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课堂活起来

2014-08-07 14:10唐海侠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情景语文课堂探究

唐海侠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去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这些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提供了正确导向,真正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形式,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在教学中,我们要尽一切可能,学生的学习服务。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呢??

一、新课导入要“活”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个精巧而成功的导语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它能产生良好的课堂氛围,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导语的设计没有一定之规,总的说来,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来体现:一则笑话、一段故事、一个谜语、一次活动、一篇即兴演讲、一个特定情景、一场游戏等等。导语作为一节课的开头,设计得巧妙,往往会“一石激起千层浪”,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教师的教学方法要“活”

深入的实践研究证明,语文教学不应有僵化的程式,应讲求方式方法的灵活、创新。不同学段的学生有不同的年龄特点,不同的教学内容也有不同的教学要求,因此,教学方法应符合学生的特点与教材特色,利于激发情趣,利于实现教学目标。这一点已被广大的教师所认同。

1、利用活动增强课堂吸引力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动。在教学中,举办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活动,往往容易激发学生兴趣。例如:学习《晏子使楚》这篇课文时,我将课文内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分角色表演。表演后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评论表演优劣。“演员”和“观众”全都进入角色,在注意力十分集中而又异常兴奋的情绪中深入理解了课文。这样既为学生提供了显示表演和活动才能的机会和场地,又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悬念的运用

根据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还可通过设置悬念,来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悬念能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一种期待情境,产生学习兴趣和急于求知的紧迫心情。一个精彩而成功的悬念能达到“投石冲破井中天”的最佳教学境界,能紧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学得有滋有味。

3、创设教学情景,激发语文课堂趣味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会语文课堂的趣味,教师要善于创设情景,去吸引学生,调动形式的情感体现,从而引导学生进入情感。从情中品味。依据教材的特点,运用多种形式去的创设情景,激起学生学习的趣味。如:环境布置,营造情境;利用多媒体,渲染情景;借助图画,再现情景。

三、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要“活”

改变学习方式,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和灵魂之所在。教师角色、教学行为的转变都必须以此为前提。也只有真正改变了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才能更为主动、轻松、活跃、有效。因此,我们将改变学习方式作为小学语文课改实验的重中之重,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1、突出自主,让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在听课的过程中,不时会看到有的老师习惯上课讲得口干舌燥,自己累得筋疲力尽,学生听得昏昏沉沉,其结果是课堂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课堂上颠倒了“主次”关系。作为主体的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的“机器”,作为主导的教师只注重自己的想法,而不关注学生的表现,学生焉有不厌之理?因此,要解决课堂上的主次问题,就需要教师多问几个为什么:我这样设计,是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会怎样思考?会提出什么问题?同时,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景,渲染气氛,在轻松愉快中把学生带入文学的殿堂,于无痕中实现三纬目标。

2、体现合作,让学生的学习既个动又互动。

3、鼓励探究,让学生的学习白促动到能动。

从某种意义上讲,探究学习是自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高层次的自主学习,低年级学生能不能进行探究学习?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关键是探究的问题不宜过大,要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

四、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活”

“活”的语文课堂教学要讲究语言艺术,很好地运用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

1、有声语言

语文课堂教学语言,一要规范,教师要用普通话,切忌将方言、土语、口头禅带进课堂;二要有科学性,教师对问题的分析和认识要完整、严密,对所教内容要准确无误,切忌含糊其辞;三要富有美感,语文教师要适当选词,善于修辞,巧妙组合,口若悬河,出口成章;四,要抑扬顿挫,讲到哀痛处要用慢速降调,讲到激愤处要用快速升调,讲到一般叙述处则用中速平调。课堂上老师语言的运用要在规范的前提下“活”起来,要旁征博引,信手拈来;要浅唱低呤,“激昂处还它以激昂,委婉处还它以委婉”;一则笑话、一个故事、一句谚语……总之,课堂上教师要善于用“活”的语言,调节气氛,活跃课堂,优化教学,全面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

2、无声语言

无声语言是指教师的眼神、表情姿态、手势、动作等。教学中,教师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带着鲜明的感情色彩,学生置身于情感氛围中,不自觉地就会受到熏陶和感染。如讲“风吹草低见牛羊”一句时,教师加以手臂舒缓起伏动作和远视的眼神,将学生带入了一个广阔的天地中,使之意会到草原的无边无垠。

五、板书设计要“活”

内容上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形式上要整洁优美、要醒目;既要重视板书的造型,还要注意色彩的运用,要善于借助造型和色彩的变化,让板书充满生机和活力,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让语文课堂“活”起来,有利于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让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开动脑筋,采用多种多样折教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使语文课堂“活”起来吧。

【作者单位:宿迁市洋河实验小学江苏】

endprint

猜你喜欢
情景语文课堂探究
情景交际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