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探讨

2014-08-15 00:43李守琴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市民化城镇化农民工

李守琴

(河南检察职业学院社科部,河南郑州451191)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也是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和任务的重要内容。2014年“两会”指出,今后一段时期内,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这其中的“一个亿”,就是在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让祖祖辈辈生活在农村的广大农民,离开土地和农业生产活动,进入城市从事非农产业,完成身份、价值观念及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城市市民转化的过程,即农民的市民化。作为农村家庭中心动力的农民工市民化的相关改革如果取得突破,我国城镇化率将持续递增,十几亿中国人民将一起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探索农业大省河南省的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对于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和中原经济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意义重大。

一、河南省农民工市民化的发展现状

1.农民工市民化形势严峻。作为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河南省的城镇化建设整体发展较慢,农民工市民化的程度较低。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河南省总人口为9400万人,农村人口为5700万人,占总人口的近三分之二。其中,年龄在20~60岁的劳动力是获取家庭收入的主力军,也是组成农民工队伍的主要成员。2013年河南城镇化率达到44.3%,较2012年提高1.9%。即使这样,河南省的城镇化水平仍大大低于全国53.37%的平均水平。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中国城镇化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从传统的农耕方式中解脱出来。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全面实施、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产业集聚区的快速发展及沿海产业不断向中部转移以及很多大型项目的开工建设或投产,河南经济发展驶上了快车道。与近年来沿海地区频繁上演的“用工荒”相伴随,河南省的农民工输出曲线呈下降趋势,从2009年到2011年,河南省每年输出农民工的人数分别为1220万、1215万、1190万。2011年河南农民工省内就业人数更是历史上首次超过了省外就业人数。以河南省常住总人口9400万为基数推算,河南省约有17.4%即1635万人口为农民身份的市民处于半城市化状态,这就意味着未来几年将有近千万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农村人口实现转移[1]。庞大的农业人口和较低的城镇化发展水平使河南省的农民工市民化面临巨大压力。

2.农民工生存状态堪忧。目前,河南省农民工受教育水平仍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主要从事的职业以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为主。在择业方式上,河南农民工就业渠道较为单一,外出打工主要依靠亲缘关系,老乡带老乡依然是他们进城就业的重要途径,很少通过职业介绍机构和政府服务部门找工作。在收入方面,与同等的劳动强度和劳动量相比,河南农民工仍处于低报酬行列,虽然工资有所增长,但呈现收入增速回落的趋势,这说明农民工收入增长的后劲不足。在权利保障方面,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逐年下降,但农民工与雇主签订劳动合同的状况依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在社会保障方面,除医疗保险外,河南省大部分农民工没有被纳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在过去的五年内,以上四项保险的参保率仅提高了四个百分点左右。最主要的是,与外出农民工密切相关的“五险”中的工伤保险没有明显提高,远远低于我国城镇化的速度。在居住条件上,河南省农民工大部分住在雇主提供的简易工棚中,独立租房的很少,更谈不上住房补贴。在生活方式上,河南省农民工大多仍保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与城市的现代生活接触较少。他们在城市的社会关系非常单纯,除了在城市获取收入外,与城市丰富多彩的生活没有直接的关系。大多数农民工聚集在一起生活,保持着自己原有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虽然对城市的生活充满好奇,但与城市社会的其他群体交往不多。所以,大多数农民工虽然身处城市,但受现代城市生活影响极小,在一定程度上被边缘化。总之,河南省的大部分农民工虽然在城市打工,但他们并没有真正地融入城市生活,市民化程度较低。

3.农民工自身素质较低。由于历史和环境等条件的限制,我国的农民工队伍整体文化程度较低。目前我国农民工受教育水平整体偏低,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76.3%(其中文盲占1.5%,小学文化程度占14.3%,初中文化程度占60.5%)[2]。河南省作为全国的人口大省,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目前在农村也只能保证基本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近年来,80后新生代农民工加入了浩浩荡荡的打工队伍,虽然拥有获取新知识的年龄优势,但知识层次并没有明显提高,在实际的工作中,即使年轻的农民工也少有接受技能培训的机会。

4.农民工市民化的认同率低。在自我身份的认同上,河南省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大部分都认为自己是“农民”,而不是“城里人”。在他们的意识中,只有在城市有了自己的住房,全家人住在城市,孩子在城市上学,家里人能在城市看病报销,才能叫做“城里人”;他们住房在农村,看病在农村,孩子在农村上学,只能是城市的“局外人”。虽然大部分农民工抱有强烈的成为市民的主观愿望,羡慕城市的城市建设和生活方式,渴望享受城市便捷的公共服务。但在对土地的取舍上,绝大多数农民工仍然愿意把土地作为他们的最后保障,即使进城定居,也希望保留所承包的土地。对于未来准备迁居的城镇类型,大部分农民工会选择距离“老家”较近的中小城市。这是因为,一方面大城市的高房价让他们望而却步,另一方面就近城镇化更方便他们时刻关注老家的财产,关注农村土地政策的改变及宅基地的拆迁等,也使他们在心理上觉得自己不是这个城市的“客人”,而是“主人”。在社会认同上,大多数农民工在城市中得不到社会认同,对于很多地方政府和城市居民而言,只要农民工在本地没有住房,在他们眼中依然是“农民”。

二、影响河南省农民工市民化的因素分析

1.城镇化发展的不合理影响了农民工市民化进程。近年来,河南省的城镇化建设取得了较快发展,省政府在推动安居工程、城市基础建设、新农村建设、旧城和城中村改造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城镇化水平低、城镇结构建设不合理等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河南省的城镇化建设一直以10%的速度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较低的城镇化发展水平,自然影响到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在城镇化的结构建设上,河南省各地区的城镇化建设雷同现象严重。各中小城市很少有自己的区域优势,大部分以省会郑州市为“模板”,刻意复制,没有突出自己的特色,出现全省“大而同”的局面,如各地都有自己的开发区,却很少有实际的内容。在产业结构的配置上缺乏合理规划,大部分城市热衷于“造城”,缺乏强有力的产业支撑,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主要表现在: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竞争力不强,第三产业落后,自主创新能力弱。这些必然会导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加深对资源的依赖程度,使生产处于整个产业链的低端,经济发展缺乏可持续性,使城市的辐射效应减弱,不具备吸纳众多人口的能力,阻碍了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

2.相关的社会制度形成了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在城镇化的进程中,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二元制城乡结构成为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障碍。这种制度可以使农民工在地域和职业上实现转移,却无法完成身份的转换,使农民工市民化呈现出一种不彻底性。由于历史遗留的就业制度和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农民工缺乏对应的就业信息和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处于被动地位:他们享受不到与“城里人”对等的“国民待遇”,如教育、医疗、卫生等属于城市普通市民的公共服务,其子女也很难在打工的城市享受平等的义务教育,即使能进入城市的教室上课,也必须回原籍参加高考。国家出台的一系列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如农村合作医疗、义务教育的“两免一补”等并不能随农民工自由流动,户籍制度及其附属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土地等方面的制度依然是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最主要障碍。近年来在促进农民工市民化方面,国家鼓励地方政府因地制宜进行制度创新,但我省在这方面鲜有探索,很多是照抄照搬别的省市的现成制度。

3.农民工的自身素质影响了其市民化的能力。目前的劳动力人才市场结构是典型的金字塔形,最大的部分是非技术工人,处于最底层。其次是技术工人。在技术工人中,初级工大约占45%,之后是40%多的中级工,处于顶端的是一部分高级工。未来几年,我国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将会增长25%。可见,城市劳动力市场中需求量最大的是受过专门职业教育、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劳动力。河南省农民工受教育水平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虽然比以前有所提高,但在整个社会中仍处于较低的水平。目前的农民工不具备在城市工作所需要的职业技能水平,其职业技能素质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工市民化的能力。

三、推进河南省农民工市民化的对策建议

1.合理布局河南省城镇建设,增强城市的辐射能力和吸纳能力。为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各地政府还应注重其前瞻性和预后性建设,做好公共交通、地下管网设施和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为城市容纳更多的人口做好准备,增强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防止在城市的急剧发展进程中,面对日益涌进的人口不堪重负,出现诸如交通阻塞、环境污染、资源短缺、房价高企等“城市病”。同时,各地政府还应加大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的改革力度,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增加市政公用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吸引更多的农民工到城市落户。

2.改革户籍制度,探索和完善农民工市民化的相关制度。在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所有因素中,城乡二元制的社会制度是最为根本的因素。2014年的“两会”提出,要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实行不同规模城市差别化落户政策;把有能力、有意愿并长期在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变为城镇居民;对未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建立居住证制度;将更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纳入城镇教育、实现异地升学;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使农业转移人口和城镇居民共建共享城市现代文明。河南作为全国的人口大省,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根据省情进行户籍改革和创新,尽快实行居住证制度,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在改革户籍制度的同时,还应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市民化的相关制度。为防止地方政府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侵害农户的土地权益,当务之急要尽快落实中央关于农户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决定,给予农民保护自己土地的相关凭证,实现土地的自由流转,从而使农民放心地进入城市寻找新的生存途径。目前河南省针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并不能随农民工的流动自由迁移,且社会保障水平低,如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只享有60元的养老金,远远低于城市水平。河南省农民工在城市从事的大多是高强度、高风险的工种,但大多数农民工仍没有参加工伤保险,即使少数参保,水平依然很低。所以,推进河南省农民工的市民化,还必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低统筹的社会保险模式,将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建立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强化社会保险对农民工的保障作用。另外,政府还应建立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解决农民工的居住问题,从而使农民工真正在城市安家落户。如政府建立廉租房制度,鼓励用工单位为农民工提供标准化宿舍,为农民工提供住房补贴等等。

3.提升农民工的个人素质,完成农民工市民化的自我转变。在影响我省农民工市民化的所有因素中,农民工的自身素质是内因。城镇化说到底是人的城镇化,农民工只有从内到外完成质的转变,才能真正转化为市民。要完成农民工市民化的自我转变,必须在观念上进行提升。政府在社会舆论的宣传上,应鼓励农民工更新观念,接受新鲜事物。可在农民工聚集的产业区域,派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开辟农民工教育专栏,吸引农民工关注城市文化、建立起与城市社会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生活观念。在周末和农民工空闲时间,组织活动加强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交往,消除双方的距离和观念差异,增强农民工融入城市的主观愿望,消除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排斥心理。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满足农民工的情感交流需求,增强他们对城市的认同,在不间断的潜移默化中使他们与城市生活产生共鸣。提高农民工的自身素质,还必须增加并改善教育投入和培训制度,建立农民工的维权组织,发挥城市社区的社会融合功能,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在培训方式上,应根据农民工的特点灵活进行。如在时间的安排可选择晚上、周末等农民工能够参与的时间进行培训,经过严格的考试颁发资格证书,并将培训和资格证的取得与收入挂钩,以吸引和鼓励更多的农民工参加培训。对于组织能力较差的农民工群体,应建立新型的农民工工会,逐步将农民工纳入其中,积极发挥农民工工会在职业介绍、维护权益和政治参与等方面的作用。

[1]谷建全,王建国.河南城市发展报告(2014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河南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国家统计局.2013年全国农民工检测调查报告[EB/OL].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405/t 20140512-551585.html,2014-05-12/2014-05-30.

猜你喜欢
市民化城镇化农民工
关于“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批复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农民工市民化精准转化的大数据分析
农民工市民化精准转化的大数据分析
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综述
西藏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研究
家乡的城镇化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市民化与个人劳动收入:外部性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