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数据库建设中元数据选择研究*
——以徽州牌坊资源数据库为例

2014-08-08 06:43
关键词:概念模型牌坊数据结构

方 兴 林

(黄山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安徽 黄山 245041)

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地方特色文化的支撑,地方特色文化传承的经济基础离不开地方经济的发展,两者互为条件和前提。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数据库的建设,通过对现有的特色文化资源进行有序地梳理,一方面可以促使本地人能够清晰了解自身的文化资源及其优势,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起到对外宣传与展示作用,以此来吸引外来的投资,诸如文化旅游开发项目等。此外,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在保护濒危文化资源、促进文化资源共享等方面将积极发挥重大作用。

徽州,地处安徽省南部,古称歙州,又名新安,是徽商的发祥地,明清时期徽商称雄中国商界500余年,当时有“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之说。经济的繁荣必然带来文化的极大发展,在那段特定历史时期,在徽州地区逐渐形成了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即徽文化,目前徽文化已经成为中外学者重点研究的中华三大地域文化之一(另外两个分别是敦煌文化、藏文化)。徽文化的研究名目繁多,其中就涵盖有“徽州三绝”,即牌坊、祠堂和民居,尤以徽州古牌坊最为知名。牌坊作为徽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承载着徽州地区民族建筑艺术的精髓,也反映出古徽州地区人民深受程朱理学倡导的家族本位、男权至上、妇道伦理等儒家精神的熏陶和影响,基于此,徽州牌坊这一特殊建筑体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均具有非常大的价值和研究意义。徽州原有牌坊数量达1 000多座,由于自然因素作用,又经历过文革时期的浩劫,留存下来的仅有118座[1,2],目前也正面临着损毁和退化。为了能够更好地保存并传承徽州古牌坊艺术遗产,本文试图建设徽州牌坊资源数据库,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徽州牌坊资源数字化,并建设与之相关的各类专题资源库,使之能够更加方便地为学术研究服务。

徽州牌坊资源数据库建设内容主要是牌坊和与牌坊相关的各类资源的数字化,它是一项浩繁的系统工程,从技术到内容、从工具到环境,都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难题。目前国内还没有公认的通用标准规范,因此对各类资源的描述与揭示都无法统一,这必然给资源的交流与共享带来了诸多困难。基于此,必须采用统一的格式、标准和规范,才能保证徽州牌坊资源信息表达、筛选、存储、检索、传输的顺利进行;才能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才能方便分散在国内外的徽文化研究者更好的研究。为了达到徽州牌坊资源信息的统一描述和揭示,本文试图研究制定徽州牌坊资源元数据规范,以实现其无缝链接和知识管理。元数据简单地定义为“关于数据的数据”,即关于数据的内容、质量、状况和其他特性的信息描述[3,4]。徽州牌坊数字资源元数据是用来描述、揭示、组织与管理徽州牌坊及其相关资源数字信息的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为计算机及其网络系统的自动辨析、分解、提取和分析归纳所提供的一整套编码体系。

1 元数据设计原则

依据徽州牌坊资源数据库建设项目的建设内容和建设目标,项目元数据在设计上采用分层设计,以徽州牌坊为中心,建设与徽州牌坊相关联的所有信息的元数据标准。徽州牌坊元数据结构上采取了从总到分的嵌套式的关联数据模型,以徽州牌坊元数据为顶端元数据,以牌坊最初建设类别(即建设目的)为中层元数据,与牌坊相关的各种信息资源为底层元数据。三层元数据通过特定的元素关联起来,以达到信息汇聚及分析的目的。

1.1 概念模型

徽州牌坊资源数据库元数据规范合理性取决于其概念模型(Conceptual Models)的构建。概念模型是站在用户角度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抽象建模,它独立于计算机系统,不涉及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只是用来表述某个特定组织所关心的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构成。徽州牌坊资源数据库元数据概念模型涉及徽州牌坊以及与徽州牌坊相关的各类资源数据化信息,其元数据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徽州牌坊资源数据库元数据概念模型

图2 元数据总结构

1.2 元数据结构

徽州牌坊资源数据库各部分元数据结构如下:图2显示的是元数据总结构;图3显示的牌坊元数据结构和牌坊相关信息(包括图片信息、研究信息、人物信息)元数据结构。

图3 元数据结构

2 元数据定义

如前所述,徽州牌坊元数据元素包括徽州牌坊上层元数据、牌坊中层元数据以及与牌坊相关信息的下层元数据。

元数据规范元素定义与命名采用ISO/IEC11197标准进行规范描述,规定了元素的5个基本属性定义:名称、标识、定义、必备性、可重复性。元数据的元素定义方法如表1所示。

表1 元素定义方法

元数据规范主要元素包括徽州牌坊、牌坊、图片、研究信息、人物信息等五大类元素,每个元素均按照表1方法来定义和描述对象。例如对人物信息元数据结构中的3个元素进行定义如下:

姓 名生卒年人物事迹名称:姓名名称:生卒年名称:人物事迹标志:Title标志:Creation Date标志:Content定义:牌坊人物的姓名定义:牌坊人物的出生时间和死亡时间定义:牌坊人物的生平事迹必备性:必备必备性:必备必备性:必备可重复性:不可重复可重复性:可重复可重复性:不可重复

3 元数据实例

为了验证所选择的元数据对描述徽州牌坊信息的有效性,现以徽州牌坊中的“叶氏贞节木门坊”为例,具体描述该牌坊及其相关信息元数据著录范例,如表2所示。

表2 牌坊元数据规范描述实例

(续表2)

相关信息图片信息研究信息人物信息拍摄者略拍摄信息略处理信息略研究机构略研究者略研究文献略姓名江莱甫之妻叶氏生卒年不详人物事迹叶氏25岁丧夫守节。元末兵乱,携婆母躲避山中,侍奉周全,婆母寿高百岁,因念儿媳功德,力主建坊。外观尺寸间宽4.3 m,高6 m保护等级保存完好,政府尚未立项保护

通过表2中的数据显示,所选择的元数据基本全面地描述了牌坊信息,达到了研究牌坊的需要。

4 结 语

初步设计了徽州牌坊资源数据库的元数据描述规范,元数据描述规范是数据库高效运转、质量保证的基础。徽州牌坊资源数据的元数据规范的确定,将进一步促进徽州牌坊资源的开发、研究与利用。将目前留存的为数不多的徽州牌坊资源数字化、信息化,揭示它们的内容与特征,建构系统、规范、开放的文化资源数据库,既有利于专家、学者开展广泛地研究、有利于普通群众学习、传承,从而使徽州牌坊资源得到长期保存和保护、时代相承和传播。

参考文献:

[1] 罗刚.千古悲欢阅沧桑——徽州古牌坊[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

[2] 方兴林.徽州牌坊资源数据库建设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0(8):90-93

[3] 张立,龚健雅.地理空间元数据管理的研究与实现[J].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2000,25(2):127

[4] 李向,李小文,刘素红,等.基于元数据的小城镇信息化公共信息资源库建设关键技术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2(4):432-436

猜你喜欢
概念模型牌坊数据结构
丰碑与牌坊祥云县王家庄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数据结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讨
基于“认知提升”的体系作战指挥概念模型及装备发展需求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以《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为例
高职高专数据结构教学改革探讨
运城解州关帝庙牌坊掠影
白家牌坊
CDIO模式在民办院校数据结构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PSR概念模型的稀土资源安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