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窗 看世界

2014-07-25 12:34刘国雄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视野加拿大办学

刘国雄

去年年底,我有幸参加北京市朝阳区校级干部国际化素养提升培训项目,在维多利亚大学进行了为期21天的学习访问。访问期间,我深刻感受到,加拿大教育的人本化、个性化、多元化,让教育回归本真;加拿大社会的民主、开放、文明,为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打开这扇窗,我们看到了不同的教育。

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学校办学校

加拿大的校长在介绍他们的办学理念时,不约而同地谈到要培养适应未来的人,体现了他们在教育上的战略眼光。很多学校把具有完整人格和创造能力、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作为学生培养目标,注重培养学生情感体验,开阔学生国际视野,让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加拿大的教育管理观念更是体现了他们跳出教育办教育的高远而宽阔的视野。他们成立“两个委员会”,力求努力从教育外部来评价学校、推动教育健康发展。教育局学务委员会由民主推选的七人组成,权力和义务居教育局长之上,教育的重大决策等均由他们完成,充分体现加拿大教育的民主性。由于委员们由社会各界人士构成,有着完全不同的教育背景、社会阅历,极大地拓宽了教育决策的视野。学校管理委员会,由家长、社区、政府和企业等多方人士组成,这些所谓的教育“外行”,与校长一起对学校进行管理,委员们充分发表对教育、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他们的“局外”思维和对教育的需求促进校长更新办学观念,拓宽管理视野。

关注学生的差异和个性发展

加拿大的教育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方面,特别是关注弱势和学习困难学生,专为他们配备助理老师,进行“一对一”的辅导;为学生开设人生规划和就业指导课,聘请专业咨询师为他们提供有效指导;要求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声音,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学生到13年级,自主选择发展方向,其中,近20%的学生选择参加工作或去职业学校学习,80%左右的学生选择考大学,灵活多样的报考科目,多通道的规划设计,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自主选课,实行真正意义的“走班制”教学;实施小规模办学,小班化教学,个性化辅导,更有利于因材施教;全天候开放的图书馆,分为聊吧休闲式、自主讨论区、安静的独立研究区等,充分体现人性化管理理念;教室布置形式多样,更利于小组学习、合作学习的开展……这些无不体现他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

重视教育资源的开发

从学校的外观到教学的组织形式,加拿大对教育资源的利用给了我许多启发,细细想来,用“无界的教育”来表述它更为合适。

教室无界。加拿大学校的很多课程都安排到室外,鼓励学生走出教室,体验生活,感悟社会;在加拿大许多学校几乎全是自助式的“走班制”课程班教学,他们的通用技术实验室等各功能室的利用率相当高,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进行实践探索。

学校无界。在加拿大,许多学校没有围墙,各类运动场馆全天开放;为了方便家长,定期发布学校的工作计划等;为形成教育合力,学校与社区、家庭一起建立学生教育的合作机构,充分发掘社会资源对教育的积极作用,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社会教育的无界化。

教育无界。加拿大没有全国统一的教育部,教育规划等由各省自主管理。在BC省,除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外,没有统一的教材,给了学校自主开发教材的空间;他们的教育视野更关注全球化背景,更注重培养学生适应未来挑战应具备的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各项能力;构建从0岁开始的幼儿教育到12年级的13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到终身教育的管理体制,纵向打通了基础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通道;初中毕业后学生有多重选择,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学习架构,横向实现了职普教育的融通。

在加拿大,我们全体团员怀着对异国教育的好奇,带着教育实践的困惑,每一天都在对比反思、交流碰撞。诸多教育困惑因我们的交流而有了答案,一些陈旧思想因碰撞而催生出许多教育智慧。我们相信,推开窗,看世界,眼界开阔才能让思想深邃;关上门,观现实,扬长补短才能使学校发生改变;潜心办学,大胆实践,勇于探索,自觉寻求教育教学变革才是教育者该承担起的责任。

■ 编辑吴君 ■

猜你喜欢
视野加拿大办学
居· 视野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我在加拿大留学的第一年
视野
真相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加拿大看病记
中外合作办学大有学问可作
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