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策略探究

2014-08-15 00:51张中艳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11期
关键词:谜语语文课堂

◆张中艳

(吉林省公主岭市双城堡镇中心小学)

语文是基础课程中的重要课程,承载了重要的教学任务,在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了很多生动有趣的内容,所以小学生在学习语文时,一定要采用生动有趣的讲解方式,使教学语言充满感情色彩,促使小学生更好地领悟文章意境。

一、引入游戏形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小学生年龄较小,所以他们大都活泼好动、喜欢游戏,因此,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适当引入游戏机制,以吸引学生注意力,保持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促使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的心理倾向,也是促使人们主动参与各种活动的动机机制。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经说过:“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就是儿童的天堂,能够满足学生的好玩心理,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并保持注意力的持久性和稳定性。要想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要引导学生自愿参与,而不是强迫,所以,教师引入游戏机制,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例如,在教学单韵母“a、o、e、i、u、ü”时,可以给学生编制一首儿歌:霹雳啪啦,拍起小手唱起歌,张大嘴巴 a、a、a,嘴巴圆圆 o、o、o,嘴巴扁扁 e、e、e,牙齿对齐 i、i、i,噘起小嘴 u、u、u,吹起哨子 ü、ü、ü。通过这样的方式,将所要学习的拼音字母配上儿歌的口诀,用简洁明快的节奏让拼音字母变得易读易记,便于学生识读和掌握。此外,还可以利用“编字谜”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掌握生字。这是一种开发学生智力,促进师生交流的有效方式,例如,“六”的谜语:一点一横,两眼一瞪;“朋”的谜语:两个月亮交朋友;“雷”的谜语:雨下在田地里;“告”的谜语:一口咬掉牛尾巴;“休”的谜语:一个人靠在大树旁;等等。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但活跃了课堂氛围,而且增加了学习趣味,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做好充分预设工作,正确把握课堂生成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深入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弄清楚文章重点和难点,深刻领悟文章主旨;然后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联系学生生活经验,设计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再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点拨,充分活跃课堂氛围,让语文课堂焕发生机与活力。作为语文教师,要认真关注每一个教学环节,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争取做到心中有数、教学无痕。同时,准备相应的教学用具,尤其是在教学小学低年级学生时,应准备充足的卡片和小红花,例如,在教学一年级《比尾巴》这一课时,有位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老师,为什么在生字表中‘巴’是标了声调的,但是在课题中却没有标出声调?”面对这样的课堂生成,教师首先要表扬这位学生:“你观察的真仔细,这个问题问的很好。请大家看这个‘巴’字,这个字非常有趣,当它单个出现时,读音为‘ba’,当它与‘尾’字成为朋友时,就要读轻声‘ba’,不需要标音调。”有了这样的生成教学,再给学生介绍“漂亮”“窗户”等生字变音的问题,学生就会很容易的掌握了。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前要认真研究教材内容,做好充分的预设工作,以应付各种课堂生成的问题,只有做好预设、善于把握生成,才能实现高效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师潜心研究自己的教案,对于学生的问题置之不理,等到全部教学完毕之后再讲解这一问题,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达到高效的教学成果。

三、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拓展学生创新能力

爱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是教育的内涵与奥秘,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拓展学生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提供有力条件。由于学生的成长环境和家庭背景有所不同,所以每个孩子的思想情感、思维方式、兴趣爱好都有所不同。因此,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或者通过小组合作加以完成。例如,在教学《春笋》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边听音乐边听老师范读课文,当老师读完“它们迎着春风,在阳光中笑,在春雨里长”这一句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这时课堂氛围逐渐活跃起来,学生们有的说:“我看到了春笋在努力的生长”,有的说:“我听到春风和春雨的声音”,还有的说:“我仿佛站在春风细雨中,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并积极拓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允许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更加深入地掌握学生内心世界,从而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经常开展实践活动,丰富学生学习生活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中,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语文学习。例如,在教学《狐假虎威》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表演,让学生分别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并带上相应的头饰,使用相关道具,引导学生进行精彩对话,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此外,积极开展知识竞答活动。教师要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经常组织学生开展知识竞答活动,不但可以定期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意义。

总之,语文教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熊开明.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杨国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探微[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6).

[3]陈大伟..在新课程中:困惑与成长[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4]郭小红.如何构建和谐语文课堂[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14).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谜语语文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谜语三则
美在课堂花开
谜语四则
谜语三则
谜语四则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