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需求的材料化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2014-08-15 00:48袁利萍胡云楚
关键词:毕业设计化学体系

袁利萍,胡云楚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b.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基于社会需求的材料化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袁利萍a,胡云楚b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b.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多学科交叉相融的材料化学在培养人才时,应充分意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提高实践教学比重;整合优化原有实验课程,建立层次化、多模块化的实验教学体系;加强校企合作,注重毕业设计;完善实践教学的考评体系,使学生在全程化、系统化实践过程中经历职业素养训练,在解决具体实践问题中提高创新创业能力,成为社会与企业需要的高质量人才。

材料化学;实践;教学;考评体系;就业

G642

A

1673-9272(2014)06-0253-03

2014-10-04

湖南省教育厅教改课题:“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编号:2014190)。

袁利萍(1975-),女,湖南益阳人,副教授,博士生,研究方向:有机合成和材料阻燃研究。

胡云楚(1960-),男,湖南湘潭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材料化学与阻燃材料研究。

高等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社会需求决定了它的职责与使命。没有社会的需求或者不能满足社会需求,高等教育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高等学校开展的教书育人工作,必须基于国家与社会的发展,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以培养满足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当前,存在大学生就业难、创业难,除了有结构性矛盾之外,关键是高校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不完善,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不强,导致毕业生的综合能力与用人单位的期望存在较大的差距。新世纪前十年,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已开始大于白领岗位总需求人数;未来十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有40%左右将进入蓝领岗位就业,成为知识型工人、知识型农民和知识技能型商业服务人员。这一形势的重大变化呼唤高等教育在各类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方案方面做出重大调整。此形势下,地方本科院校应以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展开教育工作,以就业为导向,以实际需求为目的,不同专业开创有自身办学特色的育人模式,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但多年以来高校的理工人才培养偏“科学化”,重理论、轻实践,重灌输、缺自主,培养的人才与行业需求产生明显的脱节。[1-4]

如何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理工实践人才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迫在眉睫,实践教学要为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考虑,并把各行各业对人才的新要求体现在实践教学的理念、形式、方法之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突出综合能力的培养,努力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

材料化学专业要兼顾材料学科与化学学科,是一个多学科知识的交叉与渗透,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专业。材料化学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不仅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也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在实践教学中,如何高效地实施创新性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思考分析能力以满足企业需求,是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在以下方面大刀阔斧地改革以适应社会需求。

一、重视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是一个整体中的两个方面,共同组成教学体系,是教学体系不可分割的两个组成部分,共同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高校人才培养既要考虑自身的基本职能,更要考虑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在处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中,要增加实践教学课时,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在高校人才培育中的重要作用。[5-7]

首先,高校师生应从意识形态形成整体共识。从普通教师到院、学校管理团队,人人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并将其放在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位置,从实践教学的计划、实施、评价考核全程不松懈。同时,培养学生对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视,从材料化学专业新生的入学教育开始,将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教育贯穿到所有教育教学当中,使所有学生进大学校门的第一天就意识到大学不仅要学到专业的理论知识,更要会动脑、会动手,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全面的师生动员,才能从根本上改变长期形成“重理论、轻实践,重灌输、缺自主”的“偏科学化”教育理念,培养一批批热爱科学、喜欢思考、勤于动手的人才。

其次,提高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中的比重。哈工大之所以是“工程师的摇篮”、“理工科大学师资的摇篮”,是他们注重把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一直强化工程实践能力训练和注重创新能力培养;规定工科专业的实践环节时间均在40周以上,与理论课学时比例是1:3。[8]材料化学作为一个材料、化学、物理等多学科知识交融的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提高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中的比重势在必行,尤其是需要较强动手能力的综合性实验或实践的比重;同时进一步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走进实验室做实验、参与教师科研。

只有师生都从意识形态上认识到实践的重要,并付之行动,才能改变培养的人才眼高手低、与行业需求脱节的问题。

二、整合与优化实验课程,建立层次化、多模块化的实验教学体系

一般本科院校将为许多中小型企业输入人才,这类企业多希望新进职员不需要培训可直接使用或减少培训以节约成本,所以对毕业生的要求是专业扎实、能力全面,能马上上岗创造价值。反观现在的实验教学内容的更新慢,部分课程的教学内容明显滞后于学科研究的发展,知识陈旧的现象严重。为此,材料化学专业的实验课程体系和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刻不容缓,应对现有的实验课程进行整合与优化,减少验证性实验,开设实用性与创新型实验。为满足结合当今社会的实际需求,材料化学专业在实验教学中应逐步改变“单一课程、单一实验室、单人管理”的模式,建立并完善从大一的基础实验到大二的综合实验,然后过渡到设计型实验的多层次化、多模块化的实验教学体系,使实验教学体系具有主动性、创新性,更系统,更科学。在材料学与化学、物理相结合的各层次水平上安排既有基础实验技术、又有知识结构合理、与学科发展前沿相结合的实验内容。大力加强综合性实验、实用性实验、创新型实验,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分析能力、沟通能力,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适应能力。

首先应重新设置基础性实验,避免实验内容重复、不系统,以巩固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和锤炼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然后结合学科和行业的发展情况开设综合性实验,如可以在必修实验课上开设涂料、染料合成、陶瓷粉体制备等与工业生产相近的实验;也可以设置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生活材料如洗护用品、合成香料、绿色食品添加剂等相关的实验。在完成基础性、综合性实验的学习后,开设与社会发展前沿相结合的、创新性的研究型实验,以力图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改变学生工作适应能力不强,创新能力不高的现状。

同时,应该淡化专业教师与实践指导教师的界限,提高实验课教师的积极性,加强实验教师与技术人员的配备与培训,最终建立起实验设施完备、实验装备精良、实验教材先进、实验队伍整齐、资源配置合理的现代材料化学实验教学体系。

三、实践教学进行“请进来,走出去”的模式

随着材料行业朝着多元化、信息化、科技化的方向发展,材料化学专业以往去工厂走马观花似的见习、实习无法培养现今社会所需人才。优秀的人才培养需要卓越的师资队伍,材料化学的发展需要一支了解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实践能力强的高水平校企结合、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所以,材料化学对见习、实习教学要进行“请进来,走出去”的模式。

“请进来”,是不拘一格的请企业专家、管理者或技术高工,往届就业创业优秀的学生,与企业开展合作的科研人员等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走进校园、走进班级,为学生进行实践课程教授和讲座。

为保证实践教学与行业的紧密结合,更需要师生能“走出去”。“走出去”是每年分批将老师派遣到相关企业进行2-6个月的全职实践,积累实践经验,使专业教师拥有与企业工作要求领域相关的知识和能力,了解企业发展的需要;鼓励教师与企业合作,为企业解决难题。同时,将学生送进企业,由企业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企业指导享有教师一样的权责和利益。只有高校愿意为企业解决难度、利益共享,与人才培养相适应的行业企业进行深层次的合作,才能改变现在许多企业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或接受学生实习不尽心的局面。只有高校与企业彼此保持信息流通渠道的通畅,并让企业参与到高校实践育人的体系中来,才能提高实践育人工作效率,促进实践育人质量。

四、科研带动实践教学,开展“创新实践课”

开展“创新实践课”就是积极引导学生进入科研实验室得到创新实践机会,即让材料化学学生从大一阶段就参与到教师的科学研究中,与老师或研究生一起进行学习和科研,接受老师直接指导和研究生的传帮带,让学生充分体验科研活动,学会如何动脑动手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能完成导师给定任务,考核合格者,给与“创新实践课”学分,获得的学分纳入学生总学分。从而将科研对教学的冲击转化为对教学的促进,而且使大面积的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就有机会接受科学研究。通过“创新实践课”学分的获取,绝大部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就有机会接触科学研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化学专业的许多老师已经开始这项工作,乐于为学生掌握先进的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搭建平台,而且已使许多学生受益。统计表明:经过实验锤炼的学生考研的学校理想,就业的发展优势明显。“创新实践课”的考核标准还有待完善,需要得到学校学分的认可,以便让更多的学生加入进来,让更多人受益。

五、注重毕业设计环节,锤炼学生的操作技能

毕业设计作为材料化学人才培养的最重要一个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掌握的实践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能为学生毕业后走上并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教师与学生都必须认识毕业设计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严肃认真地完成从选题、开题、中期检查到最终答辩、毕业设计评优的每一个环节。其次,由于学生在大四忙于考研、找工作,基本上都到第八学期才开始文献检索,因时间不够,往往对毕业设计敷衍了事,为此倡导材料化学专业毕业设计一年制,要求学生在第7学期开始毕业设计,能够尽早进入指导教师课题组接受科学研究的训练。最后,要严把毕业论文质量关。论文选题尽量来自于导师的科研和项目,真题真做。让选题、开题报告、指导记录、中期检查、论文提交、评阅及答辩申请等环节均在学校的实践教学管理平台上完成,从学校教务处到院教务办都可随时跟踪、检查每一个学生的毕业设计情况,对教师与学生的毕业设计工作实施全过程管理和监督。

只有狠抓毕业设计的每一环节,再一次锤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信心十足地走向社会。

六、构建独立的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管理平台

目前,材料化学的实验教学管理缺乏科学性和规范化,尚未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的质量评估与监测体系。而考评体系不完善,实践教学改革就会流于形式,缺乏公平,影响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就需要学校和院系共同构建一个与课堂教学平行的独立的实践教学质量管理平台,制定一个全程化跟踪的考评体系,包括从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到创新实践、毕业设计的所有考评要求和标准、方法,所有实践教学的参与者从学校教务处,二级学院教务办到实验室管理者、实验指导老师、企业实践指导者、学生必须全部关联进去。

平台的建立有利于消除单一实验指导教师对学生实验评分的弊端。实验室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平台联系学生的药品借与还、仪器设备的运行,同时他可以对学生在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到创新实践、毕业设计四个环节在实验室的表现做出评价,他的参与与督促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与严谨的科学态度大有裨益。同时,同组实验的同学也应该给伙伴的实验表现给予评价,客观给出其在团队中的真实贡献。最后考评系统根据平时出勤,表现,团队合作,同学互评,指导教师评价,“创新实践课”成果等不同角度,进行计算,最终给出客观的综合评价,让成绩体现出团队精神、协作意识以及职业素养的比例。

通过材料化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前后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毕业论文质量、就业率及其企业对就业学生的认可度等对比分析新实践教学体系及其考核考评体系的成果,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对整个实践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以不断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管理平台。

七、结束语

“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是当前人才培养的理念,衡量人才的标准不再仅仅是知识的拥有,而是实践能力的高低。所以,领域广、学科交叉性强的材料化学在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时,应充分意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提高实践教学比重;整合优化原有实验课程,建立层次化、多模块化的实验教学体系;加强校企合作,注重毕业设计;完善实践教学的考评体系,使学生在全程化、系统化实践过程中经历职业素养训练,在解决具体实践问题中提高创新创业能力,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

[1] 李志义.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实践思与行[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 (2):44-47.

[2] 吴启迪.中国工程教育的问题挑战与工程教育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 (4):4-7.

[3] 高 林.以工程应用能力为主导,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13,(1):27-29.

[4] 查建忠.工程教育改革战略“CDIO”与产学合作和国际化[].中国大学教学,2008,(5).

[5] 宋 钰,朱晓宏. 实践、实践哲学与教育[J].教育研究,2013,(3):154-155.

[6] 吴 刚,陈桂香,朱志勇. 高校实践育人的整体把握[J].教育评论,2013,(2):15-17.

[7] 李义华,庞 燕,王忠伟.物流类本科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分析[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6):194-197.

[8] 周 玉,齐晶瑶. 全球化视野下的教学改革和教育创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3):1-8.

[本文编校:李浩慧]

Reform of the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of Materials Chemistry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Society

YUAN Li-pinga, HU Yun-chub
(a.College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College of Science,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04, Hunan, China)

In the process of fostering the innovative talents for the material chemistry, should suff i ciently realize the important roles of the practice teaching, raise the proportion of practice teaching, and integrated optimization of the original experiment courses, establish a hierarchical, modular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m. At the same time, the universities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operation with enterprises, making full use of enterprise resources, pay attention to the graduating design and papers,improving the appraisal system of practice teaching. So that the students are carried on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training in the full process of systematic practice teaching. This can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ies of combin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analyzing and solving problems, to make them become high-quality talents for the society and enterprise.

materials chemistry; practice; teaching; appraisal system; employment

猜你喜欢
毕业设计化学体系
普洱学院烹饪与营养专业2022 届毕业设计作品选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高等职业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毕业设计探究
基于FPGA的毕业设计实践平台实现
应用型院校“导师组”毕业设计实践与研究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