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应恰到好处

2014-08-07 05:14朱艳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数学

朱艳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让学生“触境生情”,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数学内容情感,让原本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良好的教学情境的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但是,在创设情境时也应做到因地制宜。

曾经听一位农村小学教师在上《小数乘法》课时,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同学们喜欢过年吗?(学生雀跃,答:喜欢)。大家都知道,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要买很多好吃的,老师也准备去北京买5只烤鸭,每只47.5元。请同学们帮老师算算,需要多少钱?

《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课堂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本人认为这位老师创设的情境,严重脱离了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试想有谁会花上几百元车费特意到北京去买几只烤鸭呢?而且大多数农村学生可能还从未听说过北京烤鸭有什么特别,值得千里迢迢跑一趟吗?这样学生很难进入到老师创设的情境中去。至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由于缺乏了解也只能奉命行事了,这违背了新课标的意图。

如今不少教师很重视课堂情境的创设,不论什么课,总想给学生一个惊喜,千方百计地创设一个情境,表面上看似新颖,而实际却产生了误导,多数老师没有注意到自己创设的情境质量如何,没有考虑过是否切合实际,学生是否可以接受,能否对学生起到帮助、引导的作用。单纯地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总认为:只要创设了情境,就能使学生产生兴趣,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而且一定学得好,教师的理念和教学方法就更新了。孰不知这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只是进入了情境创设的识区罢了。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生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况下学习新知识。从现代教学论的观点看,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设计学习的情境提供全面、清晰的有关信息,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但创设的教学情境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本身的规律,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智力因素,为学生创设思维的空间,让学生置身情境中,借助外界因素的刺激作用,主动地去尝试和探索问题。同时,教师创设的情境形式要多样化,例如: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游戏情境、故事情境、表演情境、操作情境等。4月份到市里听课,参赛教师大多数都会创设故事情境或游戏情境,其中有位教师创设的一个游戏环节让我记忆深刻。该教师的教学内容是四年级下册的《小学加减法》,在达标检测时她创设了一个开车的游戏,第一个数字先确定位置,把第二个数装在卡车上,让学生说车该停在哪个位置,生说停哪就停下来,让学生既体会了当司机的乐趣,同时也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生成过程,我相信,经过游戏后学生们已经懂了计算小数加减法的关键是小数点要对齐的道理。因此,创设的情境可以来源于生活,也可以来源于教材本身。

在创设时应注意考虑教学情境的真实性、有效性、思考性,趣味性等。只有让学生有了强烈的学习兴趣,才会自然萌发参与意识,就能顺利进入自主学习状态,积极探索。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我一开始就展示多媒体课件:小兔、小猴、小熊、小狗四只小动物骑上车轮分别是长方形、三角形、椭圆形、圆形的车子进行比赛,结果是骑圆形轮子的小狗获得了第一名。而骑其他几种形状车轮的小动物一路上上下颠簸样子非常滑稽可笑,由此提问这个比赛公平吗?学生兴致盎然,带着“车轮为什么要设计为圆形”的疑问,迫切地投入到新知的学习中去。然后在圆周长概念的建立过程中,可以不依赖于多媒体课件,我们不妨这样设计:出示实物圆形,并用红彩带绕圆一周,让红色的 “圆周长”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帮助学生成功地首次感知,形成鲜亮的表象。再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等活动深化认识。随后又可把红彩带从圆周上拉下,直观地让学生体会圆的一周拉直后是一条线段,可以求其长,渗透化曲为直的思想。而在探究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时,又可以用拉直的红彩带去量直径,证实圆周长确实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总之,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老师选择不同的表现手段和方式,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实践证明,创设“真诚”、“开放”、“真实”“有竞争”的数学课堂学习情境,符合课改的要求,能使“教”与“学”产生谐振效应,不仅给人以新颖奇异之感,而且使人深切地感受到数学的和谐美,能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还能有效地激起学生旺盛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毅力,它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成为灵性飞扬的磁场,能使学生身心获得和谐充分地发展。教师要根据教与学的实际需求创设各种情境,以“真实性”为前提条件,“数学味”为实质内容,“问题性” 为价值导向,而“自主性”为发展需求,结合四方面要求去创设情境,并对其进行优化组合,就能取得教与学的最佳效果了,让数学课更加原汁原味。

【作者单位:永丰县龙冈小学江西】

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数学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