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课,想说爱你不容易

2014-08-07 05:32鲍澜澜华金标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正方体长方体整理

鲍澜澜+华金标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为通过复习旧的知识,能学到新的知识。就在教师们如火如荼地研究新授课可以怎样创新、出彩,怎样可以高效时,我们是否应该冷静下来思考,我们的教材三分之一是新授课,剩下的三分之二则是练习课、复习课,怎样才能让复习课变的更真实、更有效?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忆为线索,以理为核心”,让学生在复习中能够产生自己的思想。

复习课的“复”不是简单的重复,复习课的“习”也不是简单的练习,很多复习课上都会出现以练代讲、以复述为主的问题,久而久之,老师和学生都会觉得索然无味,复习课真没意思,复习课成了“做题课”,复习课成了“复述课”。那怎样让复习课变的精彩起来呢?这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刻不容缓,迫在眉睫。以下,笔者就结合自己所上的复习课,谈谈如何提高复习课的教学效率,让复习课更精彩。

一、在“忆”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复习课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形成网络,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所以复习课首先要让学生回忆所学的主要内容,并指导学生进行讨论、口述、回顾和整理。回顾和整理又包括两个环节,回顾是动脑,整理是动手,需要将内容零散、层次不清的知识条理化、层次化,因此动手整理的时候就需要我们老师进行一定的引导,虽然我们倡导个性化自主化,但是不能盲目,比如《长方体、正方体总复习》这节课,在回顾整理知识点的时候,书本上并没有呈现任何的整理方式, 只是提出这样的问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有什么特征?怎样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这些计算能解决哪些实际问题?

看似简短的一句话,但是里面的内容却很丰富。除了要回顾特征,还要回顾体积,容积的概念。有了概念,才有进一步的关于体积、容积的计算。这些都是我们要挖掘的。对于这些知识点,可以课前让学生自己先回顾,再动手整理,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在“理”中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复习不能仅仅是凭教师借助自己已有经验,驾轻就熟地带领学生整理出知识点,我们只注重整理出的结果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更要关注的则是这个结果是怎么来的,它的产生过程是怎样的?进一步探索结果生成的过程,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认知程度,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推理能力,探索能力。

比如《长方体、正方体总复习》这节课,我们先探索的长方体、正方体的顶点、面、棱、面的特征、棱的特征,再探索的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我们的思维层面不能只停留在表层,要往更深层次考虑,探索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发展过程。我们仔细观察后不难看出,第一层次研究的长方体、正方体的局部,第二层次是长方体、正方体的整体。也就是说,我们是按照部分到整体的顺序来研究的,研究过程是存在一定的逻辑顺序的,学生体会到了这一点,在以后的学习相关知识点的时候,就会形成知识的迁徙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去研究事物,这样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探索能力,思维能力。

前面所述两点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在引导学生回顾与整理的时候,要注意知识的产生过程,知识点之间的逻辑顺序。然后才能更好地根据整理的结果去解决实际问题。

三、在“练”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练习,练什么?怎么练?我的观点是让学生在练中补缺、在练中悟理、在练中拓展,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经过回顾整理,探索过程,相信学生对自己的所学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提高,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来做尝试性的练习,相信会有更大的提高。这个时候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甚至可以由学生独立讲解,把课堂完全还给学生。但是我们必须要本着两个原则:

1、练习不易过难

复习的目的,是为了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上,让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知识,在数学的发展上有一定的提高,而不是为了解决更多更难的题目,可以设计些学生易错题或是对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辨析题,尽量体现“少”、“精”、“巧”,让学生在想象、设计、计算等活动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2、练习不易过繁

题目的过程不要太过繁琐。比如《长方体、正方体总复习》这节课,最后一个环节当然是综合运用,解决实际问题。我选择的是书上的一道题目:一个长方体玻璃鱼缸,长50厘米,宽40厘米,高30厘米。(1)做这个鱼缸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厘米?(2)在鱼缸里注入40升水,水深大约多少厘米?(玻璃厚度忽略不计)(3)再往水里放入鹅卵石、水草和鱼,水面上升了2.5厘米,这些鹅卵石、水草和鱼的体积一共是多少立方厘米?第一问,不仅考了学生的面积运用,还考察了长方体的特征,需要哪几个面,哪个面不需要。第二、三问是体积公式的逆运用和综合运用,学生之充分回顾了体积的知识点,并回顾了体积的产生过程,对于这类题目,相信会有更深的认识。复习课,回顾整理,再现过程,巩固提高每个环节都有他的必要性,不能过重于任何一个,也不能忽略任何一个,只有兼顾了这3个环节才真正体现复习课的精彩。

总之,复习课不能局限于简单的知识整理,不要“烧冷饭”做简单的习题堆积,在复习课中应该抓好“忆”、“理”、“练”等教学环节,让学生能够在复习中提出新问题、发现新问题,并在分析与解决新问题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无锡市钱桥中心小学江苏】

猜你喜欢
正方体长方体整理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拆拼长方体
给正方体涂色
拆拼长方体
多少个小正方体
数小正方体
拼正方体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整理归纳中渐次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