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绿色校本课程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2014-07-25 19:29姜华戴文胜马志太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节约粮食课外活动节水

姜华+戴文胜+马志太

初中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还没有形成,在这时对他们进行系统的环境教育非常重要,有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念以及良好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利于他们今后的发展和进步。我校环保课程,采用中西方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编写,包括课内与课外活动。教材内容系统、详细、涉及的面也很广,共分为11章,具体包括“保护生态系统”“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矿产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大气的污染与治理”“噪声的污染与治理”“废弃物的污染与治理”“明智选择化学物品”“人口问题”“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思考未来”。

开设环保校本课程,学会尊重地球上的资源

我校依托环保校本课程,在初一年级开设了一周一节的环保课。课程目的:一是让学生知道学习环境保护知识的重要性;二是让大家学到系统的环境保护知识、学会环境保护的方法,掌握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

每节环保课,我们都是以“主体探究,综合渗透,合作活动,知行并进”为指导,进行教学的。课前:指导学生预习探究,积极查找与上课有关的资料;课上: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回答问题和讨论问题的兴致非常高,还列举自己身边的事例加以说明;课后:把课上所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身边环境问题和环境污染的治理情况,不仅自己做到爱护环境,一些学生还提出很多宝贵的建议。

下面,通过几个具体的教学事例,谈谈我们是如何实施环保课程的。

教材的第三章是写水资源的内容。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资源。讲述水资源时,课前,学生们对自己身边的水资源进行了调查,了解了北京的缺水情况和水污染的问题,知道了北京缺水的程度,了解了北京的人均占有水量只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二十五分之一,而我国西部的缺水情况远比北京严重得多,学生充分认识到水资源危机的严重性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学生不仅在课上积极讨论学习,课下他们把节水列为实际行动,每位学生都制定了家里节水、节电计划,并且在家中进行节水行动,如水的循环利用、一水多用、少用洗衣粉和洗涤灵、使用节水器等。

教材的第七章是“废弃物的污染与治理”。在写废弃物的危害时,我们以“繁荣的代价”这一主题命名,其中写了垃圾的危害及处理方法,每个班的学生都介绍了自己家里备有垃圾处理方式,如有的学生上街自己提一个编织袋,不用塑料袋;有的班级为了减少使用矿泉水瓶子,班里备有两个暖瓶,晾凉开水,让学生饮用;有的学生把家里不再使用,还能利用的物品送到旧货市场等地方,而不把它作为垃圾处理等,这些内容均被我引入课堂讨论。

环保课程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学会尊重自然

学生是学校的主人,要想让学生真正投身到节能减排、建设生态型校园的行动中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行动起来,通过学生课外活动和社团活动,让学生投入到节能减排和创建生态型校园的活动中去。我校不仅在常规的德育中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节能减排行为习惯、低碳生活方式教育,还成立了相关的学生社团,主要活动有:

节水先锋队。节水先锋队的学生们在北方交大家属区进行了广泛的节水宣传活动,并向社区居民发放节水器具,组织居民参与节水活动,大力宣传节水观念,使居民切身感受到北京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并能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进行节水。

节约粮食监督岗。针对学校食堂存在的浪费粮食现象,由学校德育校长助理牵头,成立了学校节约粮食监督岗,每班值周一星期,他们的主要职责是:监督学校的师生,吃多少,买多少,不能浪费;协助学校建立用餐制度,把用餐情况检查纳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考核;在每个回收餐具的地方都有学生节约粮食监督岗在检查,发现浪费现象,及时制止。

绿色银行。学校的学生社团“绿色银行”,接替环保小组,开展废纸和饮料瓶的回收,他们的活动主旨是:希望每个人都存入一点“绿色”,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他们的存款项目是: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回收废旧水瓶、“以旧换新”兑换再生纸。

环保课程的开设在我校已有十多年的时间,学生不仅学到了系统、全面的环境保护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学生们能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环境,爱护资源,人人都是环境保护的积极参与者,这是我校环保课程的最大收获。

■ 编辑王宇华 ■

猜你喜欢
节约粮食课外活动节水
坚持节水
节约粮食
节约粮食
节水公益广告
节约粮食 从我做起
节水公益广告
节约粮食,从我做起
课外活动类作文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节水妙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