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出血性败血症的诊断与防治

2014-08-15 00:50杜联俄陶汝宪詹国顺吴柳锋袁文兴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4年5期
关键词:肉汤败血症出血性

杜联俄 陶汝宪 查 飞 詹国顺 吴柳锋 袁文兴

(1.云南省宣威市板桥镇畜牧兽医站,云南宣威 655400;2.云南省曲靖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曲靖 655000)

牛出血性败血症,又称为牛巴氏杆菌病,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牛感染此病以败血症和组织器官出血性炎症为特征,头颈、咽喉、胸部出现局部炎性水肿,民间俗称牛肿脖子、锁喉风等。

1 发病情况

2013年5月6日~18日,宣威市板桥镇联屯、关营、岱海、秧草、干海等相邻的5个村的部分牛突然出现精神沉郁、高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畜主请当地村兽医诊治,曾经使用青霉素、链霉素、磺胺嘧啶等治疗,疗效不明显。至5月20日,患牛已达37头,板桥镇兽医站了解此疫情后,前往板桥镇疫点,进行调查了解,37头发病牛死亡18头,死亡率48.64%。笔者和技术人员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诊为牛出血性败血症,及时采取有效防制措施,于5月27日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治愈19头,治愈率51.35%。

2 临床症状

病牛体温升高41℃~42℃,精神沉郁,低头弓背,反应迟钝,肌肉震颤,呼吸加快,结膜潮红,食欲废绝,瘫卧不起,出现下痢并混有粘液及血液。并在颈部、胸前发生水肿,特别是咽喉及胸前的皮下结缔组织出现迅速扩展的炎性水肿,水肿部位由热变凉、变硬,口腔黏膜红肿、干燥,舌肿大,并伸出齿外,呈暗红色,皮肤和黏膜普遍发绀,呼吸困难,咳嗽,流泡沫样的鼻液,后呈脓性,病牛还表现流泪、流涎、磨牙,并出现急性结膜炎,有时便秘,有时下痢,病牛大多数后期因窒息而死亡,病程12~36 h。

3 病理变化

病牛内脏器官充血,在其咽喉和皮下组织出血性胶样浸润,切开水肿部即流出深黄色透明液体,淋巴结肿大、出血,胸腔积液有1 kg左右的浆液性纤维素性渗出液,肺脏和胸膜上有小出血点并有一层纤维素薄膜,整个肺有不同肝变期的变化,小叶间淋巴管增大变宽淤血,心叶、间叶点状出血,膈叶上有坏死灶,切开呈大理石样,咽和前颈淋巴结肿大、色紫、充满出血点,十二指肠出血性炎症,肝脏、脾脏、肾脏眼观病变不明显。

4 诊断

4.1 实验室诊断

镜检现场采集的肺脏、淋巴组织涂片,呈现革兰氏染色两极浓染的小球杆菌。

4.2 分离培养

现场接种的肉汤培养基,置于37℃培养箱培养26 h后,观察肉汤均匀混浊,将肉汤培养物接种于血琼脂培养基上,培养20 h后观察,培养基上生长出圆形如露滴状灰色菌落。

4.3 生化实验

靛基质阳性,M·R和V·P试验阴性,发酵葡萄糖、蔗糖、乳糖,不发本地鼠李糖、麦芽糖。

4.4 动物接种试验

将纯培养物肉汤吸取1 ml,接种小白鼠5只,0.2ml/只,其中,皮下接种3只,腹腔接种2只,接种后16 h,死亡3只,接种后21 h,全部死亡。

综合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板桥镇关营等村发生的疫情确诊为牛出血性败血症。

5 防治

5.1 隔离

立即隔离发病牛,并对病死牛及其粪便进行无害处理,严禁宰杀、食用病死牛,对养殖环境和用具及受污染的区域进行彻底清扫和消毒。

5.2 预防

组织村级防疫人员用了7 d的时间对5个村未发病的牛进行牛出败氢氧化铝疫苗紧急免疫。

5.3 强化消毒

用大碱、百毒杀等消毒药,对发生疫病的饲养环境进行了彻底消毒,特别是围栏、食槽等用具全面消毒。以消除病原,防止病原扩散蔓延。

5.4 治疗

选用高敏药物及时治疗发病牛,对发病的牛选用硫酸丁胺卡那霉素肌肉注射,0.1ml/kg体重,2次/d。同时,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大牛60 ml、小牛20 ml),维生素C20 ml和20%安钠咖20 ml加入5%糖盐水1 000 ml,静脉注射,1次/d,连用4 d,通过一个疗程的治疗,治愈19头,治愈率51.35%,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5.5 加强饲养管理

避免拥挤和受寒,保持圈舍环境卫生,及时消除粪便,消除可能降低牛机体抗病力和各种应激因素,注意加喂干草,补给营养饲料,提高牛机体免疫力。

6 讨论

(1)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在发病疫点及周边地区,每年春秋两季做好牛出败的预防工作,是控制该病的有效措施。

(2) 切实加强产地检疫工作,严格进出牲畜的检疫,确保病畜不出村不上市交易,是控制该病传播流行的有效手段。

(3)加强饲养管理,保证圈舍卫生,做好经常性的消毒工作,增加日粮营养,不过度使役,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是抵御该病发生的有效方法。

(4)发生牛出败病时,及时选用硫酸丁胺卡那霉素肌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维生素C、安钠咖、糖盐水静滴,疗效明显。

(5)加强疫情网络化体系建设,在基层建立疫情报告制度,发生疫情时,基层能及时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报告,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治措施,减少不应有的损失,对防控该病的流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肉汤败血症出血性
PAI-1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rt-PA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和血管再闭塞的相关性
探讨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在早产儿医院感染败血症早期诊断意义
探讨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在颅脑出血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警惕:全球每五名死亡者中就有一人死于败血症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变质的肉汤
合作
经血管介入治疗出血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早发型与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比较
儿肉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