最看不起的“末业”,而且当时投资办厂的风险是非常大的,许多人都赔了血本。此时你有想过你的妻子吗?让她日日夜夜为你担心,让她陪你一起受苦,你有想过为她放弃你的决定吗?

(张謇)答:我有妻子,如果她是爱我的,她应该不惧世俗的眼光,支持我的决定和理解我的爱国之心。如果她不支持我,我宁愿不要妻子,也不会放弃我的事业。

笔者个人比较倾向于创新的问题。例如:法国高考的历史考试题目就非常有创意:“假如拿破仑没有遭到滑铁卢惨败,那么,今天的欧洲格局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模仿是一种力量,恶搞也是一种创意。在人类历史上,那些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青少年时期多半是不守规矩者,循规蹈矩就很难有创新。创新在这个时代也更迫切更有意义,《学会思考比学会知识重要》一文中提出:“在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新阶段,人的创新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内动力,但创新能力依然是我们的‘短板。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应该成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目标。”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意和创新思维,既是社会发展也是民族进步的需要。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组织自由而开放的课堂讨论,并以身作则进行创新示范。如果教育先行,全民觉醒,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制造”必将成为“中国创造”,那才是中华民族真正腾飞之时。

参考文献:

[1]程汉华.刘云涛.“导问式”教学方法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9).

[2]赵刚健.导问式论纲——一种新的导学形式的探讨[J].教学与管理,1998(1).

[3]叶小兵.浅谈历史课堂上学生提出的“意外问题”[J].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08(6).

[4]郭湖海.历史教学导问论[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1(6).

[5]袁宝懿.英特尔未来教育框架问题设计[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7(10).

[6]冯永慧.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课堂教学与研究,2012(1).

[7]梁运生.历史课堂提问的艺术.考试周刊[J].政史地教学与研究,2012(58).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运用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历史探究能力, 促进课堂自主学习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