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校园足球文化建设研究

2014-08-15 00:50董众鸣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院上海200438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4年22期
关键词:足球运动上海市足球

□ 董众鸣(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院 上海 200438)

1、上海市校园足球文化建设的意义

现代足球是近代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是一种现代文化现象。足球文化赋予足球运动以独特的意义,使足球运动不仅成为满足不同社会、民族、人群文化需求的载体,而且成为表达不同社会、民族、人群文化精神与人文特色的标识,更使其成为凝聚人心、振奋意志的向心动力。可以说,现代足球运动伴随着足球文化的形成、传播、发展,已成为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重要文化标识之一。

中国足球之所以持续低迷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国传统的足球文化在传统的发展模式被打破之后,那种脱胎于计划经济时代单一政治背景与需求的足球文化已被颠覆。而新的能够适应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背景,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符合世界足球运动发展潮流的,既要面向政治,又要面向市场,还要面向社会与大众,更要面向世界的多样化背景与需求的新型中国足球文化还没有能够得到确立与建设。因此,重建当代中国新型足球文化成为振兴、发展中国足球刻不容缓的重要内容与需求。

校园足球活动是振兴、发展中国足球的源泉与基础。同样,校园足球文化也是构建中国新型足球文化的重要内容。校园足球文化,扎根学校,面向广大学生,发挥足球特有的教育、健身、文化陶冶功能,肩负着传播、普及足球基础知识与技能,营造足球文化氛围,重塑中国足球运动形象,培养兴趣与爱好,引导广大学生积极参与足球活动的重任。因此,校园足球文化建设必然成为构建中国新型足球文化的基本着眼点。

当前上海市校园足球活动开展中所反映出的指导思想偏差,发展方式错位的问题,与没有开展与建设真正意义上的校园足球文化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于缺乏必要的校园足球文化的教育、宣传与传播,在校园内没有真正形成浓厚的足球文化氛围,使得各级学校和广大的教师、学生与家长并没有真正理解、认识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重大意义,不了解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具体内容、步骤、方案、目标与要求。因此,所期盼的培养兴趣爱好,吸引广大师生参与,扩大青少年足球人口,夯实社会基础的效果与局面,也就成为了一句空话与奢望。

2、上海市校园足球文化建设的价值

上海市在“十二五”初年,提出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以践行“公正、包容、责任、诚信”价值取向为载体和抓手的精神文化建设总方针。指出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凝神聚力,使之成为上海加快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实现“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动力。为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上海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十二五”期间,上海的文化建设既要把准历史方位,又要紧随时代发展潮流,打造特色海派文化。要着眼于人文精神的重构,增强城市文化意蕴与人文魅力,建设形态文明、功能文明与素质文明,提升城市形象和竞争实力,立足长远、着眼现实,走向世界的“东方文化之都”。

上海市校园足球活动面临当今国家和上海文化大发展的挑战与机遇。其挑战,既有目前上海乃至中国足球恶劣的自身与环境文化因素,又有应试教育在吸引和争夺学生、时间、资源等方面的文化强势与惯性;所谓机遇,既有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又有增强、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社会期待与共识,还有上海打造“东方文化之都”战略的强力推进与需要,更有党和政府坚决铲除足球腐败,整顿联赛秩序,狠抓青少年足球基础,重振中国足球的决心与支持。

上海市校园足球活动虽然在发展模式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但能否从根本上克服和逾越当前校园足球活动存在的瓶颈和困境问题,给上海市校园足球活动带来提振人心、动力强劲的蓬勃局面,进而为全国的校园足球活动的深入开展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关键要看新型人才——“全面发展、特长突出”培养目标的实现,并通过培养目标的达成,重新唤醒和重树广大青少年学生、家长、老师、学校、社会对足球价值的认同与信心,否则就会在新一轮的发展、竞争中丧失其存在的价值。

3、上海市校园足球文化的构成

依据文化学理论,校园足球文化可分为精神、制度、物质三个层次。一方面校园足球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建设是精神文化的基础与客观反映,另一方面校园足球的精神文化对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建设具有引领与指导的作用。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特别是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步伐的加快,为上海市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提供了强有力的经费支持,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物质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与充实。

为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国家颁布了相关的政策、条例与实施方案,成立了专门的组织领导机构。上海市也提出重振上海足球,适应国际大都市发展需求的口号,并依据实际情况,成立了校园足球联盟,理顺了组织管理体系,同时正在组织、推进的上海市“中学体育课程专项化改革”试验等等,都为上海市的校园足球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一定的制度环境与保障。

精神文化是校园足球文化的核心与灵魂,是校园足球文化的最高层次。是形成校园足球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思想基础。是提升校园足球核心竞争力的途径和手段。

上海市校园足球活动的精神文化决定了上海市校园足球活动的内涵、宗旨、目标、价值取向、活动规范等发展理念与行为准则。其内涵就是要通过足球活动,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拼搏意识和团队精神;其宗旨就是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足球活动,促进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推进素质教育;其人才培养目标就是要在普遍提高青少年学生足球运动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发现、培养全面发展,特长突出的新型青少年足球人才;其价值取向就是要以普及为核心,重塑中国足球运动形象,扩大青少年足球人口;其活动规范就是以校内活动为中心,面向广大青少年学生,营造足球文化氛围,培养兴趣与爱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确立以普及为核心的发展指导思想,才能摆正扩大青少年足球人口,普遍提高青少年足球运动知识与技能,夯实社会足球基础的发展目标。

4、上海市校园足球文化建设的建议

上海市的校园足球文化建设应积极适应国家文化建设大发展的步伐,主动融入建设“东方文化之都”的总体规划之中,使之成为上海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进而成为打造、提升上海城市声誉、城市文化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与标志之一。

4.1、制订校园足球文化发展规划,突出精神文化建设

上海市校园足球文化建设必须制订发展规划,突出精神文化的建设,不断提炼、打造、形成自己特有的核心竞争力。并以此确立校园足球文化建设的目标与发展方向,昭示校园足球的价值观、宗旨与追求,激发全体师生的凝聚力、创造力和使命感,吸引广大孩子、家长、老师、学校、社会积极投身于校园足球活动之中。

4.2、正确处理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的关系

首先,校园足球文化建设中人力、物力、财力的合理配置,和谐发展环境的优化,必须要有科学、规范的制度文化的坚强保障;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建设,必须指向、服从精神文化建设的需要与引领。其次,在文化建设指导思想上必须理清引进与继承、消化、吸收与最终形成自我的关系。依据上海以及我国青少年足球发展的水平与现状,在校园足球文化建设中,物质文化层次的东西可以积极引进,制度文化层次的东西可以学习、借鉴,而精神文化层次的东西,必须得靠我们自己来建设。

4.3、明确发展定位,保持校园足球本色

上海市校园足球的文化建设必须紧跟上海的城市、教育改革发展步伐,主动融入上海文化发展规划之中,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构建独特的文化内涵,为上海的城市文化、教育文化、体育文化以及社会发展提供健康、正面的精神风貌,在实现“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东方文化之都”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校园足球赋有普及、传播足球知识、技能以及足球文化的特殊使命,必须坚定校园足球的教育、健身、文化的功能定位,正确处理校内五大活动的关系,理性把握普及与提高的关系,突出普及的基础地位,真正体现校园足球活动的本质。

4.4、加大投入,优先建设校园足球文化

首先,在管好、用好政府专项投资基础上,与各级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资金融为一体,积极拓展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为校园足球文化建设筹措充足的资金保证。其次,科学高效地利用好资金与资源,协调五大活动内容建设的资源配置,保证文化建设的优先发展,使其能够真正发挥应有的先导与引领作用。

[1]上海市精神文明委员会.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五年发展规划(2011—2015)[S].解放日报,2011,3.

[2]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开展全国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S].体群字[2009],54号.

[3]杜琳琳.铸就现代大学精神文化[J].文化学刊,2011(4).

猜你喜欢
足球运动上海市足球
高中校园足球的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激发幼儿足球运动兴趣的策略
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
上海市房地产学校
高校校园足球发展现状与发展模式研究
铁岭市中小学校园足球运动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腾势400 用在上海市区的来回穿梭克服里程焦虑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认识足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