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采样法在电机温升测试系统中的应用*

2014-08-08 02:06张祯海迟长春邵士良练正兵
电机与控制应用 2014年1期
关键词:温升绕组学报

张祯海, 迟长春, 邵士良, 练正兵

(上海电机学院 电气学院,上海 200240)

0 引 言

温升是电机损耗与散热情况的量度,已成为评价电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对其测试非常重要。传统的电机温升测试是用传统的专用仪器测量,必须有读数、记录等人工参与才能完成。随着虚拟仪器的发展又出现了目前广泛采用的电机温升测试系统,即采用虚拟仪器技术,通过计算机与系统测量设备等硬件和软件的结合,对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处理、显示、打印及存储,实现对电机温升参数的智能采集和计算,具有结构简单、测试方便、打印报表等诸多优点。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硬件连接、软件执行、数据处理等各种故障的原因会造成方法误差、采样不同步误差、数据误差、舍入误差等各种各样的误差[1]。本文介绍测试系统中的数据采集系统,加入同步采样环节,提高了系统的测试精度和速度。

1 系统结构及测试原理

电机测试系统采用先进的虚拟仪器技术[2- 4],把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和仪器设备的硬件测量、控制能力结合在一起,通过软件实现对试验的控制和数据的运算、分析、处理、显示、打印及存储,使系统功能远远超过一般仪器的简单组合。

1.1 系统总体结构

本温升测试系统以计算机为控制中枢,主要由测功机、传感器、PLC处理器、程控电源、各电参量显示仪、PC机及打印机组成。所有的部件都设计为模块式组件,并可根据测试项目的具体要求进行选配,以给测试者提供最大可能的柔化性应用方案。图1为该系统总体结构图。

图1 系统总体结构图

系统工作时,电机运行时的各项数据经过数据采集系统、PLC、RS-232通信接口将数据传送到PC机中。PC机通过温升测试系统软件进行数据实时曲线显示、数据保存等,最后通过打印机打印数据,生成报表。

1.2 温升计算原理

电机的温升通常是通过测量其绕组的冷、热态电阻变化获得的。测电机各绕组温升采用电阻法,是利用绕组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的原理,根据电阻变化计算出温度变化的测温方式。电阻法测得的绕组温度是整个绕组的平均温度。

通常使用电解铜导线作电机绕组,在-50℃~ 150℃的范围内,各时刻冷、热态直流电阻R1和Rn与冷、热态温度t1和tn之间的关系为

(1)

从而可得温升算式为

(2)

数据采集系统通过采集各瞬时电压、电流,通过信号调理等处理后上传至PLC。根据采集到的电压、电流值计算出各瞬时电阻,然后软件通过式(1)、式(2)计算出各时间间隔的温升值。

2 同步采样数据采集系统

在以上介绍的电机测试软件中,数据采集系统是最核心的环节。数据采集是指将电压、电流等电量信号与温度、压力等非电量信号在测控现场的模拟量,进行采集、转换成数字量后,再对所读入的数据进行存储、显示或打印的过程。

采用均匀取样方式对周期信号进行数字化测量时,采样频率与信号基波频率之间存在整数倍关系,即采样时间间隔T0、被测交流信号周期Ts和1个周期内采样点数N之间满足关系式Ts=NT0的采样方式为同步采样法[5]。

2.1 总体结构

一个典型的数据采集系统(见图2)通常由传感器、信号调理、采样保持与A/D转换、微处理器及外围设备组成[6]。

图2 典型数据采集系统结构图

在典型的数据采集系统硬件结构上加入同步环节,即形成同步采样法的数据采集系统(见图3)。所谓积分环节,即为一整形电路。被测的电压或电流信号通过信号调理电路整形后,振荡器形成的脉冲将正弦波信号整成同频率的方波信号,利用上升沿到来时起动或停止采样,使得采样周期与被测信号周期严格同步[7]。

图3 同步采样法系统结构

2.2 软件算法

对交流量的测量可以看作是一种积分求均值的运算,例如电压有效值和功率的计算式为

(3)

(4)

式中:T——信号周期;

T0——积分起点。

不考虑开方或其他算术运算,并作变量化转换(令x=ωt):

(5)

2π——f(x)的周期;

x0——积分起点所对应的值。

如将宽为2π的积分区间x0,x0+2π等分为N段,均匀采样N个数据f(xi),i=1,2,3,…,N。可以证明,当N>M(M为f(x)最高谐波次数)时,有

(6)

这就是同步采样及其算法的理论基础。

但在实际采样过程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偏差采样周期不是2π,而是2π+Δ(Δ为周期偏差,其值可正可负,但必有Δ>-2π)。因此一般情况下,式(6)将不再成立,在|Δ|不太大的情况下,通过适当增加采样数据量和采用新的算法可获得对f(x)的高准确度估计。

在下面的推导中,认为被测信号f(x)处于稳态情况。

将宽为2π+Δ的积分区间x0,x0+2π+Δ等分为N段,均匀采样得N+1个数据f(xi),i=0,1,2,…,N,根据数值求积算式作如下定义的运算:

(7)

式中: 上标“1”表示第一次求积运算,ρi(i=i0,i0+1,…,i0+N)为对应求积算式所确定的权系数。可以看出,F1将是采样起点i0(实质是x0,x0=xi0)的函数。

如对信号连续采样n个周期(即适当增加采样数据),则在[x0,x0+n(2π+Δ)〗均匀采样nN+1个数据f(xi),i=0,1,2,…,nN,则可作n次迭代。

(8)

(9)

[k=1,2…,n;m=0,1,2…,(n-k)N]

可以证明,当f(x)的最高次谐波数为M,每周期采样点数N满足:

(10)

(11)

(12)

则:

(13)

实际测量时,只要估算出被测信号的最高次谐波次数M和最大周期偏差Δ,当采样点数满足式(11)时,就能保证迭代获得平均值的准确估计。

3 测量实例

基于以上同步采样的数据采集系统,现有一型号为YYL90L-4E的单相感应电动机,测得各数据结果如下。

未加入同步采样前,采用传统采样方法,测得该电机根据不同负载大小情况,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YYL90L4E系列单相感应电动机数据测试

从该表可看出,有效值的平均误差约3%,而功率的平均误差约5%,再加上其他影响,必然会对电机温升以及其他特性的测试带来很大的误差。而应用同步采样方法后,同一电机相同负载下测得的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加入同步采样法后电机数据测试

由表2数据明显可看出,将同步采样法应用到电机测试系统后,各种误差约0.5%,这样就大大减少了误差,并且提高了测试精度。因此,将同步采样法应用到电机测试系统的数据采集中很有必要,使得数据更可靠,更精确。

根据该测试系统,经测得该电机的各项性能参数如图4所示。

通过观测该感应电机在空载时5min的温升情况,得该电机的温升曲线如图5所示。

图4 YYL90L-4E单相感应电动机性能曲线

图5 YYL90L-4E单相感应电动机温升曲线

4 结 语

本文通过同步采样在数据采集系统中的软、硬件实现,应用到电机的温升测试系统,减少了误差,提高了数据采集效率和精度。该方法还可广泛用于各种交流电量的采集系统中。

【参考文献】

[1] 邢浩江,张东来.电力采集系统故障时刻精度的提高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1,31(16): 88-93.

[2] 李洁.微机控制电机综合测试系统[D].杭州: 浙江大学,2002.

[3] 马怀俭,雷旭,马永峰,等.电机测试系统集成方法的研究[J].中小型电机,2000,27(5): 42- 44.

[4] 王传艳.异步电机组温升测试系统设计研究[D].天津: 天津大学,2007.

[5] 李晓龙,白连平.电网电压高精度同步采样方法研究[J].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2012,27(5): 82-84.

[6] 文霞.信号采集电路的设计与实现[D].贵阳: 贵州大学,2007.

[7] 刘淑琴.电机测试中电压电流及功率的同步采样[J].同煤科技,2002(1): 8-10.

[8] 牛发亮,黄进.渐进信号瞬时功率提取及其在电机性能测试中的应用[J].电工技术学报,2006,21(4): 122-126.

[9] 张晓燕.信号采集中的同步采样法[J].山西建筑,2007,33(30): 205-206.

[10] 黎琼,陈文庆,温泉彻.通用数据采集系统的信号调理[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25(6): 119-123.

[11] 陈斌,张波,丘东元,等.电能质量监测系统数据高速采集和实时处理的协调化分析及应用[J].电网技术,2006,30(2): 91-96.

[12] 俞建峰,吕干云.基于PC和单片机的机电产品程控温度测试仪设计[J].江南大学学报,2010,9(3): 279-283.

[13] 张卫杰,候孝民.高速大容量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5,19(4): 51-55.

[14] YUAN S F DONG C H, WU J. Synchronous method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for distributed continuous data acquisition system[J〗. China, Dongnan Daxue Xuebao (Ziran Kexue Ban)/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11,41(1): 25-30.

[15] 黎琼,温泉彻,方大良.数据采集系统中通用信号调理电路的分析[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27(3): 130-133.

猜你喜欢
温升绕组学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电机温升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高速永磁电机转子风摩耗对温升的影响
致敬学报40年
LED照明光源的温升与散热分析
基于FPGA的双绕组无刷直流电机软件设计
基于AL1676的单绕组LED驱动电源设计
基于三步隐式Adams法的同步电机阻尼绕组电流计算
降低某核电650MW汽轮机盘车轴瓦温升
10KV配变绕组材质鉴别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