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014-08-15 00:51王春英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11期
关键词:所学动手三角形

◆王春英

(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实验小学校)

新《数学课堂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应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智育和德育等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新课标还强调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机统一。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小学课程的学习方式是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宗旨,由许多具体方式构成的多层次的开放系统。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和把握新课程的主要学习方式和基本特征,创造性地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方式,从而让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课程知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把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加以改变,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除了要加强学生的交流意识和合作意识外,还应该把课堂教学的改革与数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因为它可以丰富数学课堂教学的内容,并能使学生开阔视野,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形成了敢于创新和勇于探索的全新面貌。我们平时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尝试。

一、教学方式的开放

在传统的封闭式教学中引入开放式教学,开放式教学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它能使学生共同克服困难、分享学习乐趣。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和合作机会,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倡导合作学习、民主学习,自主参与。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自主观察、交流,通过获取发现和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取思考问题的方法,为加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条件。如在学习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后,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实践小组,带上必要的测量工具,分头去寻找一些类似物体的表面量一量,算一算。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巩固了课堂知识,又培养和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数学兴趣的激发

有人曾经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人去探求知识的实际动力。因此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而课堂实践以其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极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所以,为了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都能有不同的发展,我认为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感到有兴趣,就会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那么,积极的学习动机是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保证。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以后,他们就会克服学习枯燥无味而感到乐在其中,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学生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验数学学习的重要,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才能获取不同程度的数学知识。很显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和方法很多,现仅举一例说明。数学教师可以在教室里合适的位置挂一个小黑板作为数学兴趣广角,教师可以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一些有发展性的思考题写在上面,这样每个学生均有机会将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写在纸上后张贴在题目下面,并供大家互相切磋,以便共同提高。长此以往,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将会有很大的提高。

三、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认真思考,仔细观察,还要培养学生的思考方法、观察能力以及形象思维能力。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良好意识和习惯,使他们对观察、测量、实验等感兴趣,这样他们才能爱动手动脑,同时又要给学生提供量一量、拼一拼、算一算等动手操作的机会,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提供有利条件。例如,教学三角形面积时,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动手剪一个平行四边形,量一量它的底和高,并计算出它的面积。然后,让学生将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其中一组对角连线后,沿着连线剪开,得到两个三角形,让学生观察这两个三角形有什么特点?再思考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这样学生不难发现,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研究得到结论,体验成功的喜悦,分享成功的快乐。

四、要学会一题多变

应用题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同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教会学生一题多变,不仅仅能够反映学生的发散性、独特性,还能够反映出学生的新颖性、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学习了分数应用题以后,我认为可以选择这样一题,对学生进行一题多变的训练。“某一个养殖场养鸡600只,鸭比鸡少1/3,养鸭多少只?”等学生解答完这一题后,可将“鸭比鸡少1/3”改为:(1)鸭比鸡多1/3;(2)鸡比鸭少1/3;(3)鸡比鸭多1/3;(4)鸡的1/3是鸭的1/2。通过这一题的训练,学生不仅掌握了所学知识,还提高了解题能力。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培养学生的能力。以学生为本,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猜你喜欢
所学动手三角形
我也来动手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非所学
非所学
动手画一画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画一画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