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视野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

2014-08-07 16:50邱艳青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三角形创设情境

邱艳青

自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们普遍感到,新教材无论从内容的选择还是呈现方式上,都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感慨: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较以往有所下降。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之掌握数学学习方法,这与我们教师有着密切的关系。教材新了,我们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新了吗?

下面,我就新课程视野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浅谈几点自己的思考。

一、创设情境——是“外在化”还是“内在化”?

这几年,为了构建生动活泼的数学课堂,许多老师把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成数学教学的重头戏。课堂中出现了许多生动活泼、新颖有趣且富有思考价值、具有挑战性的教学情景。但许多老师把“创设情境”仅仅只看作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为了迎合学生的喜好,通过情境设计、媒体使用、活动组织、物质刺激等外在手段达成目标。这种“外在化”有一定的效果,但会随着外在因素的消失而消失,是短暂、肤浅的。所以常遇到课一开始,学生兴趣盎然,随着新课的深入,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逐渐消失了。只有让学生在思维冲突中发现数学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本身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持久、深刻。因此,在创设情境时,要紧扣教学主题,变“外在化”为“内在化”,把学生对外在学习的兴趣转移到数学问题本身上,通过情景的创设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出问题,让教学情景能支撑整个教学的过程。

例如“循环小数”一课的教学要领,自身有的尽是抽象,难理解的术语,概念出现的“依次、不断、重复”等这些术语对于学生来说都是第一次接触,如果这节课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一上课就出示例题让学生作除法,然后观察除法算式进行概括,学生会学的吃力、无味,而且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探索能力的创新精神的发展,而这里如果根据循环小数中存在的“循环现象”这一特点,把生活中的循环现象用多媒体特殊的呈现方式引进课堂,赋知识于情趣,效果则大不相同。

一开课就用电脑演示“春、夏、秋、冬”四季风景,配话外音并连续重复进行播放,并告诉学生这种现象叫循环现象,在数学知识中也存在着这种有趣循环现象,从而导入新课“循环小数”。学生在欣赏风景的同时借助于身边的事对后面概念里将要用到的“循环”现象有所感悟和理解,并对循环现象会产生好奇感,这时再出示除法式题,让学生去试除、去观察、去发现,归结循小数的规律。这样不但分散了教学难点,而且使学生对循环小数产生了奥妙之感,主动去探索发现循环小数的特点和规律。

情境创设还有一种特殊形式—课前谈话,纵观一些特级教师的课前谈话,无不闪现着灵动的人文关怀。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很多教师为了体现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在课前热身部分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本人以为课前谈话应该言简意赅,为学生的情感铺平道路,为本节课埋下铺垫,要让课前的热身活动与后面的课成为一体。

二、探究活动——是“做数学”还是“学数学”?

新课标认为:“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让课堂充满创新活力。”课堂教学从传统的集中于数学的内容方面,转变到数学的过程方面,“懂”数学就意味着会“做”数学,“学”数学就是“做”数学,即“做中学”。其核心是给学生提供机会、创造机会,让每个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都参与数学,亲自体验数学的生存和发展过程,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去做,通过积极主动的探索去建立自己的理解和意义。面对课改,不管是继承还是创新,还是创新与继承的和谐统一,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数学”即“做数学”应该是自己教学的一种信念和指导思想,只有 让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才可能有“学数学”的机会与条件,不然,我们的数学教学除了有显形的现代化教学设备以外,还是原滋原味的传统教学的翻版。

例如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中,我是这样设计的: 创设比赛围三角形情境。老师提出问题:你们大胆猜测一下,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围成三角形?在学生提出不同的猜想后,我给学生提供探究的材料:3厘米、4厘米、6厘米、9厘米的小棒。同桌合作任意选择其中的3根小棒去围三角形,并完成实验报告单。

通过学生合作、操作、交流达成共识:任意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才能围成三角形,两条边长度的和小于或等于第三边则不能围成三角形。在课堂中,把自主探索的权利留给学生,让学生亲历知识的过程。

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是“感知——表象——抽象”,而实际教学中往往是感知材料不足,形成不了丰富的表象或无法亲历知识的过程,这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具演示、电化教学特别是电脑,为学生提供形象生动、直观的感知,为学生创设观察、分析、思考的机会。例如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中,在探究“两条边长度的和等于第三边,能否围成三角形”时,由于小棒有厚度,学生误认为可以围成三角形。这时直观,生动的多媒体演示正好可以表达语言难于表达的作用。

但是不能让现代信息技术取代学生的亲身体验。

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某位教师用多媒体电脑生动地演示用等底等高的圆锥杯向圆柱杯中三次倒水,恰好倒满的过程。如果让学生先自己亲自动手量一量,理解会更加深刻。可惜的是,多媒体的使用,替代了学生的亲身体验,把学生看着了一个接纳知识的容器。

因此,教师都要尽量减少自己“演”,更好的完善“导”的作用,原来由老师完成的任务,可以选择性的交给学生集体合作讨论来完成。激发学生与学生交流,学生与老师交流。把本该属于孩子的课堂还给孩子们,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思考、探究、交流,做到“学数学”与“做数学”有机地统一。

三、课堂交流——是“生生互动”还是“师生互动”?

传统教学认为,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间信息的一种双向传输。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我认为,这种观点把教学过于简单化了,它忽视了课堂上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美国教育专家约翰逊曾经说过:“教师的一切课堂行为,都是发生在学生与同伴群体关系的环境之中的。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都更强有力。”课堂中的互动是多种多样的,有效的互动方式主要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两者要有机的结合。在互动教学中,师生共同努力达成课堂教学目标,促进师生人格的发展与完善。生生互动,即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课堂交换思想的过程,它的运作方式是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互相讨论、互相切磋。这是一种很有效的课堂手段。首先,在生生互动中,每个学生都处于一种相对放松的心理状态,不用担心说错,特别容易激活思维,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一种“畅所欲言”的机会。

我看过一个《认识真分数与假分数》的教学设计的:

(1)用阴影部分或直线上的点表示下列各分数(有1/3,2/3,3/3,3/4,4/4,2/5,5/5);

(2)汇报,点评,为什么这样表示?

(3)每个人拿出一张圆纸片,用圆的阴影部分表示5/4 (学生操作,因为一个圆无法表示,所以想不出来),再提示:你们同桌之间可以合作一下,共同解决这个问题;

(4)汇报5/4的意义 (教师指名一个学生回答,还有很多学生举着手,那你们前后四位同学一起交流一下吧)。

这里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两次互动的机会:第一次如何表示5/4,教师事先并没有交待或暗示可以同桌合作,是在学生感到困难时才加以提示。这样就很巧妙的创设了互动的问题情境。第二次是让一位学生说5/4的意义时,看见许多学生仍举着手,“那你们前后四位同学一起交流一下吧!”就满足了广大同学倾诉的愿望。只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效地进行,才能达到最佳的课堂效果,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真情流动。学生的个性发展就可以在互动中得到全面发展。

四、课堂总结——是“有问题”还是“没问题”?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一般在教学活动即将结束时,教师都习惯性地对学生说,还有问题吗?当学生回答说没有问题了,老师就放心了,学生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样,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没有问题走出教室。这种教育是以学生学懂为目的,内容听懂了,问题解决了,就大功告成,这似乎无可厚非。但学生懂了就完工吗?未必!小学生总是充满着好奇心和疑问的,他们走进教室的时候总是带着满脑子的问题,然而,中国教育定将有问题的学生教成没问题才就算目标达到了。而西方之教育目标则相反,它是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成有新的问题了。这说明在我们的课堂教学观念中,教师所承担的是传递授业的重任,扮演着解惑的角色,如果学生课前没有思考的空间,课后没有问题的延伸。那么,这样教学无疑会扼杀学生与生俱来的学习天赋和创造能力。

数学课堂应该是既要切断尾巴(不能课内损失课外补),又要留有尾巴,让学生携带问号离开数学课堂。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首先,在课堂总结时,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已学会了什么,用什么方法学的,学的感觉怎么样,还要留有时间有意识地促使学生反思,我还有什么疑问,打算怎么办,等等。其次,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把数学知识的探索兴趣延伸到对数学文化的感受。例如在教“年月日”时,可以问“为什么闰年多出的天会放在二月份,你想知道吗?”等等,从而把学生引向更为广泛的数学阅读。另外,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使知识得以验证和完善,把所学的图形知识、统计知识等在实践中加以应用。著名科学家杨振宇教授还指出,优秀的学生倒不在于他优秀的成绩,而在于他优秀的思维方式。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都有收获,即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总之,要想适应新课标,就应该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这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更是值得反思和研究的课题。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反思、总结,才能促进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这才是新课程对我们的期盼。

【作者单位:连江县实验小学福建】

猜你喜欢
三角形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画一画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