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9900后大学生价值观现状调查

2014-08-15 00:43董英山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价值观思想大学生

董英山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河南郑州450121)

一、新媒体的概念和特性

新媒体概念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戈尔德马克在一份商业策划书中提出的,新媒体从此开始在社会上使用并流行。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是指建立在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基础上,通过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网络、卫星等介质,以计算机、手机、电视机等终端进行传播的媒体形态,如门户网站、搜索引擎、虚拟社区、RSS、即时通讯、手机、数字传媒、移动电视等。新媒体主要包括网络媒体、数字电视媒体、手机移动媒体等。新媒体打破了传统的线性传播模式,实现了实时、双向、一对多、多对多的信息传递,变传统的被动接受为互动的交流,使得人人都可以成为媒体上的主角[1],打破了时空的限制,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通过新媒体,信息的发布和传播更为便捷、自由,信息量更加丰富。新媒体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开放自由、资源共享的信息渠道和交流空间。任何人都可以借助新媒体自由地获取或发布信息、进行讨论和交流,新媒体因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追捧。同时,新媒体具有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也使得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方式变得隐蔽自由。这使得人们不必为自己的言论承担后果和责任,各种未经过滤的言论、观点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带来冲击和影响,网络的虚拟特性往往容易引起网络道德的失范[2]。

二、新媒体视阈下90后大学生价值观现状调查

90后大学生是在新媒体环境下成长的一代,价值观尚未形成,容易被迷惑和盲从。如何在新媒体时代对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进行培养,是教育工作者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1.调查样本的选取。为了掌握新媒体在大学生中的使用情况和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情况,我们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工程学院、郑州大学、中州大学、郑州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工业大学、中原工学院等10所学校的1216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发放问卷1216份,收回有效问卷1196份,此次样本的选取符合调查要求,能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2.新媒体条件下大学生价值观现状的调查。第一,主流意识形态的弱化和多元化价值观的冲击。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认知途径问卷调查中,选择老师讲授和同学交流的占36%,选择报纸广播的占32%,选择新媒体的占22%。在大学生上网的目的问卷调查中,选择网络游戏的占34%,选择浏览新闻的占29%,进行娱乐的占27%。调查数据显示,学生对新媒体有明显偏好,但是对于主流价值观的认知却表现出弱化的趋向。在“您认为大学生主流价值观变化的原因”选题中,42%的人选择“受西方观念的渗透和冲击”,53%的人选择“网络时代各种传媒的影响”。这些数据表明,在新媒体领域,在主流价值观宣传缺失的情况下,各种非主流价值观乘虚而入,给大学生的价值观造成冲击和影响。第二,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价值取向呈现功利化。在“你认为大学生最需要学习的内容”选题中,63.2%的人选择“实用技能”,7.8%的人选择“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些数据表明大学生的实用主义倾向。在“人的最高价值是为了什么”的选题中,53.6%的同学选择“自我价值”,18%的同学选“社会价值”,表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由社会本位转向个人本位,他们开始普遍认同自我意识,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追求自身利益。而在择业去向的调查中,67%的学生选择“到沿海发达地区”,21%的同学选择“到基层最需要的地方去”,这些调查结果表明新媒体条件下,大学生价值观倾向物质价值,趋向功利化。第三,网络条件下诚信的缺失和道德的失范。在“你是否觉得新媒体的言论有时会歪曲事实”选题中,28%的同学选择“经常这样”,34%的同学选择“有时这样”,说明新媒体的言论诚信度受到普遍质疑。在“新媒体的信息是否可信”的选题中,46%的人选择“基本可信”,高达38%的人选择“基本不可信”,表明新媒体条件下,社会诚信的缺失愈加严重。在“你是否浏览过黄色网站”的调查中,32%的人选择“是”。在“你是否有过网上被骗的经历”调查中42%的人选择“有”。通过调查,我们不难看出,新媒体的失范给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带来了巨大挑战。

三、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工作创新的策略

1.加强新媒体的监督和管理,提高价值观教育的执行力。新媒体环境下,做好90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必须加强新媒体的监督和管理。第一,建立新媒体管理的保障机制[3]。政府要建立健全新媒体管理的法律法规,为新媒体的管理使用提供法律保障。学校要制定关于新媒体使用的校规校纪,规范和引导在校大学生正确使用新媒体。第二,建立新媒体管理的领导机制。成立新媒体管理领导小组,指导新媒体的教育宣传工作。各系也要配备相关人员,落实新媒体管理的具体工作,发挥校园网络管理部门的职能。第三,重点抓好网络教育宣传、道德教育、学生自律教育等方面的工作。

2.价值观教育和新媒体相结合。第一,将多元表达和一元导向相联结,把握价值观教育的主动权。核心价值观和新媒体相结合必须符合新媒体的特性,允许多元思想的存在,因为承认多元是师生交往的前提[4]。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熟悉和掌握各类新媒体的应用,通过便捷的新媒体走进多元、熟悉多元,这是与学生建立友好互信的基础。了解大学生最新的思想潮流,和学生一起与时俱进,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并以“健康、积极、主流”的原则融入其中,努力树立自身权威,提高引导能力,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构建有效的关系网络。多元的思想中必然存在很多负面的东西,我们不应该彻底禁绝,而应该边缘化或者利用优势树立一元的权威弱化负面的声音,整合多元的思想,统一到一元的思想上[5]。从而在泛滥的网络海洋中为大学生指明正确的方向,将学生浅表性的信息需求转化成深层次的价值观需求,让校园新媒体对大学生充满吸引力。第二,强化正向舆论引导。多媒体的传播方式,为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但是由于大学生存在视野小、思想单一、缺乏社会沟通等问题,在信息的制作和选择上,很少涉及新闻报道、时事评论、公共事件阐述等主题,多为学生对日常生活的感悟。思想政治工作者通过新媒体与学生交往,实现对虚拟、现实大学生社群的控制和掌握,推动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活动;通过在社区、BBS等网络平台设置议题,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意识;对大学生在微博、BBS等新媒体中尽情发挥的作品内容进行精心策划、把关、筛选和分类,将其整合到我们的整体框架中。

3.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提升新媒体主流价值观的引导功能。大学生显著的网络应用偏好和校园网站较高的使用率是高校利用新媒体技术培养大学生价值观的前提和先决条件。大学生的新媒体使用行为具有强劲的信息需求,但我们在调查中看到,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获取途径却主要靠传统媒体。这表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价值观教育和引导的滞后。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价值观的教育,积极构建并不断完善校园新媒体网络。校园网是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主要阵地,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主动占领价值观教育新阵地。校园网建设要贴近学生生活、内容充实、形式新颖,利用校园网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校园网络文化主流价值观引导的实效性。要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增强价值观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利用校园BBS、手机短信、飞信、QQ群等传播的广泛性和及时性,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相关讨论,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开设教师博客、辅导员博客;借助新媒体进行学生管理、心理咨询、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服务平台,切实为大学生排忧解难。学校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比如建立班级网页、创建班级博客、班级QQ群以及个人主页,开展网络设计、网页制作等形式的比赛,营造健康积极的网络文化氛围,增强引导的吸引力。

4.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队伍建设。在新媒体环境下,有效进行90后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工作,必须培养一支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又熟悉新媒体传播特点的思政教育工作队伍[6]。第一,继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培养一支既懂政治,又能熟练运用网络技术的思想政治队伍,充分发挥这支队伍在运用新媒体进行价值观教育中的骨干作用。第二,对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进行新媒体技术系统的培训和教育,努力提高其运用新媒体的水平,把握新媒体的规律,熟知网络语言,掌握网上引导技巧,不断加强对新媒体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思辨性应变能力等媒介素养,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运用新媒体技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第三,建立一支由学生干部组成的网络管理队伍,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功能。

5.加强媒介素养教育。让90后大学生适应新媒体环境,面对多元、复杂的信息,作出正确的言语表达和行为,关键在于提升他们的价值判断和理性选择能力,而推行媒介素养教育是实现这一目的很好途径。新媒体普遍存在重信息能力和信息意识、轻信息道德的教育倾向[7]。当前信息道德教育不足,存在新媒体道德失范现象,因此,加强90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尤为必要。媒介素养教育主要通过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组织学生进行媒介素养社会实践,让学生感知实践过程中各种价值观的冲突和矛盾,并适时作出引导,提升他们的价值判断能力,最终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媒介素养教育有助于大学生遵守法律规范,有助于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形成道德判断、信息选择的基本能力,实现大学生的自教自律并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网络道德。

[1][4]张存凯,夏卫东.论新媒体语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J].江汉大学学报,2011,(6).

[2]覃昆,邓琳等.现代传媒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影响[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7).

[3]朱文文.论新媒体视阈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0).

[5]蒋晓丽,董子铭等.新媒体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交互机制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2010,(5).

[6]王玉婷,王新山.试论新媒体对大学生政治思想的影响与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4).

[7]孙鉴.新媒体对90后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与对策[J].职教通讯,2013,(5).

猜你喜欢
价值观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我的价值观
思想与“剑”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