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低收入群体阶层地位代际传承机制的探讨

2014-08-15 00:43何汇江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社会阶层低收入代际

何汇江

(中原工学院法学院,河南郑州450003)

城市低收入群体处于贫困状态,在社会分层结构中居社会下层。城市低收入家庭中的父代自身难以脱贫、实现社会阶层地位的提升,那么其子代能否脱贫、如何脱贫进而实现阶层地位的提升呢?在促进共同富裕、共建和谐社会、齐心实现中国梦的今天,探讨这一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城市低收入群体阶层地位代际传承的状况描述

社会阶层地位的代际传承与社会流动是两个相对的概念。社会阶层地位的代际传承就是阶层地位的延续或代际流动的固化。社会阶层地位的社会流动反映了阶层地位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是向上流动,也可以是向下流动,而向上流动更加受到关注。因此,代际传承与社会流动是密切相关的。社会学研究认为,社会流动程度是反映社会开放程度的重要尺度。如果城市低收入家庭的子代仍然和父代一样贫困,延续父代低下的阶层地位,就表明了社会的开放程度低,社会的阶层结构是封闭的、僵化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阶层流动也明显加快,很多下层社会成员实现了向上的社会流动。但我国的社会流动仍然没有摆脱传统体制的束缚,社会结构开放性程度较低。当前我国城市低收入群体阶层地位的社会流动与代际传承具有如下特点:

1.城市低收入群体处于社会分层结构的下层地位。城市低收入群体的贫困问题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形成的,由于市场机制的转变和企业制度的改革,使得国有、集体企业大量富余职工下岗和隐性失业显性化,城市低收入群体的贫困问题开始突显出来。国有、集体企业的下岗失业职工,大多数都是家庭的青壮年劳动力,正负担着一家人的生计,下岗或失业以后没有或者只有很少的收入,家庭会因此陷入贫困。国家虽然也重视对城市贫困人口的救济与保障,但是彻底解决所有城市低收入群体的贫困问题也是不现实的。目前城市贫困问题不仅没有得到解决,还出现了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趋势。

2.城市低收入群体阶层地位代际传承的程度较高。城市低收入群体阶层地位的代际传承是指城市低收入家庭中的子代延续父代的贫困,没有能力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仍然处于较低的社会阶层地位。这种阶层地位的代际传承也被称作复制式流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个人的升学、就业等可能改变阶层地位的机会越来越多地被权力和金钱所垄断,当前社会出现“富二代”与“贫二代”代际传承的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社会下层的成员向上流动的机会越来越小,途径越来越少,社会地位的阶层结构出现了固化的趋势。整个社会阶层地位流动性较低,代际传承的程度较高。

二、城市低收入群体阶层地位代际传承的影响因素

社会流动是指人们从一个社会阶层转移到另一个社会阶层的现象。社会流动机制是指决定个体成员在社会中获得一定阶层地位和实现社会流动的主要条件、动力以及过程途径等的某种组合作用。每一个人都希望实现向上的流动而不希望向下流动。然而由于向上流动的机会有限,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资源或条件的社会成员才有可能实现社会地位的向上流动。影响社会阶层地位社会流动或代际传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一个国家的不同时期,影响阶层地位代际传承的因素也会有所不同。美国学派以布劳和邓肯提出的个人社会地位获得理论模式为代表,这一模式通过对父亲的职业和教育程度等先赋性因素以及自身的初期职业和教育程度等后致性因素的路径分析方法,揭示了职业变迁中个人社会地位变化的影响因素,强调了个人的自致性因素是社会阶层地位流动的主要原因。美国学派的理论前提是机会平等假设与个人选择理论,它与战后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注重个人奋斗的文化观念密切相关。欧洲学派则强调人们的社会地位主要是社会结构性安排的结果,社会流动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结构的转变。欧洲学派更加强调社会结构在个人地位获得中的作用,因而与美国学派强调个人取向的观点不同,欧洲学派是一种结构取向的理论[1]。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社会流动的影响因素有很大差异。目前影响我国社会流动的因素是在宏观层面的社会与微观层面的个人先赋。

1.社会因素的影响。宏观的社会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结构和国家的政策制度,以及单位组织和家庭可提供的资金、机会、关系等社会性资源。社会结构对城市低收入家庭获得可资利用的各种资源以便摆脱长期性贫困有着巨大的影响。自然环境变化、人口增减及社会变迁等因素都可以引发社会流动,家庭状况对代际传承也产生影响。一个家庭所拥有的经济资源、文化资源和社会资源都可能成为影响家庭成员的流动机会、能否实现向上流动以及向上流动可能高度的重要因素。城市低收入家庭由于其拥有的资源和机会相对匮乏,其子代向上流动的条件不充分,因而容易形成阶层地位的代际传承。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也为社会成员的社会流动提供了大量机会。很多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了向上的社会流动。

2.个人因素的影响。微观的个人因素主要包括个人的性别、年龄等先赋性因素和知识、接受教育水平等后致性因素。先赋性因素和后致性因素在不同阶段所起的作用不同。在传统的封闭社会中,人们社会阶层地位的流动主要取决于先赋性因素,而在现代的开放社会中,人们社会阶层地位的流动主要取决于后致性因素。我国目前正处于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阶层地位代际传承的影响因素也处在从先赋性为主转变到以后致性因素为主的过程中,先赋性因素与后致性因素对个人社会地位的获得都有影响。

三、城市低收入群体阶层地位代际传承的过程

社会地位流动或传承是一个过程,不同的学科有着不同的视角。经济学研究学者从理性人的角度,把个体解释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行动者,认为流动行为是否产生是个人理性决策的结果。如果个体认为他们阶层流动的成本大于收益,结果就不会流动,而如果个体认为他们阶层流动的收益大于成本,结果就会流动。社会学研究学者认为,个体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是理性的,个体的流动行为往往混杂着对非经济目标的追求,流动结果也不完全是基于纯粹理性的计算。事实上,有很多社会流动行为并非个体出于自愿的理性计算而发生的。所以,社会学研究认为,除了经济学研究所强调的个人的理性方式以外,还存在着很多非理性的方式,而这种非理性的方式恰恰体现了社会结构性因素的作用。心理学的研究者从社会成员个体的角度观察认为,个人行为是由动机引发的,城市低收入群体成员的社会流动或传承也是个人行为的选择,行为的产生是由个体主观因素与社会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同学者研究的角度不同,但对代际传承的过程观点一致,都认为城市低收入群体阶层地位代际传承主要包括了四个环节:流动动机、个人社会资源的运用、制度——政策因素的抑制和流动行为。

1.流动动机。社会阶层地位流动的动机指主体为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流动意愿。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个体的流动动机是社会阶层流动行为的前提条件,只有具备向上社会流动的动机,才可能有社会流动的行为。流动动机虽然是主观的、内在的,但是流动动机的产生不完全是主观的,它受到客观社会因素的影响。当城市低收入群体认识到自身有能力、社会有条件让其实现向上流动的可能时,他们才会产生向上流动的动机。社会阶层地位流动的动机产生于社会个体成员明确地意识到自己及其家庭的贫困状况、愿意改变并且有能力改变这种贫困状况的时候。城市低收入群体的流动动机也与贫困文化因素有关。如果城市低收入群体长期摆脱不了贫困,社会流动受阻、阶层地位固化,就使得贫困文化得以产生,贫困文化的存在会进一步阻碍城市贫困家庭的脱贫并导致贫困的代际传承。

2.流动促进。将自身的社会资源运用到社会阶层地位的获得过程中以实现个人阶层地位的社会流动,这种社会资源主要是指个人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个人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越多,越有利于社会阶层地位的流动。一般认为,人力资本表现为知识、技能、体力等价值的总和,一般的操作化指标有教育水平、工作经验、职业技能等。社会资本的概念存在一些争议。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在1980年首次提出社会资本的概念,并将社会资本与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并列,称为资本的三种基本形态。科尔曼结合经济学中的理性选择理论和社会学中的社会网络理论提出,社会资本表现为人们建立的各种社会关系,它存在于人际关系的结构中[2]。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构成了社会资本。社会资本一般操作化为个人有用的社会关系。社会资本表示个人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关系的状况,个人的朋友越多,社会资本就越多,获得帮助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社会资本就低。

3.流动抑制。社会阶层地位流动还会受到社会制度——政策的抑制,这些因素排斥了城市低收入群体平等地获得社会流动的机会,阻碍了城市低收入群体的社会流动。政策因素主要包括教育和就业两个方面。第一,教育不平等阻碍了城市低收入家庭子代向上的社会流动。社会成员面临的教育不平等从小学阶段就开始了,甚至在学前教育阶段由于有着公立与私立教育的区别就存在着不平等。第二,就业市场不平等阻碍了城市低收入家庭子代获得高收入的就业或创业岗位。城市低收入群体的就业,面对的是人为分割的而非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学者李培林曾经用“断裂的市场”来形容我国的就业市场。城市就业市场在现实中断裂为三个部分:一是城市中的正式部门,包括政府机关以及国有企事业单位等;二是城市非正式部门中待遇相对较好或劳动强度相对较轻的部门;三是城市非正式部门中待遇相对较差或劳动强度较高的部门。因而处在体制转轨中的就业市场,是一种断裂的就业市场[3]。城市低收入家庭由于缺乏资本投入,其子代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不足,难以获得高端的就业或创业机会以摆脱贫困,从而成为了新一代的低收入阶层成员。

4.流动结果。流动的结果即社会阶层地位的流动或传承,阶层地位流动标志着变化,阶层地位传承标志着不变。社会阶层流动的结果既是个体行为的最终表现,又影响个体行为的动机以及整个行为的过程。如果个体实现了社会流动,会反过来进一步激发个体的社会流动的动机产生以及社会流动行为;而如果个体不能实现社会流动,表现为社会阶层地位代际传承的话,个体就会认识到自身和社会条件不能实现社会地位的改变,这可能会抑制个体进一步社会流动的动机和行为。而长期的持续贫困问题不能得到解决,个人社会阶层地位无法改变,就会使个体成员对待贫困的观念发生转变,可能会接受现状并安于贫困,形成一种贫困文化,进一步阻碍流动动机的产生。贫困文化一旦形成,往往会造成贫困的恶性循环,导致脱贫更加困难,社会个体成员的阶层地位更加难以改变,从而形成城市低收入群体阶层地位的代际传承。流动结果虽然是个体的结果,但是它也反映了社会的整体状况。

四、解决城市低收入群体阶层地位代际传承问题的对策建议

社会阶层地位流动与传承是工业化、城市化过程的必然现象,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社会成员提供了大量的向上流动的机会。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使得社会结构更加趋向合理,宏观的社会结构具备了容纳更多上层社会成员的条件,而由于城市低收入群体处于不利的社会地位,很难与其他社会成员平等竞争,他们更难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为此,政府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应考虑到城市低收入群体在市场竞争中的劣势地位,通过政府相关政策的倾斜建立一种平等的秩序,帮助城市低收入群体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正如罗尔斯指出的,“为了平等地对待所有人,提供真正同等机会,社会必须更多地关注那些天赋比较低和出生于较不利的社会地位的人们”[4]。这是通过过程的不平等来实现结果平等的目的,实现全体社会成员教育福利的帕累托改进。这种向城市低收入群体倾斜的价值取向应该成为政府制定城市低收入群体相关政策的出发点。

1.增强城市低收入群体的社会流动能力。社会流动能力建立的基础是个人的基本素质,主要体现在个人的人力资本的积累程度上。人力资本主要表现为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一般来说,收入水平与受教育程度呈明显的正相关,受教育程度决定了人们获取收入的能力。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水平也就越高。因此提高城市低收入群体成员的受教育程度是增强个人社会流动的一个重要因素。事实上,提高受教育程度不仅能够显著地改善个人的生存状态,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而且还能够改善社会的公平,促进社会的发展。城市低收入家庭父代受教育程度一般都比较低,往往只能从事一些技术含量低、收入不高的临时工作,因而很难改变家庭贫困的状况。因此政府在制定教育政策时有必要对城市低收入群体进行教育政策倾斜,为提高城市低收入家庭子女受教育水平创造条件,为增强城市低收入群体的社会流动能力创造条件。

2.促进城市低收入群体的就业。促进城市低收入家庭子女的就业是摆脱贫困的基本出路,城市低收入家庭子女只有获得工作机会,才能有收入,才可能脱贫,也才可能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由于城市低收入家庭子女缺少工作或缺少高收入的工作,依靠他们自身的条件通过市场竞争获得就业机会摆脱贫困的机会较小,贫困很可能在下一代继续。因此,要为城市低收入家庭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帮助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收入。针对城市低收入家庭子女的文化程度偏低以及技能单一的特点,政府或者社区应该多开发公益性的岗位,积极开展就业培训、再就业援助、就业优惠扶持政策落实等促进就业的活动,帮助城市低收入家庭子女就业。低端的就业可以缓解他们的贫困,为城市低收入家庭子女提供稳定长久的工作机会,是城市低收入家庭摆脱贫困的根本途径。

3.健全城市低收入群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城市低收入群体来说,需要建立健全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来抑制贫困的代际传承。首先,通过完善和落实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证城市低收入家庭的基本生活条件;其次,通过完善教育、医疗救助制度等防止城市低收入家庭因学、因病返贫;再次,通过一些针对特定对象的救助政策帮助那些遇到特殊困难的城市低收入家庭摆脱贫困。解决城市低收入群体阶层地位代际传承问题要以建立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为目标。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保证每个社会成员都有向上流动的机会,尤其是城市低收入群体。为此,必须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

[1]黄建新.社会流动:内涵影响因素以及对策分析[J].莆田学院学报,2008,(6).

[2]刘祖云,刘敏.关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流动农民社会经济地位关系的研究述评[J].社会科学研究,2005,(6).

[3]李培林.中国就业面临的挑战和选择[J].中国人口科学,2000,(5).

[4][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12.

猜你喜欢
社会阶层低收入代际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现创新发展呈现崭新局面
我国已有6200多万低收入人口纳入动态监测预警范围
山西六类低收入群体可获农村危房改造补助户均1.4万
新的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与统一战线工作的新发展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发展趋势、挑战及组织策略
春节,代际弥合好时机
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这里为什么叫1933?”——铜川“红色基因”代际传承
娶低收入老婆
古巴代际权力交接受世界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