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实验方案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2014-08-07 14:48田蓓莉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方案设计实验教学科学

田蓓莉

随着课改的深入,小学科学课程经历了重大的变化,其中对实验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实验教学的目的不能停留在过去验证结论的层面,而更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这对于科学教师来说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够仅仅教教材,或者是为了完成实验任务而教。而应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整理数据、分析和解释”等方面的能力。其中,对于“设计实验方案”这点,许多教师总是会忽略或者轻视,把“设计实验方案”等同于“给予实验规定”。比如在实验教学中出示材料、注意点、变量等一系列条条框框,告诉学生要照着做。有的教师虽然在思想上也认识到“设计实验方案”的重要性,但在教学中很难调动学生全面参与,所以设计实验方案也就成了几个好学生的“专利品”,成为实验教学中的“过场戏”。这与现今提倡学生自主探究显然是背道而驰的。所以,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应该重视实验教学中“设计实验方案”这个环节。本文提出几点建议与方法,以供参考。

一、创设自主探究氛围

所谓自主探究氛围,它没有一个特别的界定。但是它要求在物质上与精神上都有双重保证。首先物质上要保证学生能有自主探究的条件,比如专门的探究场所,合理分配的小组,相关的仪器设备等等;而在精神上,自主探究氛围主要指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和学生自个人的探究欲望。现今提倡探究学习应该有一个专门的场所,探究学习应该是小组合作方式的学习,学校应该为师生的探究教学提供物质上的保障。此外,师生关系不应该是顺从、畏惧,而应该是平等、和谐。学生之间应该是互帮互助、合作学习的关系。学生个人应该是充满探究欲望,积极参与探究活动的状态。只有形成这种探究氛围,学生才能更好地进行自主探究。自主探究学习也不会成为几个优秀学生的“专利品”。例如,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起始课《时间在流逝》的教学重点目标是用各种各样的方法体验1分钟的长短,并通过实践分析出科学估计时间的方法应该具有“等时性”。在上课前,教师为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提供了充分的准备。学生在经过思考和讨论后,确定了许多方法来估算一分钟的时间,比如数数、测脉搏、跳绳、看水滴、用沙漏、打节拍……教师将准备好的沙漏、节拍器、绳子、滴漏等工具提供给学生完成实验设计。于是学生们纷纷举手,说出自己怎样估算出一分钟的时间长短。一位用节拍器的同学率先回答:“我先看着一分钟这个节拍器摆动多少次,然后我就能通过它摆动的次数来估计一分钟了!”选择跳绳方法的同学在听完了同伴们的方案之后,他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于是他轻声和同伴交流:“万一等一下我跳的速度和第一次不一样,不就不准了吗?”于是他立刻举手提问:“能不能更换实验方案?我发现我的方法不太科学!”在一系列思考、讨论、交流等活动中,学生充分开展了自主探究活动,设计出了属于自己的实验方案。

二、提供实验方案支架

提供实验方案支架,即为学生提供设计实验方案的示范、模板、帮助。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实验方案支架往往是在教师的示范、帮助下,采用实验报告单的形式(多为表格式样、问题式样),帮助学生完成实验方案设计。实验设计方案其主要内容包含五个方面:探究的问题、猜想、材料、方法、结论。另外在对比实验中,还会涉及变量问题。围绕着这些方面,学生容易找到设计实验方案的思路,从而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在倡导学生自主探究的课堂上,有的教师会存在误区,他们往往认为“自主”就是让学生成为主体,放手让学生去做,教师不去指导或干涉。而对于刚刚接触科学学习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还不高,很多方面都还需要教师的示范和讲解。所以教师在学生自主探究前,一定要为学生搭好“脚手架”,让学生有方向地前进。设计实验方案,特别是对于刚刚接触科学的学生来说,教师一定要有边扶边放的思想,提供实验方案设计单,在做好示范之后,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这样学生才不会不知所措。例如在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溶解的快与慢》一课,涉及到小学科学课中重要的对比实验教学。学生要经历提出问题、猜测、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对比实验、得出总结的一系列探究活动。前后要完成三次探究,即搅拌、加热、碾碎会不会加快溶解。第一次正式设计实验方法,如果一开始就放手让学生去做,学生是不可能完成这个学习任务的。于是教师选择“搅拌”这个问题入手,引导学生找出这个实验方案设计时的注意点,即注意变量(搅拌)和不变量(盐的多少、放入时间、水量、水温等),接下来指导学生填写实验方案,最后完成实验,汇报总结。在经历第一个实验方案设计,学生对于接下来的两个实验方案设计就能很好的完成。教师只需要做好引导和巡视辅导即可。

三、评价方案设计结果

在学生自主探究,设计实验方案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起到引导的作用,同时要起到评价的作用。这里的评价不应该是给予学生的方案设计结果的对与错,而应该找出方案设计中的亮点,予以肯定,同时针对不足和问题给予指正和建议。评价的主体,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有了及时的评价,学生的实验方案就会更加科学,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也会得到提高。同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修改自己的设计方案,并且能说出方案设计与修改的原因。

古语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从古至今提倡每一位教师所应该实现的教育目标。实验教学亦如此,教师总是把实验方案设计好,让学生照着做,不如教会他们如何设计实验方案。正所谓“厚积薄发”,长期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学生定能获得较高的自主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作者单位:苏州汾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验小学江苏】

endprint

猜你喜欢
方案设计实验教学科学
一种适用于高轨空间的GNSS矢量跟踪方案设计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方案设计我做主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科学拔牙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