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引领,管理实践,目标检验

2014-07-24 09:58殷作富
中国教师 2014年12期
关键词:生源师生目标

殷作富

教育的真谛是让受教育的人在成长中得到幸福。以此为指导思想,响水县第二中学(以下简称“响水二中”)针对江苏省农村县镇的“三星级高中”的发展进行思考,其相关的具体问题有:如何让学业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在学业困境中突围,以实现自己的梦想;如何打造升级版的校园软实力。最终,我们确立了农村县镇“三星级高中”发展的思路,并实施“文化引领”“管理实践”和“目标检测”等有效策略。本文旨在从“现状剖析”和“有效策略”等两方面,详加论述。

一、现状剖析

当前,很多高中在办学理念、教育方式和学校文化等方面存在趋同倾向,这样,既难以满足高中生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要求,又难以满足社会对人才多样化、专业化的需求。在这种背景下,面对生源状况持续发生变化的现实,“三星级高中”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开辟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由于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有赖于生源质量的提高,而江苏省县镇的“三星级高中”的生源质量和高考成绩不断降低,于是出现了这样的局面:办学质量较好的“三星级高中”上升为“四星级高中”,办学质量不佳的“三星级高中”改为初中。就目前而言,江苏省盐城市的二十几所“三星级高中”,难以完成向高校输送人才的任务。其原因有四个。

1.优质生源匮乏

高中优质生源匮乏的原因大致有三个。其一,一些通过提前招生的方式招收的学生,他们的文化课成绩普遍偏低,三年以后参加高考,他们的成绩难于达到高校文化课的录取分数线。其二,每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到外地上高中,或者有的学生放弃上高中。其三,高考贡献份额的不断减少导致众多社会群体对“三星级高中”的教育缺乏信心。

2.体制不够合理

在初中优质生源不足的背景下,现有的高中招生体制以集中优质教育资源办学的方式,导致“三星级高中”获得有效生源的几率降低。十年前,响水二中能在高考中取得一定成绩的原因在于:可以和县中按照4:1的比例招收前600名优质生源,其余生源按志愿录取,也就是说,当时的高中招生体制比较合理,并且师资匹配基本均衡。

3.教育严重断裂

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等种种原因,进入“三星级高中”学习的部分初中毕业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偏科现象严重,基础知识未能较好掌握,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基本的劳动技能,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等等。这样,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活动难以有效开展,再加上较为浮躁的社会风气、不太到位的家庭教育以及未成年人的种种不成熟,给“三星级高中”的教育带来太多挑战。

4.相关经费严重不足

近十年,响水二中展开一系列大动作:2002年至2007年,耗资亿元筹建新校区;2005年,“三星级高中”验收,并与智华中学合并;2010年,初中分离出去;2011年,“三星级高中”复审;2012年暑假,学校再次搬迁。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债务问题以及教师的工资、津贴和奖金等无法兑现的问题。总之,相关经费严重不足是不争的事实。

可见,生源、体制、教学和经费等问题已成为“三星级高中”的发展瓶颈。但经过不懈努力,绝大多数“三星级高中”依旧取得较为可喜的成绩,为学校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确立努力的方向。

二、有效策略

1.文化引领,让师生放飞教育梦想

文化引领是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据此,响水二中确立了学校的文化理念:即要把学校建成和谐至善的家园乐土,教师要践行敬业爱生之师道,学生要追随孝仁孝亲的儒家之道,以使师德风尚、师表形象和师道文化共同浸润全校教师的灵魂。

文化引领使师生不断成长,从精神层面提升师生的境界,又拓宽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认识范畴,这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要义,又是焕发师生成功自信的原动力。

2.管理实践,使师生实现教育梦想

为了使师生实现教育梦想,关键有三点。

(1)科学整合初中、高中生源断层结构

通过考察响水县的高考情况和县外同类学校的升学情况,我们深刻认识到:改变生源质量和缩小生源差距是拥有信心与获得成功的第一步。具体有两点。其一,在抓好生源预热工作和关注初中、高中教学衔接的同时,认真研究入学后的相关教学问题,即通过初中学科成绩梳理和初中、高中教学衔接,使学校筛选出各种类型的学生,并根据最具亮点的学科发展潜质,为学生量身打造高中三年的学习方案。其二,仔细研究中考入学分数,追踪学生高中三年的成长轨迹,并反思教学定位,检查教学过程,找出参照对象,确立升学达成比例,从而树立实现目标的信心。

(2)抓实、抓好集体备课

从江苏省盐城市“三星级高中”目前的情况看,大部分学校处于封闭教学状态,部分学科集体备课有“形”无“实”,甚至有的连“形”也没有。总之,集体备课的初备、二次备课和课前准备质量大打折扣。因此,在集体备课方面须提倡“有备而来,有感而发,有迹可循,有获可收”的原则,做到“在时间上给足、在过程上细化、在内容上充实和在质量上提高”。严格督查集体备课的相关内容包括:学情分析、错题研讨、训练选编评价和县域内同分数段学生教学过程反思等。

(3)改革教育教学过程性评估

根据教学检查和学校情况,有不少学科在备课、上课、批改、讲评和听课等过程性工作中过于简化,甚至无的放矢。其实,检查评估工作的缺失会直接导致部分偷懒现象的发生。对此,学校要站在立德树人的角度,全面改革教育教学的过程和结果评价机制,严格执行中层干部进入年级备课组、校级班子捆绑教研组、绩效考核与整体成绩同进退等考核评价措施,建立班级小组竞争捆绑考核机制、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机制、学生错位发展评价机制、校园的全封闭管理机制、教师的过程性和结果性双重考核倒逼机制和学生成长教职员工导师机制等配套性制度。

3.目标追求中实现师生的教育梦想

学校在坚持目标管理中更注重总目标和子目标的有机衔接,在三年办学目标的指导下,形成学校的目标承诺,它们与各处室的年度目标一起构成学校目标,然后再分解形成班级与学生个体、教师与学科个体的分项目标。具体有三点。其一,针对三个年级分别制定不同的教育教学目标:高一年级抓好初中、高中衔接、人文素养提升、专业兴趣培养和学业基础打磨等;高二年级主攻学业水平学科训练、高考升学结构调整和专业规模扩容等;高三年级力拼文本总量提升、专业本科目标引领和合格毕业标准检测等。其二,班级个体按照学力区间分班级设计目标预案,明确合格班级、职业班级、提升班级、专业班级和形象班级等的评价标准,通过权衡、调整,让学生感受班级成长和集体成功。其三,按照学业质量和业务提升目标,明晰每位教师的高中教育使命:40周岁以下的教师实行过关、把关、能手、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学校首席教师等六个层级的达标考评制度;40周岁以上的教师由个人申报和学校研究确立业务提升方案,以形成一师一案,并在三年中分段、分角色,以使教师和学生共同体会教学相长的意义。

综上所述,输送小目标、认可大目标,可突显师生个人成长的蓬勃生机,小步前进,梯度分解,逐步完成目标,可以让县镇高中师生实现个人教育梦想。

今后,衷心期盼农村县镇“三星级高中”在实践教育的多样化发展的过程中,全员行动、全程努力、全面出击和全力冲刺,以不断总结,并始终坚持做到不为困难找借口、不给失误找理由、不让失败有机会,从而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三星级高中”发展模式,最终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办学道路。

(作者单位:江苏省响水县第二中学)

(责任编辑:梁金)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源师生目标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两类生源高职生的比较及对教育教学的启示①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跨省生源调控
麻辣师生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