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初中体育教学的示范艺术

2014-07-25 11:22安永宏
甘肃教育 2014年12期
关键词:示范目的体育教学

安永宏

〔关键词〕 体育教学;示范;目的;

位置;方向;次数;时机;

速度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12—0059—01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示范是最常用的一种直观教学法。实践证明,它对体育技术、技能的传授有特别有效的作用。示范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教师的示范质量。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言简意赅地谈谈进行体育动作示范时应注意的要领。

一、明确示范目的

示范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某种动作的形象。体育教学中的示范,教师要对动作加以分析,要把整个动作结构部分及其组织构成一体通过示范摆在学生面前,要让学生认识动作的结构部分。在示范教学中,每一次技术动作示范都要根据体育课的教学任务、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要做到目的明确、重点突出。在每次示范前教师还要明确告诉学生:示范前应看动作结构还是看用力的顺序与程度;应看动作的整体还是看动作的局部;同时还要提出问题,在示范完后要求学生回答。

二、准确示范动作

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来讲,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技术、技能的过程,其本质是条件反射的建立与巩固的过程,是条件的刺激物(示范、讲解)和无条件刺激物(肌肉感觉)相结合的结果。准确的示范动作,会使学生产生正确的技术概念,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反之,会使学生对动作技术概念观察与理解得不清楚,容易形成错误的动作定型。因此,教师要想使示范动作准确无误、优美、利落大方,就必须经常地对教材内容进行自觉认真、一丝不苟的练习,使示范动作达到熟练化、随意化、准确化,给学生以完美、精确、熟练的形象,让每一次示范动作都成为典范。

三、恰当选择示范位置和方向

正确示范的目的是要给学生做范例,这就得让全体学生都能听得见、看得到。因此,教师的示范不仅要规范,还要特别注重示范的位置和方向。恰当的示范位置与方向,是取得最佳示范效果的重要因素。示范位置与方向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队形、方向,动作的性质,结构和要求突出的内容,学生观察动作的部位,安全要求等因素来确定,同时还要避开阳光、风沙、刺激物等的干扰。通常情况下,以全班学生均能够看得清楚为原则,以达到示范目的为准则。

在教学中,教师示范的方向主要有正面示范、侧面示范、背面示范等几种,教师要根据动作的不同表象利用不同的示范面。示范方向的选择可以遵循以下规律:为显示动作的前后部位,如,排球扣球的挥臂动作,前滚翻等可采用侧面示范;为显示动作的左右距离(移动动作技术等)可采用正面示范;徒手操、广播操的示范,可采用镜面示范;对一些方向、路线变化较为复杂的动作技术(武术的套路)宜采用脊面示范等。

四、选择适度的示范次数

示范次数要根据教学任务、教学步骤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性格特点而定。一般来讲传授新教材时,为了让学生对所传授的教材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教师应先做一次完整、准确的示范,然后再根据教学步骤进行重点、难点动作的示范。难度大的技术动作,为了加深学生的记忆,可重复演示。教师一定要切忌盲目或无止镜地示范,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学生完整的动作概念。再者,示范次数的选择应特别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性格特点。如,如果面对的是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模仿能力强的学生,可适当增加示范次数,少一些对动作要领的讲解与分析,让学生通过判断、比较、综合、归纳、联想等形式,从理论上找出动作的重点与难点及其内在联系,为掌握教师所传授的动作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掌握好示范的时机与速度

示范时机掌握不好,不仅会打乱或破坏学生的正常思维,干扰建立起来的正确技术动作概念,而且还影响学生正确动力定型的建立。因此,示范时机的选择非常重要。一般情况下,示范时机要根据教学情况、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的程度来确定。比如,在学生没有形成正确概念时,一般对动作不要进行正确与错误的对比示范,否则会影响正确动作的建立等。

示范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动作示范的效果。示范速度过快,会使学生难以观察到完整的动作,对大脑皮层的刺激不够深刻;速度过慢,又会使动作前后脱节,破坏动作的连贯性、整体性。因此,为了避免这些,在学生学习的开始阶段,教师可以采用较慢的演示速度;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动作基础后,可采用较快的演示速度,使动作达到连贯。

编辑:王金梅

endprint

猜你喜欢
示范目的体育教学
谈高校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