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养老并轨迈出改革第一步

2014-08-11 10:09郝演苏
经济 2014年7期
关键词:新农待遇养老保险

郝演苏

目前,我国已有15个省份建立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奠定了全国统一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开启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渐进式改革的第一步。

城乡养老并轨有助于破除二元结构。目前,由二元经济结构和二元社会结构形成的二元结构体系,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产生了负面影响,劳动生产率远高于农村的城市拥有更为优厚的资源,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则相应的资源更加短缺。城乡养老并轨,不仅避免了养老保险的效率损失,还促进了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是全面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良好开端。

城乡养老并轨有助于促进城镇化。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在于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城镇居民和农村人口养老体制的分割,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造成了劳动力农村剩余、城市短缺的局面。城乡养老并轨,实行一元化的养老保障制度,可以避免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导致的养老保险衔接问题,有助于破解由于“多轨制”导致的城镇化进程中的养老困局。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并轨,不仅有助于人口流动和人的城市化,还为我国两亿多农民工建立了更为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

城乡养老并轨有助于统一全国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目前,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已实现省级统筹,虽然各省份实施办法不同,但在缴费比例、待遇计发标准、领取条件等方面基本一致,相近的制度框架使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成为可能。相比之下,大部分地区的“新农保”和“城居保”实际统筹层次还停留在地市一级。由于“新农保”和“城居保”的有关支出主要来自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地方财政和集体补助微乎其微,这种资金来源结构减轻了城乡养老并轨对地方政府产生的影响,保证了“并轨”的平稳运行。

城乡养老并轨有助于提高农民养老保障水平。与城市相比,我国农村的老龄化速度更快,养老压力更大,依靠传统的土地养老、养儿防老很难满足农村老年人口的生活需求。所以,建立覆盖全体农民的养老保障制度显得尤为必要。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不论是缴费档次还是基础养老金待遇水平都要高于“新农保”,根据经济理论中的“棘轮效应”和“福利刚性”,实行城乡养老并轨必将缴费档次、待遇水平、管理运行等各项制度向“城居保”靠拢,这将缓解贫困人口中的“脆弱群体”。

城乡养老并轨有助于破解“碎片化”问题。养老保险的“过度分割”,不仅加大了管理成本,造成制度运行的效率损失,还导致了群体间养老待遇的差距,有失社会公平,其中,机关事业单位一直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保障模式,现也有改革的声音发出。

猜你喜欢
新农待遇养老保险
不讲待遇 不计得失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HAVAL F5 “帝王”般的待遇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退休后可以从职工养老保险转为居民养老保险吗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PAMPERED POULTRY 享受“高级待遇”的文昌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