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习者”

2014-08-02 04:26
东方艺术·大家 2014年6期
关键词:物像批评家悖论

生于七十年代初期的王艾,少年时期开始学习美术,却在诗歌与小说方面出道甚早,是整个九十年代汉语诗坛中“70后”的代表人物,然而王艾并不安分于写作状态,在我们知晓的当代艺术各种类型的互动及“跨界”的活动中,显得非常的活跃。从这些年频频亮相国内外艺术大展可以看出,这位在诗歌上颇有建树的诗人,其转型显得沉稳成熟,对绘画艺术独到的解决方法耐人寻味。

此次,绘通当代画廊举办“修习者”—王艾个展,策展人为诗人兼批评家孙磊,并邀请来独立策展人、诗人、批评家朱朱与欧洲的独立策展人亚历山大·格林姆(Alexandra Grimmer)博士担任学术主持。展览共展出王艾2012年至2014年的作品大大小小三十余件,是王艾称之为“研习”纸本绘画约六年的一个整体展示。从图像表层看,似乎在模拟一个个“物像”组成的图像,然而细看这些图像,我们发现在分解或者密不透风的细线的重组中看到一种奇特的变异,然而这种变异又建立在“物像”外壳准确性的基础上。由此,我们感到在这位艺术家的耐心、决心与意志力之间,绘画语言构建时的悖论性彰显无遗。但王艾绘画不但提供悖论的诸如二元对立的这种思考,而且能够平衡有序地开展各项文本的工作。于是,文本化的重叠与互动,使得重复的意义导向罗兰·巴特所说“文如织网”。这方面,王艾是一个艺术的“编织者”。

几乎所有当代艺术的“编织者”都朝向自身的一个更大的传统,以摆脱当代消费符号社会的钳制,王艾也不例外,有意放空“物像”,模拟传统图像,对历史形象资源的观念化运用,对抽象形式的叠式处理,暗示着这个艺术家以“修习”的状态抵达某种生活信念与现实的平衡。endprint

猜你喜欢
物像批评家悖论
视神经炎的悖论
海岛悖论
新锐批评家
今日批评家
“帽子悖论”
浅析高中语文诗歌中的意象与物象
物 像 权
——可看得见的权利
虚实之间:《红楼梦》诗文中“月”意象的解构与重构
寂静的山野,温暖的物像
“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家奖”授奖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