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新一轮城镇化模式选择

2014-08-02 03:55苏发金
关键词:宜昌城镇城镇化

苏发金, 熊 珊

(中共宜昌市委党校, 湖北 宜昌 443200)

宜昌新一轮城镇化模式选择

苏发金, 熊 珊

(中共宜昌市委党校, 湖北 宜昌 443200)

宜昌是长江经济带中的重要节点城市,呼应汉渝,也是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宜昌新一轮城镇化应着眼于城乡统筹发展和发展方式转变,克服城镇化发展的阻碍因素,结合区域特色,实施融都市区发展、全域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低碳生态智慧发展为一体的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 城乡统筹发展; 发展方式转变; 宜昌

一、引言

中共十八大以后,我国城镇化进入新一轮发展时期。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2.57%,城镇化仍处于快速发展时期。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变,城市聚集从绝对集中转向相对集中,城镇生态多元化成为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前景。到2030年,城镇化依然是我国经济增长点,发展潜力巨大;同时应该看到,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非理性日益明显,2010年8月揭晓的中国城市国际形象调查推选结果显示,有655个城市正计划“走向世界”,200多个地级市中有183个正在规划建设“国际大都市”,出现造城狂热。实现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关注人的发展,成为我国新一轮城镇化的主题。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要克服城镇化发展的阻碍因素,以集约高效的深度城镇化替代粗放低效的浅度城镇化,最终促进我国城乡经济可持续发展[1]。

宜昌作为中西部结合地区的地级城市,构建着新一轮城镇化的宏图。2012年6月,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支持宜昌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成为现代化特大城市”。建成现代化特大城市成为新一届政府的工作目标,正待成为宜昌新一轮城镇化的引擎。如何围绕这个目标走符合宜昌地域特色和发展阶段的城镇化道路?这是必须正视的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城镇化对一个地区而言,机会只有一次,因为只要城镇化过程一旦结束,城镇和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形成以后,就难以修改。联合国的一份报告指出,虽然城市面积只占全世界土地总面积的2%,却消耗着全球75%的资源,产生着大量的废弃物。曾任联合国助理秘书长的沃利·恩道感叹:城市化极可能是无可比拟的未来光明前景之所在,也可能是前所未有的灾难之凶兆。宜昌有必要反思过去走过的城镇化道路,正确选择新一轮城镇化模式,在城镇化建设中少留遗憾和后患,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发展。

仇保兴认为,按照政府与市场机制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城镇化进程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可以将世界城镇化发展概括为以西欧为代表的政府调控下的市场主导型城镇化、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放任式的城镇化、以拉美和非洲部分国家为代表的受殖民地经济制约的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三种模式[2]。祝宝良等认为国外城镇化模式有英国的城市与农村变革同步推进模式、美国的低密度蔓延式扩展模式、拉美的缺乏产业支撑的过度城市化模式、前苏联的政府主导的城市化模式、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城乡交错发展模式。他们研究认为,我国城镇化有小城镇发展模式、大城市发展模式和中小城市发展模式。我国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以来,涌现出天津模式、成都模式、广东模式、江苏模式和浙江模式等新型城镇化模式。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工业向产业园区集中,农地集约经营,村民向新型社区集中和土地有偿转让使用[3]。孔祥云等认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四种城镇化模式,即农民造城模式、工业兴镇模式、农业发展城镇化模式和综合发展城镇化模式[4]。上述文献显示,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充分发挥了市场主导的作用,政府作为“守夜人”进行必要的干预;新兴工业化国家与拉美国家为实现快速城镇化,在强调市场作用的同时,加强政府干预力度;苏联和我国在城镇化过程中,以政府主导为主,市场引导为辅。由于各国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不同,地理环境、人口资源条件差异较大,城镇化过程中展现出不同的城乡形态和城乡关系。我国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也要借鉴各国城镇化发展的经验。

二、宜昌新一轮城镇化的阻碍因素

我国中部通往西部的各种交通已经基本建成,地处武汉和重庆之间的宜昌成为连接中西部的交通要冲,它有优势成为承上启下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更有能力成为呼应汉渝的特大城市[5]。在省域经济中宜昌举足轻重,它是湖北省“一主两副”中心城市和中部崛起战略中的重要节点城市,宜昌做大做强能直接促进湖北实现中部崛起,促进西部大开发,有效优化我国区域经济布局。但宜昌城镇化发展与其肩负的使命有差距,新一轮城镇化存在诸多阻碍因素。

1.综合实力有待加强

宜昌2000年的GDP为379.39亿元,2012的GDP为2508.89亿元,十多年来区域经济快速增长,但与武汉相比经济总量有待做大做强(见图1),宜昌的GDP只占到武汉的30%左右,而且这个比率不是在上升,而是在不断的波动之中。

图1 宜昌与武汉GDP比率

数据来源:宜昌市、武汉市统计年鉴

对比分析宜昌与武汉GDP走势(如图2),发现宜昌GDP的增长率要低于武汉,说明武汉较宜昌增长势头更好,武汉在经济竞争中较宜昌有更为明显的优势。图2也显示,宜昌离全省“三个三分之一”的经济格局有很大差距,宜昌要在新一轮城镇化中大有作为,必须培育自己的竞争力。

图2 宜昌与武汉GDP趋势图

数据来源:宜昌市、武汉市统计年鉴

2.人口聚集能力较弱

宜昌市户籍人口1990年为386.2万人,2012年为398.97万人,二十多年间人口规模变化不大。2012年宜昌常住人口为408.83万人,流动人口只有9.86万人,而且这近十万人分布在整个市域范围内,数据说明总体看宜昌不是人口导入地(如图3)。分县市区对宜昌市人口进行分析,发现各县市区除夷陵区人口2006年较2000年有较大波动外,其它区域均无太大变化(如表1)。夷陵区人口2006年较2000年人口规模变化较大的原因在于它离中心城区较近,人口向市区流动成本低。宜昌市区2006~2011年人口规模变化也很小,这说明宜昌城市规模的做大,靠外来人口的导入难以实现,如果没有大规模的“提振计划”和生育政策的改革,宜昌的人口不可能大规模地增加。

图3 宜昌户籍人口规模变化图(1975~2012)(单位:万人)

数据来源:《宜昌市统计年鉴(2012)》

表1 宜昌各县市户籍人口规模变化表(单位:万人)

数据来源:《宜昌市统计年鉴(2012)》

表1 宜昌各县市户籍人口规模变化表(单位:万人)

数据来源:《宜昌市统计年鉴(2012)》

3.空间城镇化率落后于人口城镇化率

空间城镇化即土地城镇化,是人口城镇化的载体,主要表现为城镇建成区面积的增加。2010年宜昌城镇建成区面积为173.03km2,全市国土面积为2.16万km2,城镇建成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0.82%。宜昌的城镇人口约为200万,按照发展中国家标准,1km2的城镇面积承载1万人,宜昌的空间城镇化率落后于人口城镇化率,城镇建成面积还有进一扩大的空间。

4.人口城镇化落后于产业非农化

表2记载了宜昌市三个产业从业人员的分布情况,宜昌市从业总人数变化不大,第一产业就业人员逐年减少,2011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在总从业人员中的占比为34.13%,远远高于第一产业在GDP中的占比11.2%。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员逐年增加,但增加的速度均比较缓慢。2011年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占比为28.65%,与第二产业在GDP中占比60.6%相比偏低。2011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比为37.22%,第三产业在GDP中占比为28.2%,说明宜昌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2011年人口城镇化水平为65.87%,产业非农化水平为71.35%,宜昌人口城镇化滞后于产业非农化[6]。

表2 宜昌市三个产业从业人员在总从业人员中占比(单位:%)

数据来源:《宜昌市统计年鉴》

表3 宜昌市三个产业在GDP中的占比(单位:%)

数据来源:《宜昌市统计年鉴》

5.畸形工业化

将宜昌从业人员分布、三个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分别与西蒙·库兹涅茨三次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阶段关系经验标准及克拉克·配第提出的劳动力产业分布的经验数据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宜昌市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初期至中期的阶段,工业化水平较低。表面上看,宜昌的第二产业在GDP中占比较高,2012年达60%,但是第二产业吸纳就业人员的能力较低,特别是第三产业无论是在吸纳就业人员还是在创造GDP上都严重影响了宜昌工业化发展,这说明宜昌的工业化是一种粗放的工业化,发展层次很低,对推动人口向第二、三产业聚集或者向城镇集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宜昌的城镇化处于浅层次水平。

三、宜昌新一轮城镇化突破阻碍因素的着力点

1.以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宜昌深度城镇化

城乡统筹发展是我国当前国家战略,宜昌城镇化应着力于这一战略支点。首先是统筹提升城乡人口素质。宜昌作为人口净输出地,人口整体素质偏低,宜昌未来城镇人口主要来源于本地农村,导致整个区域创新能力不强,城镇化发展水平低。为了能给城镇发展提供更多、更高素质的人口资源,主要办法是加强农业现代化,在促进农业自身稳定增长的同时,为城市产业提供熟练的技术工人,加快城镇化进程。新生代农民是宜昌城镇人口的重要来源,其素质决定宜昌城镇的素质。实施新生代农民工培育工程,改变农民没有技术只能靠出卖体力为生的现状[7]。促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同步发展,通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事业建设改变农村人口素质,培育新型农民,为城镇提供高质量的人口要素。同时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镇体系末梢向农村区域延伸,促进城乡物质流、信息流相互渗透。

其次,以城镇与农村的良性互动促进城镇化深度发展。农村发展为工业化与城镇化提供市场、人力和资金,促进城镇化快速发展,当农村发展滞后时,应立即用相关措施促进城市、工业支持农村和农业发展,最终实现二者同步发展。宜昌当前的发展水平远高于发达国家城镇化与工业化的起步阶段,只要把中央政府提出的统筹发展战略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城镇化对新农村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宜昌城乡良性互动、同步发展即可实现。

2.以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宜昌深度城镇化

转变发展方式是我国跨越中等收入国家陷阱的根本方法,作为经济发展主旋律的城镇化必须将其贯穿始终。宜昌的城镇化与全国其它地区一样,采用“工业+资本”办法,通过引进资本发展工业的思路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利用土地换取大量资金作为城镇化发展起动资本,在资本、技术和管理稀缺的条件下,劳动力要素的价格被严重低估,通过对公有土地和劳动的剥夺换取当前的高增长。2012年宜昌的GDP高达2508.89亿元,而地方财政总收入只有260亿元,说明老百姓得到的实惠并不多。因此,宜昌快速发展来自土地和劳动的贡献,发展成果大多为资本和土地拥有者、经营者占有,劳动者生活在较低水平中。当这种城镇化模式成为一个阶层获利手段时,创新的动力完全丧失,廉价劳动力投入、资源消耗、高水平投资成为最易获利的生产模式,经济发展方式不可能升级转型。这种城镇化的严重后果是城乡二元结构向城镇漂移,形成城镇内新的二元关系,一元是靠资本、技术获利的高收入者,一元是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低收入者,这些人大多来自农村。

宜昌新一轮城镇化要消除城乡之间及城镇内的二元关系,实现各阶层均衡发展。惟有转变传统生产方式,才能促进劳动者福利水平增加。要放弃对土地和工业的依赖,停止对农村劳动力的剥夺,提高普通劳动者的福利水平。完善第三产业发展政策,刺激广大劳动者创业的积极性,创造经济增长红利。充分认识到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资本不再是稀缺资源,资本的边际利润率会逐步降低,相对于日益增长的资本总量,人口资源却在相对减少,变为一种稀缺资源,因此,要提高劳动在生产中的话语权,变资本老大为劳动第一,逐渐提高劳动在分配中的占比。同时,城镇化深化发展来自产业创新,而产业创新需要创新人才的推动,这些创新人才就在广大的劳动者中。尊重劳动者,刺激创新型人才涌现与产业创新,实现城镇化深度发展。

四、宜昌新一轮城镇化模式选择

宜昌受生态环境及土地资源约束,不能模仿我国东部沿海城镇化发展道路,应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现状,走节约土地、水、矿产、生态资源的城镇化道路。宜昌城镇化应以长江城镇聚集带为主导,中心城区、以县域为主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共同发展,逐步形成和谐有序的城镇群体系。

1.实施都市区发展的城镇化

宜昌新一轮城镇化要变空间城市化为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追求城市建成面积扩大,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拔地而起,而且工业用地往往大于城镇居民用地。城镇化发展初期,极化理论支持资源在城镇绝对集中,空间城市化有利于发挥资源要素的规模效应。但聚集效应伴随扩散效应、城乡要素的双向流动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同时城镇要素聚集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往往会形成规模不经济。所以在我国城镇化经历了近三十年的加速发展以后,当前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阻碍因素增加,城镇化的速度虽仍在增加,但城镇化的加速度却在减少[8]。

宜昌过去的城镇化以主城区发展为主,缺乏对其它形态城镇发展的关注与投入,导致宜昌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考虑宜昌地形地貌限制、生态环境约束,宜昌城镇发展不适宜在主城区过度集中。应合理布局大中小城市,形成主城区为中心,县城为副中心,镇与农村聚集区为节点的多元城镇生态,构建宜昌城市群,带动农村社区融入城镇发展,形成宜昌都市区。这样既能对外交流响应,又能对内服务农村区域。这种“紧凑型”的城镇化道路,响应了宜昌城镇化的资源禀赋特点,因为宜昌“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地貌,决定耕地资源尤其宝贵,山区与丘陵地带的城市建设成本也较高。

宜昌都市区发展已经具备较好的基础。目前,宜昌已经形成从三峡坝区到枝江县城的长江沿岸城镇聚集带,这里聚集了宜昌近75%的人口,人口总量近300万。所以都市区主片区适宜在这一地带展开。而且这一地带水资源丰富,城市建设成本相对较低。培育宜昌主城区为区域中心城市,形成“发展极”和等级次序相对合理的大中小城市序列,能有效带动宜昌城乡协调发展。

2.实施全域发展的城镇化

新一轮城镇化中应准确把握宜昌区域的内涵。宜昌是指宜昌行政区划内所有城镇区域与农村区域的总和。城镇区域包括宜昌市中心城区或称主城区、县城、县市内除县域外的城镇或集镇。农村区域包括农村聚居点、分散居住区、农业生产区、江河湖泊区、山区、农村荒芜区等。新一轮城镇化应涵盖宜昌全市域区域,即使宜昌的特大城市建设也应该将所有区域纳入进去,而不能只指主城区,这样有利于调动市域内所有资源进行城镇化建设,实现特大城市建设的宏伟目标。

在对宜昌正确定位基础上,宜昌新一轮城镇化建设应形成以中心城区、长江城镇聚合带、城镇生态廊道“一带四廊”城市体系部件构成的基本城镇群框架,而且基本框架、服务功能不断完善,综合实力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宜昌现代化特大城市可以是这样一幅景象:宜昌主城区为中心,各县城和大镇为副中心,小镇与农村聚集区为支点,形成城市群,主中心与副中心可以用高速交通连接,二者形成统一整体,成为一个更大的城市体,其间有农田森林作为绿色廊道,形成城中有乡、乡中有城、城乡融合发展的宜昌都市区形态。宜昌都市区成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并举,多元化协调发展、层级合理、互动交流的城镇体系,成为一个完整的城镇生命体系,彰显宜昌的城镇之魂,并将宜昌农村区域纳入城镇化发展范畴[9]。

3.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城镇化

统筹规划宜昌城乡发展。科学制订宜昌城乡发展规划,遵循规划科学的基本规律。宜昌作为三线城市向特大城市进发,必须科学对待城乡规划,防止长官意志大于规划。其次是要进行全域规划,宜昌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目标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但在做规划时,一定要将宜昌全域范围作为规划对象,这样有利于调动所有资源实现共同目标,更有利于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三是全盘规划与重点关照,在对宜昌城镇与农村的产业、人口、城镇、村庄和基础设施进行统一规划的同时,要特别关照小镇与农村区域基础设施布局与建设,搞好农村中心村和农村社区的公共服务建设。

以宜昌特色产业推动城镇化发展。产业是城镇发展之基,产城融合才能实现产城共荣。产业培育依赖地区优势和自然资源禀赋。宜昌的资源优势有山水资源、农产品、中药材、磷矿石等。宜昌应围绕这些优势资源,培育优势产业,创建品牌体系。以这些特色产业发展为线索,培育龙头企业,并形成相关产业集群。以产业发展带动城镇骨架拓展,引导周边农村区域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宜昌可利用好山水旅游资源,打造全国最大旅游基地;利用特殊的交通位置,打造全国交通运输和物流枢纽;利用由地理特色所衍生的特色农业、生态农业资源优势,打造全国最大的生态农业生产基础;利用世界最富磷矿贮藏地优势,打造全国最大的精细磷产品生产基地。这些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带动城镇的发展,而且还能促进农村地区同步跟进。

宜昌应注重城市跨越式发展阶段的机遇性,适时对城市规划布局进行动态调整。结合城郊生态资源、自然遗产和基本农田的保护,设定不可开发区域、控制开发区域,合理引导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保护和培育城市有机构成,促使产业集群落户和成长壮大,方便农民进城创业。

4.实施低碳生态智慧发展的城镇化

促进宜昌城镇低碳生态发展。一是发展服务业,当前宜昌工业化在GDP中占到60%,但工业吸纳就业能力不强,城镇化与工业化不同步。要降低服务业进入门槛,鼓励各层次劳动力到服务领域就业,出台服务业振兴计划,促进层次丰富的服务业产业链条形成,提高服务业品质,提升服务业价值空间。二是低碳生产。将循环经济引入具体生产环节,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最少限度地伤害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三是公共交通系统低碳化。建设满足步行与自行车要求的公交系统,限制和减少城市私家汽车出行量,开发清洁能源交通工具。四是建筑低碳化,合理控制楼宇建设数量,延长楼宇使用年限,避免大拆大建,保护古老建筑。五是加强城市绿化,增强城市“绿肺”功能,增加绿化面积。宜昌要保护好山体原貌,防止千万年形成的自然风貌在人类的短视中毁于一旦。六是倡导低碳消费,鼓励产品重复利用,大幅度减少一次性物品消费[9]。

促进宜昌城镇智慧发展。智慧城市建设是充分利用信息化作为载体,融合新型工业化、集约机动化智慧地推进城镇化,使居民生活更便利、更美好,使城镇投资环境更好、更公正,使经济和社会发展更和谐、更低碳节能和环保。宜昌城镇的智慧发展,一是要通过创新驱动城镇发展。创新城镇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实现城镇信息化、智慧化、人性化、精细化运作。二是要通过信息化,实现资源共享、系统共生,减少交易成本和利益壁垒。信息作为知识对经济增长具有边际效率递增效应,创造畅通渠道促进信息快速复制、迅速传播,提高每位受众的人力资本价值,增强人力资本创新能力。三是构建硬件平台,搞好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强化城市典型智慧应用,优化智慧城市运营,探索智慧城市建设投融资工作[10]。

[1] 苏发金.县域城乡统筹发展动力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

[2] 仇保兴.国外模式与中国城镇化道路选择[J].人民论坛,2005(6).

[3] 祝宝良.国内外城镇化模式比较[J].财经,2013(10).

[4] 孔祥云.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的若干模式[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3(2).

[5] 石培华.宜昌建设特大城市的思考[N].宜昌日报,2013-02-25.

[6] 李家志.湖北宜昌城镇化路径选择与空间聚集研究[J].规划师,2012(7).

[7] 苏发金.论转变湖北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创新选择[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

[8] 王建军.城镇化发展阶段划分[J].地理学报,2009(2).

[9] 郝爱民.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外溢效应和溢出渠道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3(6).

[10] 吕建华.基于低碳视角的生态城市发展模式研究[J].生态经济,2010(12).

[11] 仇保兴.智慧地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J].城市发展研究,2013(5).

[责任编辑:马建平]

2013-12-06

苏发金,男,中共宜昌市委党校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熊 珊,女,中共宜昌市委党校讲师。

F 291.1

A

1672-6219(2014)03-0052-05

猜你喜欢
宜昌城镇城镇化
宜昌“清单之外无事项”等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文化边城镇远
湖北宜昌卷
家乡的城镇化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