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子黄时雨——论说黄梅戏

2014-08-15 00:42太清华
戏剧之家 2014年12期
关键词:剧种黄梅戏脸谱

陈 刚,太清华

(1.吉林艺术学院 戏剧影视学院表演系,吉林 长春 130021;2.吉林艺术学院 戏剧影视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1)

黄梅戏作为我国五大剧种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起源于唐代黄梅采茶歌,发展至元明时期,逐渐有了地方戏曲的雏形。随着这种大多数人都能欣赏的艺术的传播,至19世纪中叶,它终于成为一个完整而成熟的剧种。以安徽安庆为中心,向全国各地蔓延它的优雅与画意。黄梅戏是安徽省重要的文化资源。它以优美的唱腔、鲜活的人物、灵动的表演和通俗的故事情节,赢得了人们的关注,在中国戏曲舞台上占据重要的地位。黄梅戏是一种南方戏曲,又起源于采茶歌。我们可以想见,蒙蒙细雨或是阳光和煦的春日,一群挎着篮子的姑娘,正是豆蔻年华,指尖在清香的茶叶间翻飞,启唇便是莺莺燕语,喉头里流淌着轻快悦耳的采茶调,茶园里想必弥漫着一股浓浓的“梅子黄时雨”的诗情。发展到今日,虽然它大多数时候是呈现在戏台上,而且内容更加多样化,形式更为丰富,然而那股与生俱来的活泼与诗意,却不减反增。越来越成为大家喜闻乐见的一种戏曲。

一、黄梅戏的内容之美

黄梅戏所咏唱的内容,因它起源于民间,起初基本都是演唱一些民间的小故事。如黄梅戏泰斗严凤英的成名作《小辞店》,讲述的就是小人物的小故事。观众们能深切地感受到自身生活经验在戏中的影子,这即是源于现实而高于现实的一种表现。同时,对大家耳熟能详的民间神话故事,黄梅戏也常常演绎。如《天仙配》,讲述的就是千百年来经久不绝的鹊桥相会的故事。牛郎织女的爱情流传甚广,黄梅戏走进大江南北,传入千家万户,也就是凭着这出可歌可泣的爱情戏。

当然,还有一些民间故事,他们没有发生在市井小民的身边,却在他们身边传闻,这些让人津津乐道的传奇故事,自然也受到了黄梅戏演员们的青睐,他们把唱词雅化,用圆润的唱腔,优美的身段把这些故事呈现在观者的眼前。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女驸马》,一个传奇女子,为救自己的丈夫,冒死男扮女装,参加科举,最后却被钦点驸马。幸好得遇明君,成全了冯素贞与李郎的一段姻缘,成为千古佳话。而这出黄梅戏也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里面唱词优美,得文人所喜,又得大众所爱,真正让黄梅戏成为一门雅俗共赏的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审美趣味的转变以及和京剧、昆曲、越剧等曲种的交流与借鉴,黄梅戏的内容也开始多样化,比如昆曲中的经典剧目《牡丹亭》《桃花扇》,越剧中的《红楼梦》,京剧中的《白蛇传》,这些极为雅致又脍炙人口的戏目也开始被排成黄梅戏。还有一些讴歌革命烈士的现代黄梅戏,如《半个月亮》等也都为黄梅戏演员所关注,所排演。内容的丰富,为黄梅戏戏迷们提供了既营养又诗意的视觉与听觉的盛宴。

二、黄梅戏的形式之美

一种真正的艺术形式,懂它的人,更多地会去关注其内在,关注更为实质性的东西,不致于使一种美成为花架子,然而戏曲更大的魅力却恰恰在于它的形式美。京剧中讲究“唱念做打”,每一种都必须完美,才能称一个艺术家,一出戏是成功的。黄梅戏也不例外。京剧中的脸谱是一门极高的艺术,不仅每种脸谱直观地代表了每种角色的性格,命运,而且不同艺术家的手中勾勒出来的相同角色的脸谱也是有着些许差别的,这种华丽的美,是一些地方剧种不能有的,黄梅戏便是如此。人物出场会上妆,但基本不会勾勒脸谱,不过人物并未因此而减色,反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美。这种美,和京剧相比,简单大方,却是毫不逊色。

另外,从衣着和头饰上讲,黄梅戏也简单得许多。以亮色为主,多见百褶裙,荷叶裙,多戴钗,以绳系发,自然垂直。带着南方的“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的俏皮、朴素与典雅,这是其他剧种所不能及的。旦角往往带着“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的矜持与淡雅。生角与京剧中的角色相比,书生气少了些,生活气息却多了几分。即使是那些饱读诗书的书生,也往往带着一种憨态。相对而言,也较为勤劳朴实,偶尔还会带着些许幽默。如,《天仙配》中的青年董永,就带着一种稚拙可爱。这可能与它的起源与受众群体有关,不管什么角色,都与生俱来一种扑面而来的清荷气息,这或许是黄梅戏能傲然独立的一个原因。

综上所述,黄梅戏有着它独有的形式美与内容美,同时它一方面保持着自己独有的南方气息,朴素大方,又典雅有诗情,另一方面在发展过程中,与其它剧种互相借鉴,使自己的发展道路越走越宽,越走越长。

[1]夏玢.地理环境对黄梅戏影响的初步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6(2):107-110.

[2]何金海,钮隽.京剧武戏漫谈[J].戏曲艺术,1984(1):18-22.

猜你喜欢
剧种黄梅戏脸谱
黄梅戏《中国梦》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中国戏曲剧种剧种全集》(西藏卷)首出成果
黄梅戏《祝福》
帖脸谱
做个脸谱迎『六一』
大型黄梅戏《寸草心》
灶王爷的“脸谱”
乱谭小剧种
《中国小剧种的抢救与研究》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