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材分析

2014-08-14 02:25徐维娟
地理教育 2014年8期
关键词:太阳活动太阳辐射正文

徐维娟

一、课标解读

“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是《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必修1中“宇宙中的地球”的四条“标准”之一,是“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这条标准的延伸,以太阳为案例,说明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本条“标准”主要关注的是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两个方面。

把握本条“标准”,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虽然关注重点不是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本身,而是它们对地球的影响,但也需要明确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的主要特征和基本规律。第二,“影响”应从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两方面来谈。第三,要辩证地看待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从一般意义上说,太阳辐射的影响是有利的,太阳活动的影响是不利的;更进一步分析,太阳辐射也有不利的影响(如过多的紫外线辐射),太阳活动也有有利的影响(如尚在研究中的太阳活动对气候等方面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1)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是继学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后,拉小研究尺度,以太阳为案例进一步说明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阐述太阳与地球间的关系,分析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地球所产生的影响,是上一节内容的延伸,所阐述知识是必修1的基础,对后面学习影响很大,教师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主要包括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两个方面。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为地球提供能量: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丰富的光热资源;它经过光合作用使植物产生大量氧气;它是气候形成的基本因素;它又是风能、水能与生物能等能量之源泉。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则是通过太阳活动的标志加以说明:太阳活动对地球大气运动产生影响,其周期使地球气候波动也呈现相应的周期性;太阳活动会扰动地球磁场而产生“磁暴”现象;它会骚扰地球电离层而中断无线电短波通讯;它还能引起地球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

为地球提供能量:由一段正文、三幅(组)图、一个阅读材料和一组“活动”组成,介绍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是本节内容的第一个重点。教材用正文首先点明太阳的物质构成及太阳辐射的概念,自然切入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介绍。接着,教材用“太阳为地球提供能量”(图1.7)这个图组,以图文结合的方式从不同角度让学生领悟太阳“为地球提供大部分能量、维持四大圈层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决定地理环境基本特征”的巨大作用。阅读材料“太阳能量的来源”解释了太阳能量的来源,开阔学生视野。教材以“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图(图1.8)和“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的差异”图(图1.9)为依托,通过“活动”的四个小题,分析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分布规律以及太阳辐射与生物量的相关性,认识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地理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逻辑关系,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太阳活动影响地球:由五段正文、四幅图、一组“活动”和一个案例组成,介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是本节内容的另一个重点,也是本节内容的难点。教材利用第一段正文结合“太阳大气层的结构”图(图1.10)介绍太阳大气层的结构,利用第二段正文辅以“太阳黑子”(图1.11)和“太阳耀斑”(图1.12)两幅图介绍两种最重要的太阳活动——太阳黑子和太阳耀斑,利用第三段正文点明太阳黑子、耀斑活动的同步性和整体性,利用第四段正文说明太阳活动对地球带来的影响,利用第五段正文简述人类研究应对太阳活动的历史与措施。教材以“太阳黑子数的变化”图组(图1.13)为依托,通过“活动”的三个小题来说明太阳活动的规律性,而通过案例1“太阳风暴袭击地球”来认识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具体影响。

本节知识网络如图1。

三、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联系实际,理解太阳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总结太阳辐射对地球环境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运用太阳大气层结构图,认识太阳大气分层以及各层特点;运用资料,掌握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主要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体会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通过图像资料的形象展示,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养成运用多种媒介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现象,从生活中发生的地理现象去学习、分析的能力;正确认识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和发展观;正确认识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影响,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四、图表利用

本节图表系统形式多样,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各类图表达7幅(见表1),对探究理解正文、形成地理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灵活使用。

五、教学建议

1.为地球提供能量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是本目内容的教学重点,可以联系生产生活的实例,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举例,感性认识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是提供光热和能量(包括物质运动所需的能量、人类生产和生活用到的能量)。对于矿物燃料的形成与太阳能的关系,要突出矿物能源是不可再生资源,而直接利用太阳能既环保又可永续使用。要形象描述水体运动、大气运动与太阳辐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太阳辐射是地球上自然物质运动的动力。在讨论发散的基础上归纳,应关注现象本身,不必涉及难、深的科学知识。

教学中,可首先引导学生读第一段正文,了解大气的成分及太阳辐射的概念,结合阅读材料“太阳能量的来源”了解太阳能量的来源,为认识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做好铺垫。第二,结合图1.7中四个例子,从直接和间接两方面说明太阳辐射的重要影响。在运用图1.7时,引导学生认识:前两幅表示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既有直接影响,又有间接影响;后两幅表示太阳是人们生产生活主要能源,既有直接能源又有间接能源。四个例子不宜展开讲解,否则涉及较深内容,学生不易理解。读图1.8时,要引导学生注意纵坐标和横坐标代表的地理要素,然后根据柱状的高低总结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特点;读图1.9时,首先注意两种景观的生物量差异,其次注意景观分布的不同,最后结合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特点,分析太阳辐射量与生物量的对应关系。

2.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本目主要阐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作为本节教学的另一个重点,由于学生对其缺少感性认识和相关物理知识储备,是本节教学难点所在。因此,建议教师不宜过多涉及发生机制,应通过深入浅出地打比方,重在说明现象,强调太阳活动的整体性,说明太阳活动的未知性。

对于本目的教学,可首先让学生阅读第一段正文和图1.10了解太阳大气的结构和特点,为认识太阳活动的类型做好铺垫。其中利用图1.10判读太阳大气的三个层次,可根据三层的内外关系或各层的厚度来判读,但应注意这里所说的太阳大气结构不包括太阳内部结构,只是太阳外部大气的分层情况。第二,利用第二段正文结合图1.11和图1.12了解太阳活动的类型及出现的太阳大气层次,知道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第三,进行“活动”内容探究,对相关曲线图作趋势性和周期性分析,探讨太阳黑子的变化,认识太阳黑子的11年活动周期,掌握科学分析的基本方法,体现循序渐进的思考过程。第四,利用第三段正文,了解黑子和耀斑等太阳活动同步变化的特点,认识太阳活动的整体性。第五,利用第四段正文结合案例1“太阳风暴影响地球”,认识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这部分内容过于单薄,案例偏少,可结合其它版本教材的案例,从地球磁场、地球电离层和气候异常等方面归纳。如气候周期变化与太阳活动有相关关系,可结合中图版教材P11“太阳黑子活动与年降水量变化”图(图1-2-1)或鲁教版教材P7“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与年降水量变化周期的相关性”图(图1-1-15)来说明。最后,利用第五段正文,了解人类对太阳黑子等太阳活动的研究状况。endprint

一、课标解读

“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是《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必修1中“宇宙中的地球”的四条“标准”之一,是“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这条标准的延伸,以太阳为案例,说明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本条“标准”主要关注的是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两个方面。

把握本条“标准”,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虽然关注重点不是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本身,而是它们对地球的影响,但也需要明确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的主要特征和基本规律。第二,“影响”应从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两方面来谈。第三,要辩证地看待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从一般意义上说,太阳辐射的影响是有利的,太阳活动的影响是不利的;更进一步分析,太阳辐射也有不利的影响(如过多的紫外线辐射),太阳活动也有有利的影响(如尚在研究中的太阳活动对气候等方面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1)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是继学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后,拉小研究尺度,以太阳为案例进一步说明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阐述太阳与地球间的关系,分析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地球所产生的影响,是上一节内容的延伸,所阐述知识是必修1的基础,对后面学习影响很大,教师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主要包括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两个方面。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为地球提供能量: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丰富的光热资源;它经过光合作用使植物产生大量氧气;它是气候形成的基本因素;它又是风能、水能与生物能等能量之源泉。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则是通过太阳活动的标志加以说明:太阳活动对地球大气运动产生影响,其周期使地球气候波动也呈现相应的周期性;太阳活动会扰动地球磁场而产生“磁暴”现象;它会骚扰地球电离层而中断无线电短波通讯;它还能引起地球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

为地球提供能量:由一段正文、三幅(组)图、一个阅读材料和一组“活动”组成,介绍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是本节内容的第一个重点。教材用正文首先点明太阳的物质构成及太阳辐射的概念,自然切入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介绍。接着,教材用“太阳为地球提供能量”(图1.7)这个图组,以图文结合的方式从不同角度让学生领悟太阳“为地球提供大部分能量、维持四大圈层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决定地理环境基本特征”的巨大作用。阅读材料“太阳能量的来源”解释了太阳能量的来源,开阔学生视野。教材以“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图(图1.8)和“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的差异”图(图1.9)为依托,通过“活动”的四个小题,分析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分布规律以及太阳辐射与生物量的相关性,认识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地理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逻辑关系,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太阳活动影响地球:由五段正文、四幅图、一组“活动”和一个案例组成,介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是本节内容的另一个重点,也是本节内容的难点。教材利用第一段正文结合“太阳大气层的结构”图(图1.10)介绍太阳大气层的结构,利用第二段正文辅以“太阳黑子”(图1.11)和“太阳耀斑”(图1.12)两幅图介绍两种最重要的太阳活动——太阳黑子和太阳耀斑,利用第三段正文点明太阳黑子、耀斑活动的同步性和整体性,利用第四段正文说明太阳活动对地球带来的影响,利用第五段正文简述人类研究应对太阳活动的历史与措施。教材以“太阳黑子数的变化”图组(图1.13)为依托,通过“活动”的三个小题来说明太阳活动的规律性,而通过案例1“太阳风暴袭击地球”来认识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具体影响。

本节知识网络如图1。

三、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联系实际,理解太阳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总结太阳辐射对地球环境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运用太阳大气层结构图,认识太阳大气分层以及各层特点;运用资料,掌握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主要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体会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通过图像资料的形象展示,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养成运用多种媒介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现象,从生活中发生的地理现象去学习、分析的能力;正确认识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和发展观;正确认识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影响,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四、图表利用

本节图表系统形式多样,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各类图表达7幅(见表1),对探究理解正文、形成地理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灵活使用。

五、教学建议

1.为地球提供能量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是本目内容的教学重点,可以联系生产生活的实例,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举例,感性认识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是提供光热和能量(包括物质运动所需的能量、人类生产和生活用到的能量)。对于矿物燃料的形成与太阳能的关系,要突出矿物能源是不可再生资源,而直接利用太阳能既环保又可永续使用。要形象描述水体运动、大气运动与太阳辐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太阳辐射是地球上自然物质运动的动力。在讨论发散的基础上归纳,应关注现象本身,不必涉及难、深的科学知识。

教学中,可首先引导学生读第一段正文,了解大气的成分及太阳辐射的概念,结合阅读材料“太阳能量的来源”了解太阳能量的来源,为认识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做好铺垫。第二,结合图1.7中四个例子,从直接和间接两方面说明太阳辐射的重要影响。在运用图1.7时,引导学生认识:前两幅表示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既有直接影响,又有间接影响;后两幅表示太阳是人们生产生活主要能源,既有直接能源又有间接能源。四个例子不宜展开讲解,否则涉及较深内容,学生不易理解。读图1.8时,要引导学生注意纵坐标和横坐标代表的地理要素,然后根据柱状的高低总结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特点;读图1.9时,首先注意两种景观的生物量差异,其次注意景观分布的不同,最后结合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特点,分析太阳辐射量与生物量的对应关系。

2.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本目主要阐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作为本节教学的另一个重点,由于学生对其缺少感性认识和相关物理知识储备,是本节教学难点所在。因此,建议教师不宜过多涉及发生机制,应通过深入浅出地打比方,重在说明现象,强调太阳活动的整体性,说明太阳活动的未知性。

对于本目的教学,可首先让学生阅读第一段正文和图1.10了解太阳大气的结构和特点,为认识太阳活动的类型做好铺垫。其中利用图1.10判读太阳大气的三个层次,可根据三层的内外关系或各层的厚度来判读,但应注意这里所说的太阳大气结构不包括太阳内部结构,只是太阳外部大气的分层情况。第二,利用第二段正文结合图1.11和图1.12了解太阳活动的类型及出现的太阳大气层次,知道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第三,进行“活动”内容探究,对相关曲线图作趋势性和周期性分析,探讨太阳黑子的变化,认识太阳黑子的11年活动周期,掌握科学分析的基本方法,体现循序渐进的思考过程。第四,利用第三段正文,了解黑子和耀斑等太阳活动同步变化的特点,认识太阳活动的整体性。第五,利用第四段正文结合案例1“太阳风暴影响地球”,认识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这部分内容过于单薄,案例偏少,可结合其它版本教材的案例,从地球磁场、地球电离层和气候异常等方面归纳。如气候周期变化与太阳活动有相关关系,可结合中图版教材P11“太阳黑子活动与年降水量变化”图(图1-2-1)或鲁教版教材P7“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与年降水量变化周期的相关性”图(图1-1-15)来说明。最后,利用第五段正文,了解人类对太阳黑子等太阳活动的研究状况。endprint

一、课标解读

“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是《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必修1中“宇宙中的地球”的四条“标准”之一,是“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这条标准的延伸,以太阳为案例,说明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本条“标准”主要关注的是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两个方面。

把握本条“标准”,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虽然关注重点不是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本身,而是它们对地球的影响,但也需要明确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的主要特征和基本规律。第二,“影响”应从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两方面来谈。第三,要辩证地看待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从一般意义上说,太阳辐射的影响是有利的,太阳活动的影响是不利的;更进一步分析,太阳辐射也有不利的影响(如过多的紫外线辐射),太阳活动也有有利的影响(如尚在研究中的太阳活动对气候等方面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1)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是继学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后,拉小研究尺度,以太阳为案例进一步说明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阐述太阳与地球间的关系,分析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地球所产生的影响,是上一节内容的延伸,所阐述知识是必修1的基础,对后面学习影响很大,教师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主要包括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两个方面。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为地球提供能量: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丰富的光热资源;它经过光合作用使植物产生大量氧气;它是气候形成的基本因素;它又是风能、水能与生物能等能量之源泉。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则是通过太阳活动的标志加以说明:太阳活动对地球大气运动产生影响,其周期使地球气候波动也呈现相应的周期性;太阳活动会扰动地球磁场而产生“磁暴”现象;它会骚扰地球电离层而中断无线电短波通讯;它还能引起地球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

为地球提供能量:由一段正文、三幅(组)图、一个阅读材料和一组“活动”组成,介绍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是本节内容的第一个重点。教材用正文首先点明太阳的物质构成及太阳辐射的概念,自然切入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介绍。接着,教材用“太阳为地球提供能量”(图1.7)这个图组,以图文结合的方式从不同角度让学生领悟太阳“为地球提供大部分能量、维持四大圈层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决定地理环境基本特征”的巨大作用。阅读材料“太阳能量的来源”解释了太阳能量的来源,开阔学生视野。教材以“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图(图1.8)和“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的差异”图(图1.9)为依托,通过“活动”的四个小题,分析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分布规律以及太阳辐射与生物量的相关性,认识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地理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逻辑关系,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太阳活动影响地球:由五段正文、四幅图、一组“活动”和一个案例组成,介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是本节内容的另一个重点,也是本节内容的难点。教材利用第一段正文结合“太阳大气层的结构”图(图1.10)介绍太阳大气层的结构,利用第二段正文辅以“太阳黑子”(图1.11)和“太阳耀斑”(图1.12)两幅图介绍两种最重要的太阳活动——太阳黑子和太阳耀斑,利用第三段正文点明太阳黑子、耀斑活动的同步性和整体性,利用第四段正文说明太阳活动对地球带来的影响,利用第五段正文简述人类研究应对太阳活动的历史与措施。教材以“太阳黑子数的变化”图组(图1.13)为依托,通过“活动”的三个小题来说明太阳活动的规律性,而通过案例1“太阳风暴袭击地球”来认识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具体影响。

本节知识网络如图1。

三、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联系实际,理解太阳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总结太阳辐射对地球环境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运用太阳大气层结构图,认识太阳大气分层以及各层特点;运用资料,掌握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主要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体会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通过图像资料的形象展示,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养成运用多种媒介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现象,从生活中发生的地理现象去学习、分析的能力;正确认识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和发展观;正确认识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影响,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四、图表利用

本节图表系统形式多样,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各类图表达7幅(见表1),对探究理解正文、形成地理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灵活使用。

五、教学建议

1.为地球提供能量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是本目内容的教学重点,可以联系生产生活的实例,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举例,感性认识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是提供光热和能量(包括物质运动所需的能量、人类生产和生活用到的能量)。对于矿物燃料的形成与太阳能的关系,要突出矿物能源是不可再生资源,而直接利用太阳能既环保又可永续使用。要形象描述水体运动、大气运动与太阳辐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太阳辐射是地球上自然物质运动的动力。在讨论发散的基础上归纳,应关注现象本身,不必涉及难、深的科学知识。

教学中,可首先引导学生读第一段正文,了解大气的成分及太阳辐射的概念,结合阅读材料“太阳能量的来源”了解太阳能量的来源,为认识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做好铺垫。第二,结合图1.7中四个例子,从直接和间接两方面说明太阳辐射的重要影响。在运用图1.7时,引导学生认识:前两幅表示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既有直接影响,又有间接影响;后两幅表示太阳是人们生产生活主要能源,既有直接能源又有间接能源。四个例子不宜展开讲解,否则涉及较深内容,学生不易理解。读图1.8时,要引导学生注意纵坐标和横坐标代表的地理要素,然后根据柱状的高低总结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特点;读图1.9时,首先注意两种景观的生物量差异,其次注意景观分布的不同,最后结合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特点,分析太阳辐射量与生物量的对应关系。

2.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本目主要阐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作为本节教学的另一个重点,由于学生对其缺少感性认识和相关物理知识储备,是本节教学难点所在。因此,建议教师不宜过多涉及发生机制,应通过深入浅出地打比方,重在说明现象,强调太阳活动的整体性,说明太阳活动的未知性。

对于本目的教学,可首先让学生阅读第一段正文和图1.10了解太阳大气的结构和特点,为认识太阳活动的类型做好铺垫。其中利用图1.10判读太阳大气的三个层次,可根据三层的内外关系或各层的厚度来判读,但应注意这里所说的太阳大气结构不包括太阳内部结构,只是太阳外部大气的分层情况。第二,利用第二段正文结合图1.11和图1.12了解太阳活动的类型及出现的太阳大气层次,知道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第三,进行“活动”内容探究,对相关曲线图作趋势性和周期性分析,探讨太阳黑子的变化,认识太阳黑子的11年活动周期,掌握科学分析的基本方法,体现循序渐进的思考过程。第四,利用第三段正文,了解黑子和耀斑等太阳活动同步变化的特点,认识太阳活动的整体性。第五,利用第四段正文结合案例1“太阳风暴影响地球”,认识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这部分内容过于单薄,案例偏少,可结合其它版本教材的案例,从地球磁场、地球电离层和气候异常等方面归纳。如气候周期变化与太阳活动有相关关系,可结合中图版教材P11“太阳黑子活动与年降水量变化”图(图1-2-1)或鲁教版教材P7“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与年降水量变化周期的相关性”图(图1-1-15)来说明。最后,利用第五段正文,了解人类对太阳黑子等太阳活动的研究状况。endprint

猜你喜欢
太阳活动太阳辐射正文
科学家警告称太阳将在2030年“休眠”
阳光照射下汽车内部件温度的数学模型
医学生毕业论文现况分析
“120°E 子午链上空电离层响应和应用模式”一般性科技报告
课题研究成果的提炼与表述
汽车乘员舱内温度场的数值仿真及试验研究
巨型射电望远镜结构日照非均匀温度场特性
户口本
中国雕塑精神的凸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