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学中的PBL教学模式研究

2014-07-29 06:39王艳王欢赵新利
科技视界 2014年1期
关键词:医学教学

王艳 王欢 赵新利

【摘 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生物医学模式为基础的课程体系结构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医学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分析PBL 在医学教育改革中的应用现状,指出当前 PBL 教学模式在我国医学教学中面临的困难,提出推进 PBL 教学模式的建议。

【关键词】医学;教学;PBL

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推动了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形成了21世纪医学教育改革的主流。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赋予了医学更广泛、更深刻的含义。医学和以生命科学学科群为核心的自然科学之间互相渗透和促进日益增强,医患关系也逐步从传统的医生主导、病人服从的模式向医患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模式转变。这些都对21世纪医学人才的知识、能力与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内外围绕21世纪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对医学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与实践,具体有以问题为基础(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课程模式、系統整合(Integrated Curriculum)模式等。

1 传统的医学教育教学模式

我国传统医学教育一直沿用以学科为中心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培养医学生。该模式虽具有较强的学科系统性和完整性,易于实施教学与组织管理,但各学科之间存在过多交叉和重复,导致学生负担过重;基础与临床之间缺乏紧密的联系甚至互相脱节,明显地影响对学生的临床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针对该教学模式的弊端, 1993年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推荐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综合型课程模式。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课程改革打破了学科界限,根据人体的器官系统重组课程内容,将各个学科的知识整合到每个生理系统,实现了机能与形态、微观与宏观、生理与病理等多种综合,避免了学科之间的重复与脱节,医学生能够在短时期内接触到各个层面的医学内容,从而对整个系统器官有较为立体和直观的认识。我国医学教育方面的权威专家认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课程模式更符合21世纪对医学人才的要求。把全面推进综合素质的培养,贯穿到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教学全过程,加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相互渗透,实施早期接触临床与社区卫生保健实践,加强临床能力、社区卫生保健服务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2 医学教学中的PBL教学模式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 PBL),是在一定的情境中构建问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共同解决问题,并在该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形成与整合。与传统教学模式(Lecture Based Learning,简称 LBL)相比,PBL 将“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学习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主动学习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增加了获得大量应用知识的机会,培养了学生掌握并运用知识和与他人相处的能力,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技能,学习了隐含于构建问题背后的学科知识。目前,PBL 教学模式已在国外多所院校中推广、应用、修正和发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我国最早引进 PBL 的医学院校是 1986年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和原西安医科大学。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引进PBL 的院校逐渐增多,但侧重点各不相同:中国医科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浙江大学医学院等在七年制或研究生的临床实习阶段开展;北京大学医学院和白求恩医科大学是在基础阶段的部分桥梁课程进行;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是在联合办学大专班的学生实验中探索;原湖南医科大学则是在护理学专业教学中应用;暨南大学医学院和武汉大学医学院也在口腔医学中进行了尝试。尽管内地很多医学院校不同程度开展了 PBL 教学模式的探索和研究,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与欧美医学院校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PBL教学模式的特点:以重能力培养代替知识传授,有利于发展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以综合课程代替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模糊各学科界限,突出相关学科的横向联系;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主体代替以教师为教学活动主体,学生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自学,主动参与,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以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自学和交互讨论代替传统的大班授课,便于密切师生联系,形成双向交流;以“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讨论假设,总结”的五阶段教学新方式代替“组织教学,复习旧课,上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的传统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以病例为中心内容的发散思维和横向思维,灵活运用知识,并逐步具备一名合格医生的素质。

PBL这种教学模式将复杂的螺旋式、网络样结构的医学知识以“病”连接起来,将相关学科的基础与临床知识重新进行整合,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学到知识、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并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小组教学(5~8 人为一个小组)是实施 PBL 教学模式的重要前提。小组教学的真正意义与目的,是让学生主动学习如何彼此协调合作,如何收集资料,如何找出问题的症结、彻底了解病情的演变,如何选择检查项目,如何决定治疗方案、评估愈后及追踪治疗效果等,多方面融合临床知识与基础知识,演练如何与病人沟通及加强与其他医护人员的合作,并兼顾病人身体、心理、社会与伦理等问题。总之,PBL 的内涵是:问题情境是关键,合作探究是途径,支持引导是支撑,能力提高是宗旨。PBL 的精髓在于整合性、相关性及科学性。PBL 使学习变得人性化、情境化及趣味化。

3 讨论

PBL 教学模式的推广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困难:(1)教师问题。一方面,观念问题。PBL 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限于教师本身对 PBL 理念的接受程度及 PBL 的多变性、复杂性,现实中存在一些教师、主管教学的领导是否接受的问题。因此,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势在必行。(2)学生问题。国外医学教育体制和教学过程与我国差别较大。我国学生一般高中毕业升入医学院校,高中阶段大都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而 PBL 强调自学能力,这使学生觉得无所适从。因此,不能机械套用国外 PBL 教学模式。实现 PBL 本土化是当前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3)资源问题。要推广 PBL 教学模式,保证教学效果,必须扩大图书馆藏书量,添置必要的实验设备、教学器具等,并加快培养有经验的 PBL 导师。

PBL 教学模式的先进性、科学性值得引进借鉴,其教学理念、教学行为符合教学改革的需求,与中国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异曲同工。医学教育只有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PBL 教学模式以其明确的目标性、充分的自主性、突出的实践性、深刻的启发性、强烈的综合性、及时的评价性和密切的合作性深深吸引了学生和教师,因此,PBL 是富有挑战性、效果明显的教学模式。综上所述,PBL 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在我国实施 PBL 教学模式应因地、因学生、因课程制宜,结合我国医学教育现状和各个医学院校的实际情况,探索适合在我国医学教育中实行的 PBL 教学模式,使之成为更加科学、高效、成熟的教学模式,为我国医学教育课程改革、教学模式转变提供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慕景强.PBL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现状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04,12(3):170-174.

[2]周忠信,陈庆.PBL教学模式的研究进展和现实意义[J].医学与哲学,2007,28(8):72-74.

[3]林莎,韩祯国,张长胜,等.浅谈PBL教学法及在我校教改中的具体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3,21(2):44-46.

[责任编辑:杨玉洁]

猜你喜欢
医学教学
医学的进步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医学
医学、生命科学类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