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 社会协同

2014-08-07 21:18刘海涛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4年7期
关键词:群众工作党建引领社会组织

刘海涛

[摘要]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面临的环境、对象、主体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转型导致矛盾多发,诉求多元化,同时公共部门面临信任危机的挑战、制度性利益表达机制也存在诸多盲点。面对新挑战,上海市长宁区立足于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积极借助、引入社会力量,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做好群众工作,不断提升动员社会、组织社会、管理社会能力,真正取得了“党建引领,社会协同”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党建引领;社会协同;社会组织;群众工作

一、群众工作当前面临的新情况

(一)社会转型导致矛盾多发,诉求多元化。随着长宁区经济社会转型和相关利益格局的调整,社会呈现矛盾多发,群众利益诉求多元化的格局,这就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整合社会各类资源,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不断提升动员社会、服务群众的能力。上海市长宁区作为特大型城市中心城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经济已经连续12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城市建设和管理从“建管并举”逐步过渡到“以管理为重”的发展阶段,率先面临后工业化时代引发的诸多社会矛盾,涉及到诸如物业管理、城市动拆迁、环境污染、社区矫正、饲养宠物、养老就医、上学就业等多方面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对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发挥社会组织为群众服务的作用。

(二)公共部门面临信任危机的挑战。由于个别党政部门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使得部分群众对公共部门产生信任危机,从而倾向于向较为中立的第三方社会力量来寻求问题的解决。这就需要党在密切联系群众重塑形象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借助社会组织力量开展群众工作,为群众服务。在新形势下,社会组织以公益性、非营利性、独立性等方面的特征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了服务、沟通、协调、监督、维权等重要作用,有效弥补了公共部门危机带来的职能缺失。近些年,伴随着网络的扩大效应,公共部门公信力受到很大的冲击。因此,党和政府需要积极引导社会力量的发展方向,以区域化大党建引领带动社会建设,坚持把培育发展社会组织、促进社会管理社会化、专业化作为努力方向,不断提升动员社会、组织社会、管理社会能力。

(三)制度性利益表达机制存在诸多盲点。在传统的制度性利益表达机制之外,还存在诸多利用非制度性利益表达方式的群体。如果这一群体的利益诉求不能及时得到畅通有效的表达,那么其潜在问题积累的时间越长,今后矛盾爆发的频度和烈度就越剧烈。截至2012年底,长宁区常住人口为69.73万人,其中,外来常住人口为17.85万人,占全区常住人口的25.59%。然而,外来常住人口在利益表达方面处于天然的劣势,出现了在户籍地有流动人口表达利益的机会却没有利益表达的必要,而在常住地有利益表达的需要却没有直接参与的机会这样一种尴尬局面。在制度性利益表达不畅时,他们依托什么样的组织,通过什么样的渠道,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诉求,既是发展基层民主、拓宽民意表达渠道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同时也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社会力量:社会组织的发展

(一)长宁区社会组织总体规模。截至2012年12月,长宁区注册登记的社会组织有498家,其中社会团体130家,占登记总数的26.10%,民办非企业368家,占登记总数的73.90%。社会组织总资产达10.5亿,从业人员8815人。此外,备案登记的群众活动团队有1227支,参加人数达2.6万余人。此外,以党员志愿者工作室为主的各类志愿者工作室也有132家。

(二)长宁区社会组织类别和结构状况。截至2012年底,长宁区有社会团体130家,其中数量最多的是专业性社会团体,共有90家,占到总数的69.23%,最少的是学术性团体,有17家,仅占13.08%。此外,还有联合性社会团体23家。根据民办非企业提供服务的领域,长宁区民办非企业主要分布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法律服务等九大行业中,其中,数量最多的是教育类,共有176家,占民办非企业类总数的47.96%,其次是社会服务类,有128家,占民办非企业类总数的34.88%。

(三) 长宁区社会组织党建情况。截至2012年底,长宁区130家社会团体中已经建立党组织关系的有128家,占全部社会团体的98.46%。总体来看,长宁区社会团体党建形式以党建联络员为主,包括支部、临时支部、党组、党总支等,形式多种多样。这基本上反映了当前我国社会团体党建的基本状况。在368家民办非企业中,建立联络员的最多,有295家,占民办非企业总数的80.16%。剩下的基本都建立了党支部、联合支部和党总支,总体上实现了党组织的全覆盖。

三、党建引领:不断提升社会组织党建科学化水平,确保正确发展方向

(一)理顺领导体制突破发展瓶颈。为了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组织,长宁区突破社会组织党建发展瓶颈,不断创新领导体制。在领导机构方面,2005年7月,长宁区成立了社会工作委员会,负责包括社会组织在内的“两新”组织党的工作协调、研究、督查和推进工作。8月,成立“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小组,总体指导全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9月,原各街道、镇社区经济联合党委更名为社区综合党委,负责所在街道、镇辖区内所有的“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进一步理顺职责,强化职能。在工作机制方面,依托区域化大党建格局,坚持“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区域托底”原则,在工作机制方面,依托区域化大党建格局,坚持“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区域托底”原则,从横向来说,形成与区工商局、区社团局等职能部门的源头管理协作机制,与区总工会、团区委、区妇联、区工商联等人民团体的党群联动机制,与区“凝聚力工程”学会、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等社会组织枢纽的区域联动机制。从纵向来说,形成以各街镇为主体的区域化、网格化管理模式。

通过体制创新,不断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社会工作党委具体负责、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分类管理与分级负责相结合的社会领域党建工作新格局,逐步推进社区党建以区域管理为主、社会组织党建以分类管理为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以分层管理为主的社会领域党建总体工作思路,探索构建社会领域党建网格化管理体系。

(二)因地制宜优化组织设置方式。从长宁区社会团体的实际情况出发,区别不同类型,实行分类指导,因“社”制宜,合理制定社会团体党组织的设置方式:

单独组建。对规模较大、有固定办公场所、有一定活动经费的社团,如区卫生工作者协会、区图书馆学会、区关心下一代协会等单独组建党组织。

联合组建。对目前一些社团专职人员中正式党员不足3人的,在同一业务主管单位下,按照专业相近、地域相邻的原则,建立联合党支部。

建立临时党支部。对活动地点比较固定、人员相对稳定的,或因某项重要活动时间较长、人员有一定时间需要相对集中的,建立临时党支部,让党员会员在社会团体中发挥积极作用。

派驻党建联络员。对具备建立党组织的明确党建责任人并选派党建联络员。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和暂无党员的单位,由业务主管部门或社区选派党建联络员。

同时,建立联动机制,长宁区民政局在社会组织成立、变更登记时,即时告知、督促做好党建工作;对已经登记的新社会组织进行业务培训和年检时,既考核其业务工作,又配合有关党组织同步检查其建立党组织和开展党建工作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督促解决和改进。

(三)创新工作方法完善支撑保障。长宁区始终坚持以党建促管理,不断创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方法。一是创新工作思路,在组织建设中奠定基础。比如,仙霞社区综合党委以社会组织数量为基数,按照一定比例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建立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负责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并纳入社区党群工作者队伍进行管理。二是创新活动途径,在服务宣传中体现实效。比如,新华社区综合党委将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会员单位的业务范围、服务特色、联系人、联系电话、服务时间等内容制成信息卡,在34家单位中发放,使会员单位能够按图索骥、实现互助服务。三是创新配套支持,在大力培育中促进成长。比如,天山社区综合党委结合实际,尝试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专业为支撑,以需求为导向,建立鸣钟社工创业实训基地。四是创新发展平台,在引领服务中激发活力。发挥全区各类志愿者工作室的作用。目前全区10个街(镇)182个居民区中,共有志愿者工作室132个,基本实现全覆盖。五是创新管理模式,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作用。充分发挥枢纽式社会组织在政治上引导、业务上指导、服务上协调的作用,实现组织构架从松散型向紧密型的转变。

四、社会协同:社会组织在服务群众、服务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整合社会各类资源,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社会组织的作用集中体现在枢纽型社会组织功能的充分发挥上。枢纽型社会组织的一个重要突破就是“以会管会”。通过实行“以会管会”,使社会组织力量得到有效整合,让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和委托事项的能力得到加强。长宁区在区一级层面成立了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在街镇层面也成立了相应的街镇社会组织联合会,在整合各行业和充分发挥党员志愿者工作室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组织枢纽型管理体制。在组织形态上,呈现出一个多层次、多样化、多渠道的以枢纽性、支持性、联合性社会组织为主体的公益性联盟。在服务功能上,通过政府多部门合作,政社合作、社社合作、社企合作、社校合作,建立了一个多元化、多结构、多种类、多层次、互补、互助、互通的社会服务和社区服务的功能多元体。

(二)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构建社会协同管理格局。现代社会管理不仅需要政府的合理定位,而且要推进社会组织自身的发展与完善,使社会组织真正发挥沟通政府和社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在长宁区委、区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推动下,长宁区涌现出许多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的社会组织,它们利用自己的各种社会关系,在会员单位之间、会员单位与外单位以及政府之间协调沟通,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规范行业管理、促进自身发展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例如,2005年,由仙霞路上知名餐饮企业自发组建了餐饮同业协会,该协会将餐饮企业组织起来,开展同行之间的交流和学习;组织员工开展岗位练兵,提高服务水平与服务技能,促进行业经济发展;共同商讨,解决企业发展碰到的共性问题,缓解了与周边居民的矛盾。

(三)发挥第三方公信力,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社会组织人才聚集、机制灵活、号召力强,再加上服务过程公开透明,易接受多方意见和监督,可以有效地调节各行业、领域、人群的内部关系,排除潜在的矛盾和风险。大力发展协调管理类社会组织,有利于健全“大调解”机制。通过专业化、人性化方式,跨前处理矛盾,消除社会排斥、促进社会融合。目前,长宁区涌现出了人民调解协会、志愿者协会、青年公益服务支持中心等一大批社会组织。这些社会组织在充分发挥第三方公信力,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方面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李琴人民调解工作室、俞静居民区社群工作室、蓉之林物业咨询工作室、君慧心理咨询工作室、张劼律师工作室、禁毒妈妈工作室等一批工作室品牌效应不断放大。

(四)热衷社区公益事业,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求。在社区里,社会组织具有民间代表性、组织弹性和功能自发性等特性,能较为敏锐地觉察到社区居民的需求,高效地为社区成员提供急需要的服务。长宁区通过政府购买社会组织的公共服务,大大增强了社会组织服务民生的能力,扩大了公共服务覆盖面,满足了不同群体多层次的需求,实现了资源互动共享和服务效益的最大化。社会组织根据社区居民的需求,进入社区进行就业培训、救助帮困、文化教育、残疾人帮扶、居家养老、慈善救助以及环保宣传等各种社区服务。这些社会组织提供的社会服务呈现出低成本、个性化、多元化的特点,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五)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增加就业保障民生发展。解决就业和再就业问题是群众工作的重要内容。社会组织不仅能填补政府用于社会发展方面的资金不足,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而且能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长宁区社会组织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方面主要体现在:一是直接增加就业机会。据统计,在长宁区社会组织中就业的专兼职人员数量近9000人,社会组织提供的就业机会大大缓解了当前社会的就业压力。二是社会组织中的教育培训机构,对提高劳动力技能水平,促进就业有极大的推动作用。社会组织的职业培训工作,能够紧密结合长宁区实际,以服务就业和服务企业经济发展为宗旨,以长宁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为导向,努力实现“就业一人,培训一人”的目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长宁区委党校

责任编辑:姚东

猜你喜欢
群众工作党建引领社会组织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共治的探索与实践
互联网环境下做好群众工作的几点思考
新媒体时代怎样做好群众工作
论社会组织在安置帮教工作中的功能定位
用法治思维创新群众工作
做好群众工作 促进企业和谐稳定发展
社会组织能力建设的总体方向与具体路径
政府主导型社会治理模式下社会组织发展理路
社会组织有效参与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