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标和教学实例角度思考对学生的指导

2014-08-07 03:07何国权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词语习作红色

何国权

在几年的语文教学“大循环”以后,批改了无数的学生习作,尤其是高年级的习作常遇到这样一个问题。课堂上,学生经常问道,“老师,我的作文分值为什么总是比小黄的低?我的作文也不错,结构按您说的一样……到底怎么才能提高呢?有十全十美的作文吗?”家长会后,与个别家长商谈,家长反映:“孩子到了高年级,仿似迷失了写作的方向,为此全家人都觉得很苦恼,到底怎么才能写好一篇作文?”的确,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一、从课程标准思考如何指导学生写出符合标准要求的习作

我围绕着这个问题,查阅了2011年版本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1、在第二部分的《课程目标与内容》,第三学段(5—6年级)的(三)习作写到:

①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②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③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读书笔记,学写常见应用文。

④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⑤习作要有一定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 16 次左右。

2、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的“关于写作教学”中,我对应抽取高年部的描述部分:

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

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丰富写作形式,激发写作兴趣,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达、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的机会。

3、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中的《具体建议》提到关于写作的评价方式:

写作的评价,应按照不同学段的目标要求,综合考察学生写作水平的发展状况。第三学段要通过多种评价,促进学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对于作文的评价还须关注学生汉字书写的情况。

写作的评价,要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鼓励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关注社会。

以上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于高年部写作,以及写作指导、评价等的一些教学提示。我更查阅了高年部的各册的《语文教师教学用书》,针对各个单元的专题,《教学用书》都对习作的指导,进行详细的描述。如,五年级下册第二组安排记实作文,写童年趣事,教学建议提到: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写自己的童年趣事。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写得有趣,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二、从实例去思考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结合上述记实作文,写童年趣事,我试用学生的习作《手撕挂历上的红色魔力》——一个十分吸引人的题目,用这篇文章来分析:

像色彩缤纷的花朵,像天空中无拘无束漂浮的白云,像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像一个荡开欢笑的梦——童年。让我摘下童年里那颗最大最亮的“星星”,给大家讲个故事吧。(此段使用了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

回到五岁那时,我很不情愿到幼儿园上学,因为在那里总受老师拘束,总不能尽情地玩耍,犯了错误还要被批评,在家里却是如此的自由自在。(回忆的开始,交待事情的起因,运用了适当的四字词语)

后来,我发现,每当家里的手撕挂历上出现红色数字时,我就肯定不用上幼儿园。一连观察了好几个星期,结果都是这样。于是,我好奇地问妈妈:“妈妈,为什么只要挂历上出现红色的数字,我就不用去上幼儿园呢?”妈妈笑着回答:“红色数字表示周末、周日,爸爸妈妈不用上班,你也不去上幼儿园了。”妈妈的这番话我铭记在心里。此后,我一直被这股红色魔力缠绕着。(事情的发展部分,运用了人物的对话,段末再次有比喻的出现)

每天早上起床,我总抢到挂历前,不知不觉间我才发现,怎么黑色的数字那么多,过好久才会有一、两个红色的数字呢?我实在等不及了——有一天,趁着爸妈没在身旁,我偷偷地搬来一张小凳子,爬上去,一手扶墙,一手伸向挂历,拼命地撕呀撕。才撕了几张,妈妈撇见,冲了过来,一把把我抱下来,问我要干什么?我说:“你不是说红色的数字就是周末吗?我要周末!”妈妈听了我的话哭笑不得,都快要笑出泪水了。妈妈紧紧地搂我在怀里,亲昵地对我说:“傻孩子,今天还没有到星期六,光撕挂历,是不能马上到放假的日子的!”我“哇”的一声,哭闹起来,一个劲地喊:“我要红色的,红色的……”把全家人都逗笑了。(事情的高潮、结局部分,运用了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有四字词语的使用)

现在,我已是五年级的学生了。回想起手撕挂历上的那股红色魔力,我还是禁不住会喜笑颜开。充满稚嫩和快乐的童年,是那么美好,那么令人留恋!一件件有趣的往事,好像一朵朵开放在我心中的花,无比艳丽、无比诱人。(文章的结尾,再次紧扣题目,回应的开头,使用了比喻,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这篇习作不一定是最优的作品,稍作分析,在四字词语、修辞手法、人物描写方面,确实迎合了这学段的一些写作特点和要求。

三、思考后,我的行动实践

经过对书籍的参考,我决定围绕语文基础较好的同一个班级,进行一个为期三年的小实验——逐年掌握和巩固实用写作的技巧。

四年级主要关注词句的训练。在大多数学生掌握写作的结构后,我思考着,要着重指导学生,在每次写作的语言中,首先是要学会加入合适的词语(包括ABB式词,四字词语、成语等),如他们写到“妈妈很早起来准备早点再去上班。”,如若指导学生加上合适的四字词语,成为“妈妈很早起来,准备各式各样的早点,随后匆匆忙忙上班去了。”其次,逐渐过渡至使用扩句技巧和使用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同上一句,我可以指导他们这样写:“妈妈像勤快的小鸟,一早就起床,为我们准备各式各样的早点,随后她又像风一般,匆匆忙忙上班去了。”简单的句子通过不断的修饰和锻炼,更加蕴含滋味,学生写起来也是头头是道。这样的做法不单在写作中指导,平常的练习也是很有必要的,从指导写句开始,循序渐进。

五年级主要关注描写和说明方法。我要求同学们在四年级掌握的基础上,第一,要做到灵活运用人物的描写方法(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等),如“爸爸说:‘吃饭一定要吃个干净,每一粒米都不能浪费。”,这平淡的句子,修正一下:“爸爸俯下身子,意味深长地对我说:‘吃饭一定要吃个干干净净,每一粒米都来之不易。”加上爸爸的动作,神态,语言变得更传神了。第二,学生还需要掌握和灵活使用说明的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等),这是着重在写物方面的,有如:“左边长着一棵小叶榕,右边长着一棵鸡蛋花。”贫乏的描述,使得生物园死气沉沉的。我告诉他们,不妨加些方法吧!“左边的小叶榕正姿态挺拔地站在一旁,活像一位哨兵在站岗,右边的鸡蛋花则枝繁叶茂展示自己,犹如一位婀娜多姿的舞者。”学生需要树立创新的,发散的思维,老师要鼓励孩子去联系生活实际,多发想象,多去体会,多得感悟。

六年级主要关注适当的引用文献和综合运用的能力。这个时期,学生应该掌握了不少写作的技巧,问题是能否随心所欲地去运用。我的要求递增至环境描写,适当地引用学过的名言警句、诗词歌赋等,这些必须加插在自己的习作中,增强说服力。如学生写关于“民俗民风”的开头:“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广东人最注重的就是一日三餐,既要吃到美味,又要吃得健康。因此,饮早茶就成了广东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运用俗语、关联词语,四字词语等,写出来的句子铿锵有力。又如学生写道:“夜晚,云层盖住了月亮的笑脸,周围漆黑一片,身旁的大树‘沙沙作响,几声猫叫更让我心神不宁,我继续忐忑不安地走着,抓住本子的手本能地抓得更紧了。”环境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的综合运用,让文笔进一步流畅起来。

在每篇习作的初稿后,我就要求孩子自己去检查,看看各种技巧的使用量,不足的话就要添加或修改,日积月累下来,孩子们真的有不少的进步。

四、应该掌握的写作技巧

综上所述,我认为,小学生高年部的优秀习作,除了有严谨的写作结构,流畅的语言描述意外,就必定要适当地运用学过的各类词语,选择合适的修辞手法,灵活运用人物描写、环境描写、说明方法,高层次的还要会用对应的名言警句、诗词歌赋去充实自己的习作。这些都是实在的写作技巧。教师应该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地去指导学生。写作其实是语文所有知识的综合运用,学得好之余,还要用得好。

经过一系列实验后,再次面对学生、家长的同类问题“到底怎样才是一篇好的习作?”我就会回答:“请您找找,习作中除了将故事讲清楚,表达了真情实感以外,用上了写作技巧了吗?”希望我的这个小小的观点能够真正帮助学生,为其他的教师提供教学的思考点。

【作者单位:广州市海珠区金碧第一小学广东】

endprint

猜你喜欢
词语习作红色
容易混淆的词语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追忆红色浪漫
一枚词语一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