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用工主体的施工企业应如何人性化的管理民工

2014-08-08 03:23陈海川陈少楠谢汉鸣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4年10期
关键词:季刊台账劳务

陈海川 陈少楠 谢汉鸣

(宿迁华夏建设(集团)工程有限公司,江苏 宿迁 223800)

1 农民工工资纠纷产生的原因

1.1 项目管理中的问题颇多,管理形式不规范

有些施工单位为了减少经济支出,减少管理人员,以包代管的现象十分突出。通常,农民工工资管理采取包清工的形式结算,各个班组的组长与施工单位商定工资标准,且由班组长进行最后的工资结算,由此农民工工资被盘剥的现象十分严重。更有甚者,施工单位的进度款拖欠、发生伤亡情况或者人工工资超出标准时,班组长为了减少经济损失,常会携款潜逃,致使农民工工资无法发放。

1.2 垫资、拖欠工程款现象屡见不鲜

公民工工资纠纷问题一般出现于拖欠工程款或垫资工程中。施工单位由于前期资金投入不足,农民工只能每月定量领取生活费,年末才能领走所有劳动款项。但是工程款年末未到位的现象屡见不鲜,所以农民工工资就难以兑现,由此造成拖欠工资的现象时有发生。…

1.3 农民工素质较低。从事建筑行业的农民工一般来自于偏远地区,大多没有接受正规教育,文化程度不高。由于生活环境和自身素质的限制,求职时困难颇多,再加上自身法律意识的淡薄,他们在进入建筑市场后无法有效的进行自我保护,所以导致矛盾纠纷不断。

1.4 农民工法律意识淡薄

农民工法律意识较为淡薄,且不受约束,所以在求职时未充分重视劳动合同的作用。而且由于自身散漫惯了,随意跳槽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用工市场的稳定,严重影响了施工质量,而且会延误工期。

1.5 农民工自身管理混乱

现在,农民工组建劳务队的现象十分普遍,他们一般由一人或几人领头,团结其它求职民工组成劳务队。这些劳务队分工明确,有些专门负责技术层面,有些专门负责联系客户。有时会承接多个工程合同,劳务队有权利分配工人到各个施工现场进行施工,当遇到资金周转困难时,他们会随意进行资金调配。一旦发生劳务纠纷,农民工的责任很难确定,由此加剧了管理部门的工作难度。

2 提高农民工工资管理水平的措施

2.1 规范劳动力市场,实现招工形式的优化

规范劳动力市场,实现招工形式的优化能从根本上保障农民工工资管理的有序性。施工单位要改变班组自行招工的形式,实行班组招用,施工单位要实行严格的登记、审查、批准程序,实现班组、施工单位和农民工共同签订合同。所以,施工单位要建立健全用工制度,配备专门的工程管理人员,对已签订就业合同的农民工要进行岗前培训,同时班组负责人要建立日常考勤制度。

2.2 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建立必要的用工台账和考勤台账

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时,除了保证合同内容的合法性,还要确保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要明确农民工的劳动时间、工作强度、薪资待遇、工作质量等,确保奖惩分明。完善农民工工资管理的有效措施是建立用工台账制度,及时准确收集农民工的各项信息。同时建立健全考勤台账,准确记录农民工的各项行为,确保各项纪录的公平公正,保证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维护农民工经济利益。由此可见,劳动合同的签订必须由专人进行管理,而考勤台账要交由班组负责人管理,确保审核的有效性。

2.3 多渠道保障农民工工资的落实情况

国家采取宏观调控策略,有效拉动了国内需求,同时加大了对建筑领域的投资,但是由于政策落实不到位,导致建设项目资金的暂时性缺短,加大了施工单位的经济压力,阻碍了开发性项目建设的实施。所以,工程项目从开标之日起,就必须保障各项资金的落实情况,中标以后,也要加强对农民工工资的监管,真正做到专款专用。

2.4 加大农民工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工素质

在工程施工阶段,施工单位应该重视农民工文化素质的提升,定期进行法律知识、文化知识、安全生产意识和劳动技能的培训,实现农民工专业素质的提升,丰富农民工的业余生活,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开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优化施工队伍,提高在建项目的质量,维护社会的安定和谐,减少劳动纠纷。

结语

提高建筑项目管理水平的关键就是加强对农工民工工资的管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市场也面临多种形势,由此加剧了农民工管理的难度,所以建筑行业应该加大农民工管理力度,与施工单位、施工企业共同合作,推动我国农民工工资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1]顾益康.关于广泛开展农民创业创新创富活动 加快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建议[A].农业开发与决策(2010年第1期总第85期)[C]. 2010.

[2]殷莉.基于马克思《资本论》产业结构理论的扩大就业现实思考[A].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暨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

[3]赵凤,东梅,周婷.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以宁夏为例[A].第十一届中国技术管理(2014`MOT)年会论文集[C].2014.

[4]邵敏,黄玖立.外资与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基于工业行业的经验研究[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1期[C].2010.

[5]史青青,费方域,朱微亮.人口红利与房地产收益率的无关性[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1期[C].2010.

[6]邢春冰,李实.中国城镇地区的组内工资差距:1995—2007[A]. 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1期[C].2010.

[7]陈祎,刘阳阳.劳动合同对于进城务工人员收入影响的有效性分析[A].经济学(季刊)第9卷第2期[C].2010.

[8]杨娟,Sylvie Demurger,李实.中国城镇不同所有制企业职工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A]. 经济学(季刊)第11卷第1期[C].2011.

猜你喜欢
季刊台账劳务
欢迎订购《思维与智慧》2022年季刊合订本
《国际设备工程与管理》(英文季刊)征稿启事
提升技能促进就业 打造“金堂焊工”劳务品牌
打造用好劳务品牌
《数学季刊》征稿简则
隐蔽型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分析
工作落实,一本台账起什么作用?
靖边规范基层党建工作台账
韩雪峰的“台账”
《同位素》(季刊)2015年征订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