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利用和经营管理的研究

2014-08-15 00:50葛传华贵州省毕节市卫生学校贵州毕节5517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4年22期
关键词:体育场地体育场馆场馆

□ 葛传华(贵州省毕节市卫生学校 贵州 毕节 551700)

1、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需求日益旺盛,体育锻炼的群体越来越多,随着体育锻炼人群的增加,对体育场馆的需求量和要求也就越来越高。随着全面健身计划的实施,全民健身热迎面而来,社会体育场馆异常火爆,很难满足广大人民的健身需求。而对于高校的体育场馆,只是局限在为学生提供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而对于其他的时间处于闲置和封闭状态。

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的深化,人们健身需求逐渐增强,现有体育场地设施远远不能满足大众健身需求,目前国家和地方政府也不可能大规模地进行体育场馆建设,如何把高校丰富的体育场馆资源,保证体育教学、运动训练正常进行下有效的适时合理地向社会开放,将会有利于改善供需矛盾关系,最大限度的弥补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养护资金的不足,这无疑是一种“双赢”的举措。

因此,合理开发利用高校体育场馆设施有利于缓解社会锻炼人群对锻炼场地需求的压力;有利于推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进程;有利于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有利于高校资源的充分利用;有利于推进学校体育的开展等等。为此,合理开发、建设、利用和管理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研究内容

本论文研究对象是以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利用和管理情况为研究对象。

调查对象以河南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郑州大学体育场馆的场地器对象,对场馆的利用率为研究内容,调查河南省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利用的实际情况。

3、研究方法

3.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和校图书馆查阅有关体育场馆资源利用和管理方面的文献资料,并通过网络查阅了《全面健身计划实施纲要》,对其进行阅读,并翻阅了有关科研方面的书籍,以便于本课题研究方法的实施等等。为本课题的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3.2、调查法

本人亲自走访调查或以同学和电话拜访的形式,对有些高校的体育场馆和高校体育场馆的经营公司进行了访谈和调查,对有关体育场馆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调查,对一些实际的访谈,并作了访谈笔记,以便于文章的写作。

4、结果与分析

高校体育场馆的现状分析,通过对三所高校的体育场馆进行分析,发展三所高校体育场馆设施较多而且齐全,但是大部分处于闲置状态,同时高校体育场馆的使用有场馆功能单一,难以满足高校体育的新需求。部分新场馆投资大、利用率低不能有效的为师生所使用,同时管理难度较大。针对目前的市场需求、高校自身优势提高体育场地利用率等目的决定了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必然性。同时尝试开设体育场馆有偿使用,有偿使用有利于场地设施的发展和建设,提高场地的使用率,有利于激发教师的积极性。

5、结论和建议

5.1、结论

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参差不齐,有的高校体育设施由于占地面积的影响,设施较少,设施利用率较高。有些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多而齐全,但大部分处于闲置状态;高校体育场馆绝大多数都是为了满足学生教学、训练和竞赛的需求。高校体育场馆管理人员少,主管人员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但下属人员多半为临时工,主要从事打扫场地卫生等粗浅工作,没有掌握专业知识真正的为体育设施服务,从而场地设施缺乏管理,导致场地陈旧、日渐废弃。高校体育师资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高校体育场馆缺乏资金支持,维护、维修和设备的置换困难。

5.2、建议

针对以上高校体育场馆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及影响对外开放的因素,我们提出以下场馆对外开放的发展对策。

(1)有效的协调各方组织、加大开放力度、提高场馆使用效率。

由于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是一个运行机制复杂的管理过程,涉及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社会组织、学校、校外人员、校内师生等多方利益主体。协调和分配相关利益主体的不同职责,将是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组织过程中必须面临的管理挑战。具体而言,首先是相关政府部门监管责任问题。教育行政部门作为学校的上级主管机构,着重强调学校体育教学任务的实现和校园人身财产安全的维护。学校对外开放体育场馆旨在配合体育行政部门发展群众体育、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然而在现行问责制度下,教育行政部门显然不愿承担由于对外开放可能带来的校园安全责任。与此同时,体育行政部门也深知校园安全责任重大,不敢硬性要求学校全面对外开放体育场馆;一旦出现校园安全责任事故,体育行政部门也会以职责范围外回避事故责任。由此可以看到由于各个利益主体无法达成良好的协议因此场馆即使遵循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但是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开放力度仍然不大,无法满足大众的需求。而由于时间的限制及其学生上课的用度即使在向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也无法极其有效的利用。

(2)加大对无形资产的开发。

各大高校应该充分利用自己学校的无形资产来进行市场运作,是体育场馆的资源得到最大的开发。首先,就应该利用自己学校的高水平运动队所取得的成绩,来为自己的体育场地进行宣传使得更多的人来这里进行锻炼,这样一来不仅让学校的体育场地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而且也使得网球专业的同学得到了更好的锻炼。其次是利用学校现有的一些体育场地进行一些运动项目的比赛,参与群体既要包括学校的队伍也要面向社会进行招收。使得更多的人群对学校的场地进行理解,这样就会使得学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3)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

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人才之所以素质偏低、数量匮乏,主要原因是投入不足和培养机制尚未形成。要改变这一现状,可以采取如下措施: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把人才培养与开发使用纳入场馆发展规划,建立人才培养基金,确保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同高校、企业等联合培养,拓展人才培养渠道;通过内掘外引方式,开发和引进经营人才;通过以上措施,形成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机制,营造人才培养市场。

(4)安全问题的对策。

高效体育场馆在对外开放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包括校园安全、活动人员的安全以及活动秩序的安全。这是大多数学校管理者最担忧的问题,也是影响学校支持开放工作的主要原因。例如:武汉市的做法是每所开放学校都制定了 《工作方案》、《市民进校健身管理办法》、《安全预案》等管理文件,并安排1名校级干部分管此项工作。所有开放学校统一悬挂由市教育局、体育局订制的开放学校匾牌,公示开放时间、内容和公安干警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市民凭健身卡或其他有效证件进校健身,同时加强对健身群众的文明进校教育。武汉市公安局配备专门人员,配合开放学校和社区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上海市制定的《关于本市体育、文化、教育设施资源向社区开放指导意见》要求“要做好安全警示标志的设置和安全告示,要指导活动者自觉遵守活动项目规则,明确损坏赔偿等规定;严禁传染病患者和无行为责任能力者进入,因此本人建议,有当地政府做主导进行购买保险的方式来确保他们个人的安全同时通过购买保险解决了学校场地开放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免去了当地政府和校方的后顾之忧。

(5)确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制定完善的对外开放制度。

社会人群的具有不同程度的体育需要,合理的收费标准。可以最大的化的满足不同人群的要求,进而是场馆的利用效率最大,达到最大的收益。

管理制度是各个成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在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活动中,管理者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出入人员记录、设施的检查、安全保卫制度、时间管理制度、学生和校外人员有效协调利用制度、收费完善制度、等等,明确部门职责和岗位责任,制定工作标准和办事程序,规范职工行为;要强化内部管理,创新管理方法,优化组织结构和推动组织革新,要加强职工思想教育,增强职工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以增加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促进场馆经营开发。

6、结束语

随着大众健身需求的激增,高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具备了充分与必要条件,即不仅具有强烈的居民健身需求,而且得到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从我们调查的结果分析单纯的高校体育场地的行政型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而且我们发现了高校体育场馆在对外开放过程中所面临的难题以及制约高校体育场馆开放的因素,我对我发现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与对策,其实高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为居民提供公益性服务的主要目的不是追求经济利益,而是为了盘活闲置的高校体育场地,更好地为全民健身服务,以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

[1]李颖川,张瑾.2008年奥运会我国体育人力资源储备情况分析,中华网.

[2]庹权.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的经营困境分析[J].体育学刊,2002,9(3).

猜你喜欢
体育场地体育场馆场馆
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化解策略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大型体育场馆PPP项目商业模式研究
体育场馆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方法与应用
场馆风采
我国体育场地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石狮市城市发展与体育场地建设的研究
我国第六次与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结果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