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2014-08-15 00:51马晶威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11期
关键词:创设目标情境

◆马晶威

(吉林省公主岭市范家屯镇铁路职工子弟小学)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的这段话,在肯定启发作用的情况下,尤其强调了启发前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的重要性,所以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是提高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因此,老师们常常将情境教学频频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成了当前语文课堂教学常用的一种方法。但笔者从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学习中发现,良好的教学情境的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但也不乏有些情境的创设是无效的。那么,怎样才能让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具有实效性,从而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呢?

一、创设情境要为教学目标而服务

情境创设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它不是为活跃课堂气氛而创设,而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但是,有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却过分地关注了情境的创设,过度追求花哨的教学形式和课堂上热闹的气氛,以至于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受到了太多与教学目标无关的信息的干扰,导致难以把握学习的目标。有一节低年级的语文课是这样创设教学情境的:老师以“动物王国要举行比赛”为题谈话导入新课的学习,以这场动物比赛来串联整堂课的教学内容。可是老师在执教中却只注重了这种形式,而将课文中的儿歌进行了肢解,先引导学生了解是哪些动物参加比赛,然后出示课文中的六个问句,了解比赛的具体项目,最后出示六个回答的句子,了解比赛的结果。按照这样的思路学下来,兜了大半圈还未进入正题,学生的兴趣早已被转移,而到读书时是将课文生硬地分成问句和回答两个独立的内容读,缺乏整体感。从而造成教学目标的偏离,违背了情境创设的初衷。在课堂上,将形式和内容分裂开来的教学情境,不但不能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反而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造成课堂教学的虚假和无效。因此,在确定教学目标之后,情境的创设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并为实现教学目标而服务。这样,才能让“情境”焕发生命的活力。

二、创设情境要能调动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孩子对学习真正产生了兴趣,就会觉得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从而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而良好的教学情境的创设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学习热情得到高涨。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目标,教学重难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精心选择最有效的情境创设的方式。基于这一点,在教学《小木偶的故事》时,一位老师创设了一个角色扮演的课堂情境,让学生人人参与。在引导学生通读全文了解故事情节后,将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课本剧的排练,选出各组的小导演,然后分组自选角色记台词,创造性地自编动作,自备道具,最后各小组在全班汇报展示。学生的表演兴致很高,为了演好自己的角色,在很短的时间内便记住了台词。接着在这次表演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小木偶在拥有了各种表情后,又会发生什么事呢?让学生续演这个故事。前一次的表演是课本中的原故事情节,而这一次却完全是自己的创作,导演想怎么导就可以怎么导,所以学生的兴趣更浓了,先是共同续编故事,然后就开始积极排练。各组设计的故事情节各有特点,有的小组表演的是小木偶获得人的表情后再次遇到红狐,它要回了自己的包,并与红狐当面对质将它送到了警察局;有的小组表演的是小木偶在获得人的表情后帮助那位曾经冤枉过它的老婆婆。在这两个情境的创设中,教师设计了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的有趣角色,首先是进行课本剧表演,然后在课本剧表演的基础上注入新鲜血液,让学生续演故事,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有滋有味地亲历学习过程,使他们乐学爱学,享受到学习的快乐,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三、创设情境要能激发学生的情感

良好的教学情境的创设,能推动孩子不知不觉地、深入地进入到教学的进程中。因为情感的作用,语文教学可以极大地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通过情境中那些有血有肉的形象,那些声情并茂的场景,那些震撼人心的氛围,去打开孩子们的心扉,去感染孩子们的心灵。但是,有些老师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时,却忽视了一些小细节的处理,如背景音乐的选择问题,一篇介绍历史比较悠久的古典建筑的文章,却配上了一段抒情的钢琴曲,课堂营造的情感氛围显得格格不入;针对故事情节设计的模拟主人公对话,本能够有效拉近学生与主人公的距离,引领学生走进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但是由于教师自己情感不够投入,语言缺乏感染力,使得学生情感体验不够;一段非常美的写景的片段,老师想通过自己配乐朗读创设情境的方式,让学生闭上眼睛听,想象美妙的画面,可是却忽视了自己课前的朗读训练,读时语调生硬,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

总之,情境的创设要关注细节,从细致入微处着手,营造浓浓的情感氛围,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受到熏陶感染,使学习成为儿童心灵的追求。

猜你喜欢
创设目标情境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感悟三角形的高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