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指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

2014-08-07 14:32周玉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意识交流科学

周玉

科学研究成果是众多人的智慧结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从小开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非常重要。科学课程标准也特别强调要把学生培养成“乐于与人合作”、“乐于合作与交流”的人。我们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往往会看到老师把学生组成4—6人一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但在实际教学中,这样的小组在老师的强烈呵斥下,并没有形成真正的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学生之间并没有有效的合作与交流,还是教师布置单一问题,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不能看其他同学的,也不准交流。并没有真正的合作与交流,有形式,无实际的分享,合作与提高。基于此,我对小学科学合作交流进行了课堂观察和思考。

一、组织建立科学合作小组,培养初步的合作观念与合作意识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习惯了以“我”为中心,唯我独尊,常用放大镜来看别人的缺点和自己的优点,这是他们走向社会、走向成功的主要障碍之一。在科学教学中如何建立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信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探讨、解决问题,这需要科学教师的组织与引导,并在学习过程中来培养。

建立合理的科学课小组是合作的基础。在科学课堂教学中,除了集体合作学习外,“小组合作”学习越来越引起老师们的重视和推崇。建立科学合作小组可根据班级人数确定,一般为4—6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相互尊重、充满友爱、充满互助和竞赛。学困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备受大家的关注和尊重,能得到较为自由的空间,有较多的发言机会和表现机会,一方面培养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又增强了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在教学活动中当学生思维出现困难时,意见发生分歧时,解决问题的方法发生冲突时,知识需要拓展时,都最好能安排小组讨论、交流合作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引导各小组合作与交流

在科学教学中小组同学之间发生着频繁的交流合作,合作实验、交流讨论等。如果小组成员目标不明确合作就很难取得成功。教师应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制定出小组活动具体目标,让他们明确目标,共同学习。

1、提出具体要求,明确具体目标。

对科学课中要研究的内容,教师应先对学生前科学概念进行分析和预测生成,选择最贴近学生生活的、能引起一定共鸣、常见的而富有科学内涵的内容作为研究对象,使科学启蒙阶段的学生认识到科学来源于生活,并在合作活动中懂得“我们现在所学的科学就可以应用到生活中去,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

有了研究主题,教师还应对研究方式、方法提出具体的要求和研究目标。如在教学《一天的食物》一课中“给食物分类”这个活动,就可以让学生合作讨论。在合作讨论之前,让学生对一天所吃食物进行调查,并整理后在小组内综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明确分类的标准是要把所分事物全部包括进去,不要有遗漏,不重复。这就是小组活动的目标。只有让学生明确了小组学习目标,让学生有目的的开展活动,才能在小组中进行有效的交流合作活动。使交流真正有效。

2、根据要求和目标指导小组进行合作学习。

小组研究目标明确后,指导小组进行学习分工和合作学习是学生合作意识培养的重点。在集体讨论时,教师就要指导小组长给组员明确各自的任务,安排记录人和发言人。引导各组员进行讨论,发言或提出不同意见,使学生在小组内做到人人有事做,人人有发言权,又能解决同一问题,完成同一目标和任务。在小组内可能有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可向其他组学习或请教。这就是小组与小组间的合作与学习,教师就更应提倡和鼓励了。但也要加强这方面的指导。

三、让合作小组体验成功与失败

1、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共享合作成果。

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拓宽学生思维,让学生学会与人分享研究成果,养成耐心倾听别人发言,尊重别人研究成果的学习习惯。同时,通过交流、汇报,进一步加强合作小组内部的团结,增强集体竞争意识,进而促进学生合作意识,从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和力量。让各小组汇报合作学习的成果,学生之间通过汇报促进其自我反省,在听取汇报中取长补短。

2、全面互动评价。

教师的正面评价将进一步刺激学生合作探究的欲望,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催化剂。在教学中,要对小组合作表现优秀的小组进行肯定,使小组学生产生集体荣誉感。更有利于提高小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有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除了老师的正面评价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正面评价。小组与小组间的正面评价也十分重要。它能激起学生向他人或他组学习的欲望,达到以点促面的作用。

教师的反面评价也十分重要,它能使学生在小组活动过程中看到不足,看到个体差异与集体间的关系,以促进小组间合作与交流的改进。学生与学生间、小组与小组间的反面评价能使学生看到同学间、小组间的差异,并在今后的活动中引起注意。也会进一步促进小组与小组间的合作与交流。

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使小学科学课堂更加活泼而有效,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教学中,我们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断让其体会合作的乐趣,让其喜欢合作学习,乐于合作。真正在合作中学到新知,并能用合作的意识引导其解决自身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也是我们教学的目标。是孩子将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作者单位:双流县教育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四川】

endprint

猜你喜欢
意识交流科学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科学拔牙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