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语言的多维观照

2014-07-21 14:40戴雪晴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4年5期
关键词:约数质数倍数

戴雪晴

数学语言是表达、交流数学知识及其应用的工具。对于启发学生想象、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要从以下维度加以观照。

一、科学的完整性

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课堂语言是对学生口语表达的示范,也是教学知识的剖析。因此,教师语言要表意准确,清晰完整。比如“倍数与约数的意义”,“如果数a能被数b( b不等于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完整的表述突出整除及倍数和约数的相互依存关系,避免“a叫做倍数,b叫做约数”的错误说法,让学生正确理解概念。

如果数学概念、术语等教学表述不完整且出现少字、漏字,有可能导致概念模糊,甚至造成知识错误。如在教学“质数和合数”时,学生可能把质数定义为“一个数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这里少了一个关键的“只”字,把“只有”说成“有”。还有像“是、比、占、转化”等,都是分析和解题的关键,教师切实要养成规范使用数学语言的良好习惯,提高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和表述的完整性。

二、严密的逻辑性

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达,关键是教师的语言表率作用,对每一个概念、意义、法则、规律等,要求教师做到推理清晰、逻辑严密。如在教学“商不变的规律”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几组被除数、除数和商发生了什么变化。分别比较第2组和第1组,第3组和第1组……学生讨论后得出:是扩大了相同的倍数。但是引导学生观察第4、3、2、1组并与第5组比较时,教师可能说:“倒过来(或反过来)比较,看一看商有什么变化”,“倒过来”“反过来”在数学语言中成为模糊而欠严密的启示语,不仅会使学生在比较学习中容易产生思维混乱,也很难从有序的比较中掌握探寻规律的方法,从而可能脱离认识能力及归总方式。如果先说:“从左到右,被除数是怎样变化的?除数是怎样变化的?商呢?”然后再提问:“再从右到左比较,你还发现什么规律?”简洁而严谨的语言,如同穿针引线,既把知识引给学生自我串接,又让学生在自然学习中寻找到了知识规律。

三、有效的针对性

在课堂教学中,数学的导入语言要有一定的针对性,鞭辟入里,恰到好处。如在教学“数的产生”时,教师直接说“数是从古代人数一数中产生的,今天我们来数(shǔ)数(shù)。”这样的导入直奔主题,简明扼要,入情入境,既节约时间,又通俗易懂。在教学“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针对学生好奇、求胜的心理特征,教师提出“不管你说多大的数,老师都能判断出能不能被2、5、3整除”。在教学“相遇问题”时,则根据题目要求分层设疑:“这道题目中两地的距离是指什么?”(两人所走的路程和)“怎样解决问题?”学生讨论合作,猜想验证,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题。最后教师提问:“你喜欢哪种解法?”“你认为哪种方法简便?”

课堂中评价语言的应用要更具有针对性。教师能适时对学生加以肯定,给予表扬,使学生体验成功,增强信心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当学生敢于猜想、创新时,教师要不惜言词,大加赞赏,但要注意客观真实,不必给予“超值”的嘉奖。而对待回答失误的学生,不鼓励也不训斥,“谁来帮帮他?”促使学生合作、互助,形成一种和谐的氛围,同时鼓励学生“你能行”“相信你一定会”“细心的你一定发现……”“再仔细想想”。教师的语言力求切合实际而不虚浮夸饰,有张有弛而不过度膨胀,赋予号召力和感染力,使学生能入于耳、动于心。

四、精湛的艺术性

语言是一门艺术。课堂语言是师生在课堂中呼吸的空气,不知不觉地流出,不知不觉中传递知识信息,交流着情感和快乐。教师简洁流畅、幽默活泼、生动形象的数学语言会令课堂妙趣横生。如一位刚走上公开课堂的教师以“今天老师和往常有什么不一样?”的提问,立刻让学生把目光都集中到他身上,为这节课作了一个成功的铺垫。教师接着从“不一样”的小包里拿出与本节课有关且又作为奖品的水果图,开始了他的课堂精彩之行。由于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学生都能用图上的数字自由地组成加、减法算式,熟练准确地计算,教学气氛活泼、浓厚。“这些水果送给表现好的学生。”教师再次激励使得一双双小眼睛睁得大大的,小手举过了头顶,情感被调到了顶点。教师亲切地说:“今天小朋友们表现得都很好,还得了奖品,带回家给爸爸妈妈‘品尝、品尝”。

有人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教学效果就可能相差20倍。”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如果能善于运用语言,驾驭语言,充分展示数学语言中的音乐美、动态美、艺术美,就能为课堂教学增添色彩。反之,语言平淡生硬则使课堂缺乏生气。对于数学教师来说,要想使课堂语言丰富多彩,还须具备新观念、新信息,储备新理念和新思想,把简单的数学问题多样化表达,给静止的数学知识赋予多彩灵动的鲜活意义。

(特约编辑 熊叠丽)

猜你喜欢
约数质数倍数
说说“倍数”
巧用“倍数的和”
同样是倍数,为啥还不同
奇妙的质数约定
约数词语,不简单
怎么教让质数学习更有趣
最强大脑
如何表达常用的倍数
巧记质数
约数问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