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滨城区新农村经济建设的SWOT分析与发展策略

2014-08-15 00:51范海波
中国农业信息 2014年4期
关键词:农业农村经济

范海波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农业局,滨州 256600)

1 SWOT分析方法的简要概括

SWOT分析法又叫做道斯矩阵法、态势分析法,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著名经济学家韦里克创造的。SWOT就是Strength(优势)、Weakness(劣势)、Opportunity(机会)、Threat(威胁)就是这4个单词的首字母。通过SWOT分析方法里的4个关键因依照固定模式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归纳融合,从而分析优势与劣势制定相应市场发展计划。在此将运用SWOT法系统分析滨州市滨城区新农村经济建设所面临的内部与外部环境因素,利用SWOT分析找出山东省滨城发展新农村经济的优势、机会、机遇与面临的威胁,使滨城区在新农村经济建设中发挥优势、缩小劣势、抓住机遇、避免外部威胁,积极地推进地区的新农经济村建设。

2 滨城区新农村经济建设的SWOT分析

2.1 滨城区新农村经济建设的优势分析 (Strength)

2.1.1 滨城区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

滨城区地处黄河下游鲁北平原,是滨州市委、市政府驻地,也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中心。滨城区地势西南部偏高,黄河从市区南端穿境而过,气候属温带季风气候,大陆性较强。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年平均降水量丰富。滨城区1990年被评为全国 “十佳”卫生城,1992年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鉴定,被誉为黄河三角洲上的一颗明珠。滨城区有将近1.6万hm2的荒地、荒滩、荒涂资源有待综合开发。黄河横贯境内近40km,徒骇河纵贯南北,市区内有大中型水库4座,水资源充足,能确保全区生产、生活用水。石油、天然气资源蕴藏丰富,是胜利油田的重要产区。

2.1.2 农业发展基础较好,农副产品优势明显

滨城区属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地处鲁北平原,是山东省主要农产品生产区。其中棉花、冬枣、小麦、玉米、水稻、蔬菜种植等主要农副产品的生产在山东省具有显著的地位。同时,滨城区是农业部确定的优质棉基地区。目前,滨城区有667hm2韭园、1 333hm2桑园。雁来红牌冬枣被称为天下奇果,已成为国内知名品牌。所以滨城区是滨州地区的粮食储备库、果篮子与菜篮子、畜禽肉产品基地。滨城区丰富的农业与农产品资源为扩展特色农业经济和滨州地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与第一产业基础。

2.2 滨城区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劣势分析 (Weakness)

2.2.1 经济基础较为薄弱

滨城区地处鲁北,相比较于鲁东沿海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面临着很多问题:经济基础薄弱,农村经济发展起点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农业科技投入低,企业效益差等等。农业资金的投入不足,直接导致了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缺乏动力,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受到很大的限制。

2.2.2 农业生产基础差,产业化经营水平低

虽然滨城区农产品生产基地不断增多,但特色性农产品品牌与产业名牌不多,而且农产品的深加工与附加值的转化能力不强。目前,滨城区与京津唐以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间关联度低,产品附加值较低,产业链短,经济效益不高;区内对外联系少,外向度低,加工型和外向型份额低;农村非农产业主要是内需型和资源开发型,并且产品技术含量低,竞争力不强。

2.3 滨城区新农村经济建设的机遇分析 (Opportunities)

2.3.1 建设小康社会与新农村经济建设的政策支持

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号文件,继续关注三农问题,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经济,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中央一号文件再一次把三农问题尤其是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问题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村工作的重大历史任务。在2013年两会期间以及2012年党的十八大期间,党中央都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些政策的提出都说明我国对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视,也为地处黄河三角洲以农业经济发展基础的滨城区新农村经济建设带来了强大的动力。

2.3.2 地方政府开始重视滨城区农业经济发展

从区域角度看,山东省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基本实现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关键在农民,重点在农村,难点在鲁北与鲁西南农村地区。没有鲁北平原地区的发展,就没有山东省的全面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家和省政府的支持下,尤其是2000年开展的以水利改造为重点的新农村经济建设以来,滨城区的农村与农业经济的基础设施改造出现了很大的转机:近几年,全区新建三资企业36家,实际利用外资8 000余万美元;2003年政府出台优惠政策,来滨城区投资的外资企业土地无偿使用,税收在执行国家及省市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又加大了优惠力度。

2.4 滨城区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威胁分析 (Threat)

2.4.1 滨城区与鲁东沿海地区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大

滨城区同鲁东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首先表现在农业的国内生产总值方面。滨城区同沿海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差异还表现在经济增长的速率上与沿海地区相比,滨城区第一产业比重较大,而第二、三产业,比重较小,说明了滨城区农村工业化与服务业发展的程度不够。地处黄河三角洲的鲁北地区城市之间关联度较少,农业产业互相支持少,农业发展资源不足、配置较低。以上这些方面都拉大了滨城区与鲁东沿海地区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

2.4.2 滨城区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发展迟滞

农村经济的市场化是改变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滨城区农村经济市场化存在诸多障碍,主要表现在投入水平低,投资能力弱。在鲁北农村经济落后地区,由于较低投入水平而引致了经济增长速度的缓慢。目前滨城区不仅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绝对投资能力低,而且相对投资能力也往往不足。从而在不同层面,表现出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市场化的严重约束作用。

3 滨州市滨城区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策略

3.1 SO策略

以农副产品加工为重点,发展农村工业,创办农业龙头企业鱼品牌农业;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壮大特色农业规模,发展现代农业。

3.2 ST策略

加快城镇化发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到第二、三产业中去;增加滨城区新型农村经济建设投入,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快滨城区农业经济网络化与信息化建设步伐。

3.3 WO策略

抓好基础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培育新型创业型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推进农业经济的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3.4 WT策略

政府为滨城区新农村经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与政策扶持;加快建立、健全农民社会医疗、教育、就业和养老保障体系;加强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全方位推进滨城区新农村经济建设。

猜你喜欢
农业农村经济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