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职会计专业数学教学模式的建构”研究报告

2014-08-07 20:38陈汉文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中职数学会计专业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陈汉文(1958-),男,增城市职业技术学校高级教师。研究方向:数学教学。摘要:基于中职会计专业数学教学模式的建构是针对会计专业数学教学实际提出来的,目的在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探讨数学教学内容的整合,构建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编写了校本教材,改变了课堂教学面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会计专业;中职数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6-0015-032012年3月,笔者所在的课题组所申报的课题“基于中职会计专业数学教学模式的建构”被立项为增城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第二批)课题。立项以来,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和研究生本教育理论和有效教学理念,积极开展基于中职会计专业教学内容整合,构建了中职会计专业数学教学模式,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问题与假设

课题“基于中职会计专业数学教学模式的建构”的提出是源于我校会计专业数学教学实际,源于我们对生本教育和有效教学的思考。课题假设是我们对生态课堂的探究,也是我们对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追求。

(一)问题提出

调查和分析表明:中职会计专业数学教学有效性较低的原因主要包括学生学习基础、数学教材和教学方法三个因素。中职学生数学基础差、能力低,多数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不浓、信心不足,自卑心理严重是客观原因;中职数学课程照搬普通高中的知识,脱离学生实际和专业实际,是教学有效性较低的重要原因;而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主体错位,是根本原因。构建基于中职会计专业的数学教学模式是为了改变中职数学教学有效性较差这一普遍现象提出来的。

(二)研究假设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我们所要构建的是基于中职会计专业的数学教学模式。研究假设是中职数学教学经过与会计专业知识的整合和生本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可以比较明显地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生态,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业成绩。

(三)理论依据

研究假设的理论根据是生本教育理论、有效教学理念和教育部中职学校数学教学大纲。生本教育认为学生有成长的本能,教师可以借助学生的生命自然,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在课题研究中,要以生本教育理论为指导,构建职业教育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学观和评价观,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发挥学生的学习本能,构建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有效教学”是寻求教学效益的活动,是转型教学规范的活动,是关注学生成功的活动。“有效教学”的研究有助于促进课堂教学的转型,从“教的课堂”转型为“学的课堂”。《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决定课题的研究质量和课题研究的信度。贯穿本课题研究过程的是行动研究法,在不同阶段也采取了调查研究、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和统计分析法。

(一)启动阶段:深入调查研究,进行课题论证

1.采用调查研究法,深入了解教学实际

课题研究首先必须弄清两个问题,一是数学教育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学习和工作有何价值;二是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第一个问题我们做了两项调查,一是从近三年就职财会工作的毕业生中抽样25人进行问卷调查,一是对具有会计师资格的企业财会人员进行座谈。由此形成了对会计专业学生数学教育功能的初步认识和教学内容整合的初步意见。第二个问题我们先后对11、12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进行入学数学测试(成为课题研究的前测),形成了前面的问题及归因。

2.采用文献研究法,确定课题研究假设

本课题的文献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生本教育理论和有效教学理念的学习与研究,在三年的研究过程中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对研究教师进行了6次培训;一个是关注各同类学校数学课程改革情况,有一名教师专门上网了解信息并随时沟通,我们还到6所职校学习数学教学改革的先进经验。

•前沿理念•“基于中职会计专业数学教学模式的建构”研究报告(二)研究阶段:结合教学过程,开展行动研究

研究任务包括教学内容整合和课堂教学模式两项,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把教学内容整合作为课堂教学中教学设计的一部分,采用了行动研究法,规划整个研究过程,开展了两个循环的研究,具体表述如下:

1.第一循环:教学模式的初步研究

计划:调查研究表明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差的根本原因是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我们设想构建“低入—多做—深思—高出”的教学模式,以此优化教学结构,变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形成良好的课堂生态。所以,我们计划在12级会计专业开展第一轮实验研究,实验班为12级1班、2班,对比班为3班和4班,时间为三个学期(我校数学只开三个学期,每周联排2节)。

行动:第一,组织4个班测试,获得准确信息。前测在第一学期初,中测选取第一、第二学期末结合期末考试进行,后测在第三学期末结合期末考试结业进行,并进行统计分析;第二,研究教学内容整合,增加概率与统计,删除立体几何和三角变换;第三,研究四个环节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观察:其一,课堂状态有所改观,睡觉的现象基本没了;在教师的启发下,多数学生能参与互动。其二,测试表明实验班成绩好于对比班成绩,并且实验班成绩比较稳定。

反思:其一,效果比较明显,原因是模式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力逐步提高;其二,效果比预想的要差,原因在于让学生采取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的指导不到位,缺乏具体的指点和学习策略。

2.第二循环:教学模式的分析研究

计划:初步试验表明“低入—多做—深思—高出”的教学模式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在学习方式的指导。因此,我们采取了两个策略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第一,在“低入”环节,以前置作业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第二,在“多做”环节,以小组研讨的形式,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在13级会计专业开展第二轮实验研究,实验班为13级1班、2班,对比班为3班和4班,时间仍为三个学期。

行动:第一,同第一循环一样进行测试与分析。第二,研究教学内容整合,在第一循环的基础上增加部分初中代数内容,并编写使用校本教材。第三,课堂教学加强对学生运算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第四,根据教学任务的不同,我们又把此模式划分为感受课、认识课、研评课、应用课几个课型,进行课型分析,形成了本模式的课型体系。

观察:其一,课堂上学生学习比较积极,多数学生主动参与互动,学习气氛比较热烈。其二,测试表明实验班成绩明显好于对比班,并且比较稳定。

反思:效果明显,原因有二。其一,教师比较熟练地掌握该模式的实施策略,课堂教学指导到位,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率;其二,校本教材是按照教学模式编写的,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指导。

(三)总结阶段:处理研究数据,形成课题结论

课题研究积累了比较多研究资料和阶段性研究成果,诸如试题、试题分析、教学设计、课型分析、教学课件等。总结阶段,主要是对这些材料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从而形成研究成果,此阶段我们采取了如下的研究方法。

1. 采用统计分析法,科学处理实验数据

对前两个循环的行动研究,在阶段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主要采取数理统计的方法,从而获得比较科学的结论。下面是两个循环实验测试的基本数据:第一循环测试数据:12级实验班与对比班之比较

班级N前测中测1中测2后测XSXSXSXS实验班9859.1 11.95 63.211.8869.3 8.4371.9 7.40对比班9657.711.74 58.812.1560.713.1561.713.23

第二循环测试数据:13级实验班与对比班之比较

班级N前测中测1中测2后测XSXSXSXS实验班11462.513.18 67.5 9.3471.3 6.8675.8 5.62对比班109 61.012.6763.013.0465.013.5761.713.94

从上面两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两条结论:其一,分别看两个循环的测试数据,实验班中测和后测的平均分和标准差都比对比班好,即实验班平均分高于对比班的平均分,实验班的标准差小于对比班的标准差,说明实验班的成绩比较稳定,也说明实验的效果是明显的。其二,两个循环比较,第二个循环实验班的平均分高出对比班的分数比第一循环大,而相应的标准差更小,说明实验的效果很明显。也反映出经过两个循环的实验,教师的教学经验逐步丰富,教学水平逐渐提高。

2. 采用比较研究法,找准操作关键因素

对实验班和对比班的各个变量进行对比分析,了解模式的要素特点,把握教学的关键。

3.采用教学反思法,形成课题研究成果

组织课题实验教师进行教学和研究反思,撰写教学论文和研究报告。

三、研究结果

(一)数学教学整合会计专业内容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指出:“教材内容的选择,要突出职业特色,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数学教学整合专业课内容凸显了中职数学教学的应用价值趋向。以数学知识为主线,适当整合专业知识,特别以专业知识为情境引入数学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事实上,专业知识对数学的需求是有层次的。第一类如基础会计、财经法规和会计报表很少涉及数学知识;第二类如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收基础和会计电算化所用数学知识较多,会涉及到集合、数列、平均数等概念和一些基本的数学方法。如,财务会计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成本会计中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会计电算化生成会计报表时运用数学知识定义计算公式和审核公式等;第三类如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和统计基础对数学知识要求比较高,包括函数、数列、极限、概率、统计等数学知识。在数学教学中适当整合专业课内容,无论是在教学设计,还是在教学过程中都要注重教学策略研究,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低入—多做—深思—高出”教学模式优化了课堂结构

“低入—多做—深思—高出”的教学模式的含义:所谓“低入”是指教学的知识起点要尽量低一些,以学生能自主学习为度,但这一知识点的设计是很有讲究的,它应该是这一节课的知识内核,具有生成作用,学生可以由此展开思维,拓展知识。“多做”具有两层含义,一是人人可做,一是要做得多,此环节是以小组学习形式组织的。“深思”是指学生在多做的基础上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层面、多角度的思考,把知识深化,构建成认知结构。“高出”是这一过程的质量要求,是相对“低入”而言的。实施该教学模式的关键是前置任务,先学后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指导小组合作学习。

(三)数学校本教材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材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和资源,教材的内容、结构、编写方式几乎决定了教学的一切行为。我们的数学校本教材的编写思路是:根据生本教育理论和中职学生学习实际,结合会计专业对数学的需要,按照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来编写。具有以下特征:其一,先进的指导思想。坚持以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坚持就业导向的理念,突出职业教育特点,发挥数学教育功能;以问题为中心,突出数学的感悟和思维。其二,适合我校数学教学学时的基本结构。其三,体现生本教育、有效教学的内容呈现方式。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们把每单元划分为若干节,按照“感受—认识—熟悉”的模式来编写。

生本课堂教学就是要把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把学生的学转化为活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受知识,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形成知识的雏形。感受的设计以学生生活、专业项目及数学故事为背景,引起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并模仿练习,以形成基本知识和技能。认识:在感受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建构知识结构。熟悉:在多做、深思中,培养基本技能,形成数学能力,并以单元自测题的形式呈现。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指导全书》编委会.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指导全书[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中职数学会计专业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会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学的融合方式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优化策略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会计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分析
浅析如何提高中职数学课的教学质量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职数学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