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力资本总效应被低估了吗?

2014-07-29 20:16张建清张燕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年7期

张建清 张燕华

摘要

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包括产出效应、创新效应、吸收效应和互补效应,绝大多数文献对各类效应的存在性进行了检验,但是由于各自研究视角过于片面,导致许多截然相反的结论无从评判,若能建立一个融合性的实证框架,以进一步验证以往结论的可靠性,将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人力资本在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本文借鉴Benhabib和Spiegel(2005)和MRW(1992)增长回归框架,将新古典、新增长以及NelsonPhelps技术追赶理论融合在一个实证模型中,利用中国1990-2011年分省份面板数据,运用FGLS估计方法检验人力资本各类效应的存在性,以准确评判人力资本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地位,并通过考察人力资本各效应的空间差异,间接回答人力资本对地区差距变化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人力资本总效应显著为正,其中,人力资本互补效应最大、创新效应与产出效应次之,但对国内外技术溢出的吸收效应显著为负,说明如果没有全面考察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那么人力资本总效应将会被低估,但由于吸收效应的负面影响,被低估的程度没有达到理论预期。此外,非东部各类人力资本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发挥程度明显高于东部地区。为此我们提出应实施“以技术调整人力资本”赶超战略,以提升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地位。

关键词人力资本效应;技术溢出;经济收敛;赶超战略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04(2014)07-0114-09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4.07.017

准确判断人力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所产生的贡献程度,是检验现阶段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否顺利的重要评判。国际上关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作用机理的假说已相当丰富,Nelson将这方面的研究划分为两大理论体系:积累理论(accumulation theories)和同化理论(assimilation theories)[1]。前者是指人力资本作为一种生产要素直接投入到最终产品生产中所产生的贡献,可视为人力资本直接“产出效应”,Klenow, et al基于MRW增长回归框架,选择不同的人力资本测算指标对该作用机制进行稳健的实证检验,发现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具有贡献作用,但并不突出[2]。后者强调人力资本通过促进技术进步而间接影响经济增长,也包括两个方面:Aghion和Howitt的人力资本“创新效应”,即人力资本积累有利于促使创新,从而推动技术进步,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3]。以及Nelson和Phelps的人力资本“吸收效应”,强调落后技术国家的人力资本积累可增强消化和吸收引进技术的能力,缩小技术差距,进而实现经济追赶[4]。Benhabib和Spiegel将这两类效应融合在一个实证框架中,与MRW回归框架对比,指出忽略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间接作用,会低估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5-6]。但Keller发现人力资本对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促进作用存在门槛效应,如果人力资本未达到引进技术所要求门槛值,反而会不利于经济增长[7]。由此,忽略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也可能会高估人力资本效应。除以上文献以外,Berman,et al基于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互补机制分析,提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互补效应”,发现人力资本会通过提升物质资本边际生产率来推动经济增长[8]。

就中国情况而言,多数学者认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并不突出[9-12]。部分学者进一步考察其间接贡献,发现上述结论并不可信。Wei借鉴Fleisher和Chen的实证框架,额外加入人力资本“互补效应”,发现人力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提升,并指出沿海地区由于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导致物质资本增长速度较内陆地区更快,从而扩大地区差距[13]。若从区域视角出发,人力资本吸收效应可分解为对国内技术和国际技术的吸收。多数学者认为现今中国国际技术溢出效应的发挥受到人力资本水平的制约[14-15]。Kuo和Yang综合考察人力资本对国内外技术扩散效应的影响时,发现其吸收效应均不显著[16],从而说明间接效应的忽略并不一定造成人力资本总效应的低估。

Fleisher等实证考察人力资本的产出效应,创新效应和国内技术吸收效应,发现人力资本对地区产出和TFP产生的各类效应均有显著存在,并且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较高,从而有助于缩小地区差距[17]。正好与Wei发现人力资本扩大地区差距的观点相反,也与支持其吸收效应不显著的普遍结论存在不一致。遗憾的是,他们对人力资本国际技术吸收效应和与物质资本的互补效应的忽略,使得两个结论的可靠性无从评判。

综上,以往文献并没有全面考察人力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各种影响机制,故得出人力资本总效应被低估或被高估的结论也并不可靠,对此,本文基于新古典与新增长理论框架,构建乘法交互模型,考察人力资本产出效应、创新效应、吸收效应和互补效应,以准确检验人力资本总效应,同时,分区域来检验人力资本效应,以考察人力资本对中国地区经济差距变化的影响。

1模型设定与扩展

首先设定放松规模报酬不变前提条件的柯布-道格拉斯最终产品生产函数,人均产出(yit)取决于技术进步(TFPit)、物质资本投入(invit)、劳动力数量(Lit)以及劳动力质量,即人力资本(hit),且α+β+δ无约束。为检验新古典收敛假说,借鉴MRW条件收敛框架构建模型(1),考虑到中国虽然通过教育扩招的方式,得以快速提升人均教育程度,但是有限的学校和社会的配套环境,如实践教学能力、实践工作岗位等,促使当期人力资本水平对经济增长产生滞后效应,且该效应在“干中学”的影响下会随着滞后期的延长而逐渐递增。为此,本文在各模型中适当加入滞后到2期或3期的人力资本变量。式中各变量实际代表如上所述,采用对数差分形式表示人均GDP增长率(Δlnyit),劳动力增长率(ΔlnLit),技术进步率(ΔlnTFPit),变量下标i,t和j分别表示第i省、第t年,滞后j期。

摘要

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包括产出效应、创新效应、吸收效应和互补效应,绝大多数文献对各类效应的存在性进行了检验,但是由于各自研究视角过于片面,导致许多截然相反的结论无从评判,若能建立一个融合性的实证框架,以进一步验证以往结论的可靠性,将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人力资本在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本文借鉴Benhabib和Spiegel(2005)和MRW(1992)增长回归框架,将新古典、新增长以及NelsonPhelps技术追赶理论融合在一个实证模型中,利用中国1990-2011年分省份面板数据,运用FGLS估计方法检验人力资本各类效应的存在性,以准确评判人力资本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地位,并通过考察人力资本各效应的空间差异,间接回答人力资本对地区差距变化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人力资本总效应显著为正,其中,人力资本互补效应最大、创新效应与产出效应次之,但对国内外技术溢出的吸收效应显著为负,说明如果没有全面考察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那么人力资本总效应将会被低估,但由于吸收效应的负面影响,被低估的程度没有达到理论预期。此外,非东部各类人力资本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发挥程度明显高于东部地区。为此我们提出应实施“以技术调整人力资本”赶超战略,以提升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地位。

关键词人力资本效应;技术溢出;经济收敛;赶超战略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04(2014)07-0114-09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4.07.017

准确判断人力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所产生的贡献程度,是检验现阶段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否顺利的重要评判。国际上关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作用机理的假说已相当丰富,Nelson将这方面的研究划分为两大理论体系:积累理论(accumulation theories)和同化理论(assimilation theories)[1]。前者是指人力资本作为一种生产要素直接投入到最终产品生产中所产生的贡献,可视为人力资本直接“产出效应”,Klenow, et al基于MRW增长回归框架,选择不同的人力资本测算指标对该作用机制进行稳健的实证检验,发现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具有贡献作用,但并不突出[2]。后者强调人力资本通过促进技术进步而间接影响经济增长,也包括两个方面:Aghion和Howitt的人力资本“创新效应”,即人力资本积累有利于促使创新,从而推动技术进步,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3]。以及Nelson和Phelps的人力资本“吸收效应”,强调落后技术国家的人力资本积累可增强消化和吸收引进技术的能力,缩小技术差距,进而实现经济追赶[4]。Benhabib和Spiegel将这两类效应融合在一个实证框架中,与MRW回归框架对比,指出忽略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间接作用,会低估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5-6]。但Keller发现人力资本对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促进作用存在门槛效应,如果人力资本未达到引进技术所要求门槛值,反而会不利于经济增长[7]。由此,忽略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也可能会高估人力资本效应。除以上文献以外,Berman,et al基于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互补机制分析,提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互补效应”,发现人力资本会通过提升物质资本边际生产率来推动经济增长[8]。

就中国情况而言,多数学者认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并不突出[9-12]。部分学者进一步考察其间接贡献,发现上述结论并不可信。Wei借鉴Fleisher和Chen的实证框架,额外加入人力资本“互补效应”,发现人力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提升,并指出沿海地区由于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导致物质资本增长速度较内陆地区更快,从而扩大地区差距[13]。若从区域视角出发,人力资本吸收效应可分解为对国内技术和国际技术的吸收。多数学者认为现今中国国际技术溢出效应的发挥受到人力资本水平的制约[14-15]。Kuo和Yang综合考察人力资本对国内外技术扩散效应的影响时,发现其吸收效应均不显著[16],从而说明间接效应的忽略并不一定造成人力资本总效应的低估。

Fleisher等实证考察人力资本的产出效应,创新效应和国内技术吸收效应,发现人力资本对地区产出和TFP产生的各类效应均有显著存在,并且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较高,从而有助于缩小地区差距[17]。正好与Wei发现人力资本扩大地区差距的观点相反,也与支持其吸收效应不显著的普遍结论存在不一致。遗憾的是,他们对人力资本国际技术吸收效应和与物质资本的互补效应的忽略,使得两个结论的可靠性无从评判。

综上,以往文献并没有全面考察人力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各种影响机制,故得出人力资本总效应被低估或被高估的结论也并不可靠,对此,本文基于新古典与新增长理论框架,构建乘法交互模型,考察人力资本产出效应、创新效应、吸收效应和互补效应,以准确检验人力资本总效应,同时,分区域来检验人力资本效应,以考察人力资本对中国地区经济差距变化的影响。

1模型设定与扩展

首先设定放松规模报酬不变前提条件的柯布-道格拉斯最终产品生产函数,人均产出(yit)取决于技术进步(TFPit)、物质资本投入(invit)、劳动力数量(Lit)以及劳动力质量,即人力资本(hit),且α+β+δ无约束。为检验新古典收敛假说,借鉴MRW条件收敛框架构建模型(1),考虑到中国虽然通过教育扩招的方式,得以快速提升人均教育程度,但是有限的学校和社会的配套环境,如实践教学能力、实践工作岗位等,促使当期人力资本水平对经济增长产生滞后效应,且该效应在“干中学”的影响下会随着滞后期的延长而逐渐递增。为此,本文在各模型中适当加入滞后到2期或3期的人力资本变量。式中各变量实际代表如上所述,采用对数差分形式表示人均GDP增长率(Δlnyit),劳动力增长率(ΔlnLit),技术进步率(ΔlnTFPit),变量下标i,t和j分别表示第i省、第t年,滞后j期。

摘要

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包括产出效应、创新效应、吸收效应和互补效应,绝大多数文献对各类效应的存在性进行了检验,但是由于各自研究视角过于片面,导致许多截然相反的结论无从评判,若能建立一个融合性的实证框架,以进一步验证以往结论的可靠性,将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人力资本在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本文借鉴Benhabib和Spiegel(2005)和MRW(1992)增长回归框架,将新古典、新增长以及NelsonPhelps技术追赶理论融合在一个实证模型中,利用中国1990-2011年分省份面板数据,运用FGLS估计方法检验人力资本各类效应的存在性,以准确评判人力资本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地位,并通过考察人力资本各效应的空间差异,间接回答人力资本对地区差距变化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人力资本总效应显著为正,其中,人力资本互补效应最大、创新效应与产出效应次之,但对国内外技术溢出的吸收效应显著为负,说明如果没有全面考察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那么人力资本总效应将会被低估,但由于吸收效应的负面影响,被低估的程度没有达到理论预期。此外,非东部各类人力资本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发挥程度明显高于东部地区。为此我们提出应实施“以技术调整人力资本”赶超战略,以提升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地位。

关键词人力资本效应;技术溢出;经济收敛;赶超战略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04(2014)07-0114-09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4.07.017

准确判断人力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所产生的贡献程度,是检验现阶段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否顺利的重要评判。国际上关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作用机理的假说已相当丰富,Nelson将这方面的研究划分为两大理论体系:积累理论(accumulation theories)和同化理论(assimilation theories)[1]。前者是指人力资本作为一种生产要素直接投入到最终产品生产中所产生的贡献,可视为人力资本直接“产出效应”,Klenow, et al基于MRW增长回归框架,选择不同的人力资本测算指标对该作用机制进行稳健的实证检验,发现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具有贡献作用,但并不突出[2]。后者强调人力资本通过促进技术进步而间接影响经济增长,也包括两个方面:Aghion和Howitt的人力资本“创新效应”,即人力资本积累有利于促使创新,从而推动技术进步,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3]。以及Nelson和Phelps的人力资本“吸收效应”,强调落后技术国家的人力资本积累可增强消化和吸收引进技术的能力,缩小技术差距,进而实现经济追赶[4]。Benhabib和Spiegel将这两类效应融合在一个实证框架中,与MRW回归框架对比,指出忽略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间接作用,会低估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5-6]。但Keller发现人力资本对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促进作用存在门槛效应,如果人力资本未达到引进技术所要求门槛值,反而会不利于经济增长[7]。由此,忽略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也可能会高估人力资本效应。除以上文献以外,Berman,et al基于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互补机制分析,提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互补效应”,发现人力资本会通过提升物质资本边际生产率来推动经济增长[8]。

就中国情况而言,多数学者认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并不突出[9-12]。部分学者进一步考察其间接贡献,发现上述结论并不可信。Wei借鉴Fleisher和Chen的实证框架,额外加入人力资本“互补效应”,发现人力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提升,并指出沿海地区由于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导致物质资本增长速度较内陆地区更快,从而扩大地区差距[13]。若从区域视角出发,人力资本吸收效应可分解为对国内技术和国际技术的吸收。多数学者认为现今中国国际技术溢出效应的发挥受到人力资本水平的制约[14-15]。Kuo和Yang综合考察人力资本对国内外技术扩散效应的影响时,发现其吸收效应均不显著[16],从而说明间接效应的忽略并不一定造成人力资本总效应的低估。

Fleisher等实证考察人力资本的产出效应,创新效应和国内技术吸收效应,发现人力资本对地区产出和TFP产生的各类效应均有显著存在,并且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较高,从而有助于缩小地区差距[17]。正好与Wei发现人力资本扩大地区差距的观点相反,也与支持其吸收效应不显著的普遍结论存在不一致。遗憾的是,他们对人力资本国际技术吸收效应和与物质资本的互补效应的忽略,使得两个结论的可靠性无从评判。

综上,以往文献并没有全面考察人力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各种影响机制,故得出人力资本总效应被低估或被高估的结论也并不可靠,对此,本文基于新古典与新增长理论框架,构建乘法交互模型,考察人力资本产出效应、创新效应、吸收效应和互补效应,以准确检验人力资本总效应,同时,分区域来检验人力资本效应,以考察人力资本对中国地区经济差距变化的影响。

1模型设定与扩展

首先设定放松规模报酬不变前提条件的柯布-道格拉斯最终产品生产函数,人均产出(yit)取决于技术进步(TFPit)、物质资本投入(invit)、劳动力数量(Lit)以及劳动力质量,即人力资本(hit),且α+β+δ无约束。为检验新古典收敛假说,借鉴MRW条件收敛框架构建模型(1),考虑到中国虽然通过教育扩招的方式,得以快速提升人均教育程度,但是有限的学校和社会的配套环境,如实践教学能力、实践工作岗位等,促使当期人力资本水平对经济增长产生滞后效应,且该效应在“干中学”的影响下会随着滞后期的延长而逐渐递增。为此,本文在各模型中适当加入滞后到2期或3期的人力资本变量。式中各变量实际代表如上所述,采用对数差分形式表示人均GDP增长率(Δlnyit),劳动力增长率(ΔlnLit),技术进步率(ΔlnTFPit),变量下标i,t和j分别表示第i省、第t年,滞后j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