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
教学“年、月、日”这部分内容时,如果在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课堂上,教师的一般做法是:由熟悉的节日引入课题,观察年历让学生回答已经设计好的问题,如:一年有几个月;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二月天数的特点等。教师由此做总结,出示月份歌,大家读读背背……这样牵着学生鼻子走的做法的确可以让认真听讲的学生学到年、月、日的知识,但对于不能积极参加课堂活动的学生来说,不跟着大家走就学不到东西。即使跟着教师学的学生,也只是听之任之,其思维是被禁锢在教师画的圈里的。
然而在“变教为学”的课堂上,学生可以根据学习单上一个个的任务,引领自己的学习。在独立思考之后,与小组内的同伴交流、思辨,并在展示的过程中,彼此讨论与互动。相关的问题一个接一个被提出,学生的思维被激发,真正做起了课堂上的主人。本节课基于“认识并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知道大、小月,平、闰年方面的知识”这一学习目标,希望学生经历观察、比较、交流的过程,发现年、月、日的相关知识。为此,笔者一共设计了四项任务:
任务一:在年历上圈出几个有特殊意义的日子,讲给小组同学听。
任务二:观察年历,填表格,再小组讨论,说说你们的发现和结论。
( )年
月份
天数
任务三:通过活动二,你能知道一年有多少天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写下你的想法。
任务四:对于年、月、日的知识,你还想研究些什么?
任务一的目的在于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心需求,即学习动机。学生的回答各式各样。有的说节日,有的说自己和父母生日,还有的说北京奥运会举办日期。最精彩的回答是一男生说:“今年的3月8日是马航失联的日子,新闻天天报道这件事情。”学生们不仅仅想到了传统节日、家人生日,更想到了时事新闻。教师顺势引导:“看来,日历记录了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们赶紧去发现日历中年、月、日的奥秘吧!”
任务二为学生提供了表格,主要为了引导学生观察月份以及对应天数的特点,也方便大家在展示交流过程中呈现观察发现到的内容。学生在填写表格时,教师进行巡视,并将学生的发现简单记录下来,以便有针对性地安排展示和进行适时地追问。
汇报展示过程中,学生们的发言丰富多彩,不仅交流了知识与方法,而且锻炼了表达能力,培养了相互倾听,互相尊重的意识和能力。
生1:我发现31天的月份可以归为一类,有:12月、10月、8月、7月、5月、3月、1月。还发现4月、6月、9月、11月它们分为一类,因为它们有30天。2月份自己是一类,因为它只有28天。
生2:我不同意你的意见,闰年的2月有29天。
生3:你说的没错,可是她写的是2014年的月份,2月就只有28天。
教师将学生的发现记录在黑板上。这时,学生又有补充。
生1:我还有个口诀交给大家,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腊就指12月。
生4:我继续给大家补充,我观察的是2012年的年历。2月生的要四年过一次生日。
生5:我发现大月和小月之间是相隔的。
生6:我给生4提个建议,并不是2月生的就是四年过一次生日,必须是2月29日生的才四年过一次生日呢。
生5:我还听说如果一个人是9月1日之后生的,就不能在当年上学,还得等一年;要是在9月1日之前生的就能上学。
生7:我还发现一个规律:31天的月是一、三、五、七,是单数,后面是八、十、十二,是双数。30天的四、六是双数,九、十一是单数。还剩二月最特殊。
师:有了同学们的这些发现,我们对大小月的了解更清楚了。谁还有补充?
生8:我觉得一月还可以叫正月。因为好多次春节都在一月。
师将不是本节课的知识“正月”写在了黑板上。
生9:我还有补充,2月份28天的时候这年就是平年,29天的时候这年就是闰年。
师板书:全年( )天。
生10:我还发现奥运会举办的年都是闰年。
师板书:奥运会。
生11:上一次奥运会是2012年,上上次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闰年就是四年一次。
生7:我发现这一年要是单数年,2月就是28天,双数年2月就是29天。
生12立刻举出反例:我不同意你的意见,今年2014年就是双数年,但是2月份还是28天。闰年是4年一次的。
教师适时总结:在任务二中,我们通过观察年历,认识了大月、小月以及特殊的2月。请同学们自己说一说。
在大家进行巩固练习的时候,有个学生举手,他发现了同桌活动单上的问题,教师将他的活动单向大家展示出来,同学们发现他的表格每个月份的天数不是28天就是29天。大家十分好奇,于是教师拿过他所观察的年历。大家一起观察,很快发现了根源所在。
生12:他观察的年历比如7月份写到29天之后,不够地方了,就写到左上角了,他全都没看见。
师:看来,是年历印刷的问题啊!同学们又学了一招,要把年历看全面。
整个任务二从学生的展示汇报,到提出疑问,再到相互完善大约进行了15分钟,这期间教师没有过多地讲解,只是根据学生的发言和补充进行适当的追问和总结,对于学生提出的不是本节课重点解决的问题,将关键字记录在黑板上,提示学生下课去研究。不同于传统教学中教师和个别学生的单一互动,变教为学的课堂是在生生互动中,实现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尽管学生的表达不够精练,解决问题中也会绕一些弯路,但它的确培养了学生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宝贵精神,发散了数学思维,锻炼了表达能力,实现了数学课堂上的育人功能。
任务三首先为学生播放了介绍地球自转公转的小视频,实现了设计活动时,学科知识的关联性,同时引发学生思考,一年到底有多少天?在任务二中,也有学生提到了全年的天数,而在任务三中由学生自己通过计算进行了检验,则更加深了学生对全年天数的认识。endprint
学生在进行任务三的过程中,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是23小时56分4秒,可是一天为什么是24小时?教师将“自转”一词写在黑板上,说:“谢谢你发现了这个问题,爱思考的孩子。我们先解决任务三,这个问题留着课下思考。”这就是变教为学课堂中的可贵之处,学生并不只是围绕着教师交代的问题来思考,而是有了更多发散的思维,当思维被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满是灵动的发现,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也大大增强了。
任务四的设计,不同于以往课堂结束后的谈收获,让学生照着黑板念板书。而是让学生在课堂伊始,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在课堂即将结束后,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促使学生课下有更多的动力去思考、去钻研。通过学生所提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也能够从侧面体现出本节课学生学会了哪些,感兴趣的是哪些,不足之处在哪里。
生1:各个月的英文怎么说?
立刻,半个班的同学一起用英文从一月数到了十二月。课堂气氛欢快而活泼起来。
生2:我补充,有些日历上就标明了这些英文。
师评价:你真会学习,发现了年历上更多的信息。
生3:为什么四年才有一个闰年,而不是一年、两年、三年一个闰年?
师评价:问得好,我们不能光知道结果,还得知道原因是什么!我给个提示,四年一闰和地球公转的时间是365天5时48分46秒有关系,你可以下课后自己去找找答案。
生4:二月份为什么一开始有28天,闰年就是29天?
生5:我知道一个古代的故事,能给你解答。古希腊传说,一个皇上生日在七月,为了让人重视他的生日就让七月变成31天,于是就把二月的30天减去一天,后来又有一个皇上生日在8月份,也想让人重视他的生日,把8月变成31天,就又把二月份减去一天,二月份就剩28天了。
听了他的故事,大家点点头,向他投去佩服的目光,真是见多识广啊!
接下来的学生受到了前面学生的启发,提出:为什么一年有12个月份?为什么一天有24个小时,不是25个小时?日期怎么会有阴历和阳历……课堂在大家的问题中走向了尾声。
无论学生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教师都应积极地给予肯定。教师也无须担心学生提出自己不会的问题,因为不管教师会或不会,都不能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平庸的教师奉送真理,优秀的教师鼓舞人发现真理。变教为学的课堂中,教师的职责便是启发学生,激励学生不断思考,在思考中丰富自己的知识,从而真正实现全面育人的目的。
(北京小学丰台万年花城分校 10007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