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不妨学学“打饭校长”

2014-07-23 16:47介红玉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教师应校长意识

介红玉

在杭州文澜中学,学生都称呼他们的校长任继长为“任哥”。这位六十多岁的老校长在教育圈里很出名,因为培养了无数优秀学生;在教育圈外也很出名,因为天天在食堂给学生打饭,是民间被传最广的“打饭校长”。文澜中学的学生和家长都知道校长打饭分量最足。受“任哥”感染,食堂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教师义工”。

在我们传统的教育里,校长与学生之间往往有一种距离感,在一些学校里面,别说校长亲自为学生打饭了,就是平日里想见校长一面都很难,但是杭州文澜中学的任校长却数年如一日地用行动扭转了这种传统。他不仅坚持每天为学生打饭,还询问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对学生嘘寒问暖,用关爱和尊重拉近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并且让学校的管理更加科学、合理,培养了无数的优秀学生,甚至学生们一见不到校长就想:“我们的任哥哪里去了?”这样的转变无疑承载着美好的师爱真谛,无疑彰显出了可贵的教育正能量。作为教师,我觉得我们不妨向这位可敬的“打饭校长”学一学。

首先,教师应多一些平等意识。作为一校之长,校长是一所学校级别最高的行政领导,但是任校长坚持每天带头给学生打饭,这不仅是一种师生互动方式、友好关系的表达,更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校长威严形象,表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和关注,更容易让学生获得温暖的正能量。同时,校长也用自己最真实、最平凡的举动告诉了学生什么叫平等,什么叫尊重,这是最生动的身教,也是最有力的教育。校长亲自打饭背后的这种平等意识必然会深深地影响学生,积淀在学生的心中,甚至影响和改变学生的精神世界。作为教师,也应该像任校长一样,在学生面前常怀一颗平等之心,绝不能有半分高高凌驾于学生之上的想法,不仅要学会蹲下来看学生,更要尊重学生,主动地走进学生中间,聆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诉求,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真正让学生在“亲其师”中“信其道”。

其次,教师应多一些关爱意识。任校长数年如一日为学生打饭,是想通过亲自为学生打饭来了解学生的伙食状况和他们的感受,从而更好地改进学校的教学和管理,让学生都能够吃得饱,吃得好,健康成长。作为教师,我们也应该像任校长一样,对学生常怀一颗关爱之心。高尔基说:“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因此,教师一定要用满腔师爱去关心学生,呵护学生,不仅在45分钟内关心学生,对于学生课外的生活,学生的饥寒、冷暖,甚至是心理疏导等等,教师都应该尽可能地给予帮助和关爱,将自己的责任和爱心积极倾注到广大学生中去,真正走进学生的心中,成为学生的知心人和贴心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健康成长。

再者,教师应多一些服务意识。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曾说过,校长不过是率领职工给教授搬椅子、凳子的人。一个校长要想真正带好一个团队,就必须有一种牺牲精神,一种奉献意识。任校长在每天工作之余坚持为学生打饭,这正是一种教育者的服务意识,打的是饭,传达的却是对学生真诚的关爱和服务,体现的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服务意识,而这种服务意识也正是广大教师身上所稀缺并急需学习的。著名学者朱永新教授在《中国教育缺什么》一文中就曾明确地指出:“中国教育缺失的东西很多,而特别缺失的是教师的服务意识,缺人文关怀。”因此,教师应积极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不仅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还应实实在在地扑下身子,走到学生中间,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为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让学生真正体会和感受到教育的温暖与美好,引发学生内心深处的信任感与归属感,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教师、热爱学校、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情感。

总之,“打饭校长”打的绝不仅仅是饭,他更为我们传递出了为师者当拥有的平等、尊重、博爱等美好价值观,散发着一名优秀教育工作者的美好教育情怀。但愿校园里不仅有“打饭校长”,还能涌现出更多的“打饭教师”。

猜你喜欢
教师应校长意识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