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隔代教育的利弊及对策

2014-07-25 18:55邢宝平
甘肃教育 2014年12期
关键词:弊病隔代教育合理性

邢宝平

〔关键词〕 隔代教育;合理性;弊病;对策

〔中图分类号〕 G45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2—0020—01

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年轻父母多数时间或经常性不在孩子身边,把孩子寄托给爷爷奶奶等祖辈照管,我们将这种由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称之为“隔代教育” 。隔代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隔代教育的利与弊,扬长避短,使孩子得以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隔代教育的合理性

1. 隔代教育为孩子提供了舒适的生活环境。一方面,隔代教育解放了孩子的父母,让年轻人摆脱或减轻了对孩子的教育困扰,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干好自己的事业和工作。另一方面,祖辈家长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愿意花时间与孩子在一起生活。他们不仅照顾孩子的生活,提供学习的条件,进行适当的指导,而且能够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叙述。

2.隔代教育为孩子提供了安全的归属感。一般说,祖辈家长自身有一种童心,极易与孙子孙女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为教育孩子创造了良好的感情基础,使孩子在疼爱中生活,在亲情中滋养,在关爱中成长,有利于孩子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也有利于祖孙两辈身心健康。

3.隔代教育为孩子提供了享受优质教育的保障。由于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一些经济条件较好,对孩子教育重视的父母,为了孩子的今后发展而进城享受城市学校的优质教育,同时让爷爷奶奶随孩子进城照顾生活,从而促使隔代教育为实现农村孩子享受优质教育提供了生活保障。

二、隔代教育的弊病

1.祖辈文化素质不高。爷爷奶奶们由于所受的教育普遍较少,再加上多年不参加学习,不进行文化知识更新,因此,爷爷奶奶们大多数自身文化素质较低,在隔代教育中只能承担管吃穿、管住宿的保姆性任务,对孩子的学习辅导、思想教育心有余而力不足。

2.祖辈思想观念滞后。由于年龄和成长的时代不同,祖孙之间思想“代沟”是非常巨大的,这些具有传统思想观念的爷爷奶奶与具有现代思想意识的孙子们处于思想观念不对等,言行相驳,教育苍白无力的尴尬境地。爷爷奶奶苦口婆心式的说服教育只能是孩子眼中的啰嗦,甚至引起逆反。

3.祖辈教育方法单一。爷爷奶奶由于身份的限制和思想观念的制约,常常只能用老观点、老经验要求孩子,惯用说服教育,并且是讲“老故事”式的对比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对孩子开创精神和发散思维的培养,增加了孩子接受新思想、新知识的难度。

4.祖辈情感易走极端。人性中“隔代亲”这种情感,常常让爷爷奶奶过分溺爱孩子。或是生活上照顾得无微不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切服务孩子;或是言行上不加管束,由其自然,任其放纵,一切听从孩子;或是思想上不注重教育,不分原由,不辨是非,一切呵护孩子;或是学习上不要求勤奋刻苦,只要做到正常上学,快乐成长就行,一切不能苦了孩子。这些溺爱行为势必为孩子的成长发展埋下诸多隐患。

三、对策

1.通过讲座让爷爷奶奶了解当前教育的发展方向,发展趋势,发展要求。对教育发展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能与学校教育要求保持一致,配合默契,步调一致。

2.引导爷爷奶奶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让爷爷奶奶以发展的眼光,发展的心态,理解的态度与孩子交流,给孩子教育。既防止严看死守,不敢放手的管教,也防止极端溺爱,放纵发展的行为。既防止发生问题,大惊小怪,不能理性解决,又防止发现问题,推卸责任,撑腰袒护,不能正视问题,教育孩子。

3.通过家长学校对爷爷奶奶进行教育方法的培训和教育案例的讲解,让爷爷奶奶按孩子的成长阶段适时调整和应用有效的教育方法,使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方法更科学,更适时,更有效。

4.建立畅通的家校联系、沟通渠道。如利用家长QQ群、飞信、电话、家校联系卡等形式鼓励爷爷奶奶大胆地与老师联系,及时沟通思想,交流情况,听取意见,协调要求,征求教育方法,反馈孩子动态,让家校教育互动互通,协调一致。

隔代教育作为我国家庭教育中新型的教育形式,在家庭教育中已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并日趋发展为家庭教育主流形式。针对这种特殊的家庭教育形式,我们必须认真审视,加以思考、调研和分析,通过积极引导,开展大量的、鲜活的、校本的隔代教育应用性课题研究,帮助更多的祖辈家长们成为与时俱进的合格家长,让隔代教育富有特色,更具活力。

编辑:蔡扬宗

猜你喜欢
弊病隔代教育合理性
新形势下新闻采访行为的合理性探讨
域外证据领事认证的合理性质疑
至善主义、合理性与尊重
浅析隔代教育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隔代教育与亲子教育的差异分析与融合研究
乐凯工业探伤胶片弊病在线自动检测高速成像技术研究
论网络玄幻小说的特点和弊病
代考入刑的合理性探讨
建筑涂层几种常见质量弊病产生的原因与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