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配合电针治疗骨折后骨痂不形成临床观察

2014-08-15 00:43段勇明郑忠民
重庆医学 2014年28期
关键词:电针活血中药

段勇明,郑忠民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人民医院疼痛康复科 638400)

骨折指骨头或骨头的结构完全或部分断裂。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中青年也时有发生。经及时恰当处理(内固定或外固定),多数患者能在短期内出现骨痂,最终达到完全恢复。但有少数患者因各种原因致骨折后骨痂不形成,患者饱受肢体疼痛及功能障碍的痛苦。这在临床上骨痂久久不形成的病例并不罕见。作者从1991年开始,根据中医“肾主骨、生髓”、“祛瘀生新”的理论,在临床上采用补肾活血法,配合电针补髓、壮骨、活血治疗中老年骨折后骨痂不形成的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991年1月至2011年1月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93例。其中,男52例,女41例,年龄45~50 岁22例,50~60 岁32例,60 岁以上3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7例,其中,男27例,女20例,年龄45~75 岁,平均(54.1±2.1)岁;对照组46例,其中,男25例,女21例,年龄43~77 岁,平均(53.2±2.3)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骨折延迟愈合超过同类骨折的正常愈合时间[1],骨折部位有按压痛或纵向叩击疼痛。数字化X射线摄影(DR)可见骨折线,骨折端骨痂量少或无,无骨端硬化现象。排除标准:骨折时间少于6 个月;存在骨髓炎表现者;极重度、精神障碍及资料不全患者及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1.2 方法 (1)对照组,中药药物组成:丹参20 g,熟地、淮山药、骨碎补、自然铜各30 g,续断20 g,茯苓、泽泻、枣皮、丹皮、当归、赤芍各12 g,桑寄生、鸡血藤、五加皮各15 g。(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具体操作方法:将中药药物,首先加水500 m L 浸泡药物30 min,先煎自然铜30 min,后入诸药,武火煮沸20 min 后,再文火煎20~30min,1 天1 剂,每天3 次,15d 为1 个疗程;针刺足三里、三阴交、绝骨、申脉(以上穴位均为骨折之对侧),肾俞、肝俞,并局部取穴,针刺得气后,将足三里与三阴交,绝骨与申脉接电针仪(G6805-Ⅰ)。用连续波,频率2~3 次/s。每次30min,每天1 次。

1.5 疗效标准 参照《外科学》骨折临床愈合标准[2]。痊愈:压痛、叩击痛消失,骨折断端愈合,X线片显示骨折线模糊。好转:无压痛,有叩击痛,X线片显示断端有明显骨痂连续。无效:体征、X线片显示无变化。以上病例均在治疗疗程后通过X线片证实。统一由放射科主任亲自阅片,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47例,其中,治愈38例,好转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2%;对照组46例,其中,治愈25例,好转1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0.4%。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礼记》时说:“皮曰伤、肉曰创、骨曰折、骨肉皆绝曰断”。说明骨折诊断属中西医通用,骨折后一般在第5 周左右开始有骨痂生长,并从骨痂向骨组织转化。中医认为骨者,属肾也,肾藏精,主生长发育,肾主骨、生髓[3]。精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及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包括“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来源虽然有异,但均同归于肾,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先天之精”有赖于“后天之精”的不断培育和充养,才能发挥其生理效应,“后天之精”的化生,又依赖于“先天之精”的活力资助。中老年体质较差,年老体衰,肾精亏虚。精血同源,相互滋生,跌扑损伤,瘀血阻滞,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故骨痂久不形成。中医药治疗骨折,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已被现代医学所证实[4]。大量文献报道,中医中药治疗骨折有独到优势[5-6]。有实验证实骨折愈合期给予补肝肾的接骨续筋方剂可明显促进骨折愈合[7]。本中药方通过补后天以实先天,在治疗立法,采用补肾活血法治疗中老年骨折骨痂久不形成。方中丹参具有保护骨细胞作用,具有增加成骨细胞数量,促进骨细胞样细胞发育、分泌、代谢活性,以及改善血清、骨痂及骨组织中钙、锌、铜含量的功效,从而加速骨折愈合过程[8],熟地补血滋阴、益精填髓;枣皮酸温滋肾补肝;山药益气滋肾补脾;共成三阴并补以收补肾治本之功,熟地配泽泻利湿泄浊,茯苓淡渗脾湿,配山药助其健运。丹皮配枣皮以泻相火,当归、赤芍、红花、鸡血藤活血祛瘀、生新,桑寄生、五加皮、牛膝补肝肾、强筋骨,自然铜接骨续筋。研究表明,骨碎补能对骨原基的钙、磷沉积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提高了组织中的碱性磷酸酶活性,促进蛋白多糖合成,促进钙化,对骨损伤的愈合有促进作用;续断具有促进组织再生作用;自然铜可促进胶原纤维形成和钙、磷沉积,增强多种酶的活性,促进骨痂的形成[9-12],诸药合用,共同达到补肾、祛瘀、生新、续筋接骨的功效。作为针灸治疗,作者一般常用在偏瘫及疼痛方面,而其在骨折中亦有不错的作用。

实验研究证明:针刺能改善和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激发局部组织细胞活性,活血化瘀,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影响骨中矿物元素的含量、促进骨细胞的分化与增殖,促进成骨细胞的增生与激活,骨细胞的分化与增殖,对骨折愈合有重要意义[13-14]。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穴位,能健脾和胃、养益后天,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之穴位,肝脾肾三经交会穴,能健脾养阴,补血活血,作者选用足三里与三阴交相配,共奏其补脾肾、养阴、活血之功效;绝骨(悬钟)为足少阳胆经穴位,八会穴之髓会,补髓壮骨,通畅少阳经气,申脉为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八脉交会穴,能平调阴阳,舒筋活络,绝骨与申脉相配,共奏其补髓壮骨、舒筋活络之功效;取穴肾俞、肝俞以滋补肝肾,阿是穴以活血止痛[15];局部针刺穴位,从经络学说给予补肾、养阴、活血,阿是穴针刺可使局部微循环改善,血管扩张疏通骨内静脉阻滞,改善骨缺血情况,促进血管再生与重建、加速骨痂形成[16]。中药与电针共用,其功效较单用中药效果明显。

当然,本研究病例较少,以后需继续此项研究,另外建议患者平时适当多吃一些青椒、西红柿、苋菜、青菜、包菜、萝卜等维生素C 含量丰富的蔬菜,以促进骨痂生长和伤口愈合。

[1] 崔国权.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22例[J].中国中医急症,2008,17(4):552-552.

[2] 裘法祖.外科学[M].4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714.

[3] 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39.

[4] Wong RW,Rabie AB.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and bone formation-a review[J].J Oral Maxillofac Surg,2006,64(5):828-837.

[5] 徐东艳,应健跃.中药促进骨折愈合的研究进展[J].浙江中医杂志,2005,40(3):47-48.

[6] 龚志贤,卢敏,谢心军,等.中医药治疗骨折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6,14(3):60-63.

[7] 彭汉士,贝美莲,吴清和,等.中药肢伤三方促进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18(2):163-166.

[8] 王俊国,曹斌.丹参促进骨折愈合的研究进展[J].中国骨伤,2003,16(10):637-638.

[9] 尹国勇,胡志伟.中药熏洗促进骨折愈合临床体会[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4):636-636.

[10] 朱慧锋,王唯佳,王珠美.骨碎补研究进展[J].中国骨伤,2009,22(1):66-68.

[11] 张金昕.杜仲和续断在骨伤科中的应用[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32(1):74-76.

[12] 徐爱贤,高学媛.磁与自然铜促进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08,27(8):558-560.

[13] 张晓燕,吴铁.针灸促进骨折愈合的研究现状[J].河北中医,2005,27(7):548-550.

[14] 史晓林,张梓荣.骨康注射液配合电针对骨折局部细胞活性影响的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00,16(11):46-47.

[15] 王彤,魏立新.电针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膝关节滑膜炎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05,25(3):176-178.

[16] 张国胜,李玉清.针刺治疗股骨头坏死1例[J].中国针灸,1998,28(9):42-43.

猜你喜欢
电针活血中药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中药贴敷治疗足跟痛
电针改善脑卒中患者膝过伸的效果
低频电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
电针及高频热疗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5例
电针“远心”穴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疗效观察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
活血舒筋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