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性墨情——浅析中学书法教学的理性与认知

2014-08-15 00:51王亚静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26期
关键词:学书写字书法

◆王亚静

(德州市第三中学)

书法是我国的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沉稳、坚韧、治学精神的熔铸。纵观古今我国有许多著名的书法家:书圣王羲之,四大名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等等,其书法表现风格或清丽明快或古拙凝重,或隽永飘逸,或婉丽峻拔,他们都以其独特的神韵意涵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无尽乐趣。

在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传统艺术教育在提高与造就学生素质方面具有独到的作用,尤其是书法教育教学在提高学生素质方面更为明显。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均有写字与国画技法,书法欣赏课学习,等等。然而,当前的美术教学,由于受到社会和教师教学观念、审美水平、知识修养、学生状况的差异和应试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淡忘了书法,忽视了写字教学。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需要我们去探讨、去改进。

现在学生每天都要用铅笔、圆珠笔或钢笔写字做作业,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写“好”字的学生越来越少,无论是日常书写还是试卷答题,写字潦草、乱涂乱画令人难以辨认。还有许多学生的执笔与写字姿势极不正确,有的学生甚至从未拿过毛笔。古语说“笔性墨情,皆以其人性情为本”“字如其人”,即指一个人字写得好坏,是与他的知识、修养密切相关的。传统书法艺术犹为注重这一点。郭沫若先生说过:“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人人都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制大叶,独断专行,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由此可见,学习书法,写好规范的字对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整体素质都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综上所述,当前加强中学生进行书法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注重联系实际教学

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知识水平、不同的艺术感触力、不同的志趣爱好的人,他们接受理解书法艺术的能力都是不一样的。教学方式应随着教学对象的变化而变化,这样才能因材施教,按需授知,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书法课的特征而言,将课堂上的所教所学,联系前人学书的实践经历,由教师进行现场示范从中引出规律,验证教学内容。在书法教学过程中,书写作品供学生参考,培养书法意识;把书法的形式美渗透其中,引导学生参观书画作品展,有意识地去观察学习各类书法作品,既接受艺术熏陶,又能加强“字外功”的修养;这样课内课外,堂上堂下,社会与课堂,理论与实践真正结合起来,效果也更明显。

二、重视学法的指导

正确的写字姿势,是写好字的基础。姿势不正确,不但不利于写好字,而且会对学生的身体造成很多的危害,因此我非常重视写字姿势的教学,随时提醒学生注意,发现不正确的就逐个帮助纠正。

在课堂教学中,正确的写字姿势固然很重要,但要写好字还必须依赖于科学的训练方法。我认为“临摹”是学生练字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临”和“摹”是两种不同而有联系的学习方法。一般程序是先“摹”后“临”,两者交替穿插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临摹要做到“三定”,即定师、定时、定量。定师就是帮学生选定一本好字帖,并要求坚持不懈地练下去;定时就是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不要间断,一般每天写半个小时左右;定量就是每天写一定数量的字,要求学生每天练八个字,每个字写十遍,力求与范字相似。临摹不仅达到掌握范字的笔画特点、结构规律和章法原理的目的,还能吸取其书法经验,为学生今后建立自己的书写风格打下基础。

三、激发学生的“学书”兴趣

明代学者王阳明说:“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让学生能带着一个欢快的情绪去学书会事半功倍。但学习书法的过程枯燥乏味,没有恒心是不会有成绩的。所以榜样的确立,可以坚定学生的学书信念,激发学生的兴趣,调节学生的情绪。

1.古代著名的书法家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学“书”故事。虽然他们已成为过去,但是,他们的很多精神还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如“王羲之一‘点’救死‘鹅’的故事”;“怀素用芭蕉叶练字的故事”;“文徵明临摹《千字文》一天一遍的故事”;“张芝临池学书,池水皆墨”;“智永学书四十年不下楼”,等等,有计划地以讲故事的形式将“学书”知识灌输给学生,使学生在故事中,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下受到教育,受到启发,达到激励教育的效果。

2.书法教学更注重言传身教。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有意无意地影响着学生。学习书法是一个枯燥乏味的过程,难免有学生吃不了苦,想打退堂鼓。在这种情况下应当主动开导学生,把书法家们坚持“学书”的事例讲给他们听,鼓励他们“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天长日久,才能有所作为。同时处处注意自己的形象,经常把自己学书心得讲给他们听,这样长时期的耳濡目染,书法教学效果也会就更加明显。

3.典型带动。用同龄人的先进事例教育引导学生,使学生更易于接受,更具说服力。在一个班的学生中,选一两个基础较好的学生做榜样。在学习不同的字体的同学中,选出接受较快,感受较好的同学做为榜样;在读帖、临帖和查作业各个环节中选出一两个做得较出色的同学作为榜样。选出的同学得到老师的表扬,使他们觉得自己在老师心目中很有地位,因而学习更有信心;而其他同学“照照镜子”,时时思量自己,从而激发自身向榜样学习的热情。

四、学以致用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认为练字枯燥乏味这种现象的原因,往往是看不到自己书写水平的提高,因此对练字产生厌倦。学以致用是解决这一问题最行之有效的方法。结合课堂教学,适当地安排了一些书法内容的活动,如组织班级书法比赛和展览,绘制板报标题;参加学校“心之声”艺术节的书画比赛;教师节到了为教师书写条幅聊表寸心;组织学生参观书画展览,组织书法好的学生参加校级或县(市)级的书法大赛等。让学生们发现练一手好毛笔字的用途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引导学生把学到的书法知识在日常生活实际中加以应用,巩固和提高。这样,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也增强了学生的兴趣。

书法是以抽象的线条为基础,运用笔墨抒发性灵的艺术。作为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瑰宝,希望有更多的学生能够更好地去学习它、欣赏它,并掌握继承和发扬它。也希望以此为起点,笔者将会更加努力提高教学能力,使“书法”这一民族瑰宝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更加发扬光大。

[1]彭肖天.论书法艺术创作[J].青少年书法,2008,(10):41 -43.

[2]赵立新.浅议中国书法与绘画之共性.书法赏评,2013,(6):40-43.

猜你喜欢
学书写字书法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我学写字
学书杂述一则
学写字
写字好看,需从小“练”起
我学写字
学书有感
书法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