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党报经济新闻故事化报道浅析

2014-08-15 00:54陈飞燕黄婉婵
传播与版权 2014年2期
关键词:党报新闻报道经济

□ 陈飞燕 黄婉婵

一、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和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在人们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经济新闻报道在媒体中的重要地位也日益凸显。衣食住行、享受消费、教育培训……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如何做好经济新闻的报道?

早在十几年前,国内新锐的经济类媒体就开始萌芽并崛起,从《中国经营报》、《21世纪经济报道》到《经济观察报》,专业经济媒体在媒体家族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席位。更多的非专业性媒体也开始关注经济新闻的报道。

近十年来,市场类媒体的崛起,将曾经高高在上的官报——党报置于一个尴尬的位置。市场类媒体从读者的角度出发,放低架子,以老百姓的眼光观察和关注新闻事件,挖掘百姓普遍关注的话题和新闻。被喻为“枯燥乏味”的党报如何冲出市场报的突围,在保持权威性的同时寻求一种亲民的路径?

新闻当中被认为最艰涩深奥的经济新闻首先引领了一场党报的改革和发展。用已经被国外媒体所广泛使用的“讲故事”的形式将枯燥的经济数据和图表转化成通俗易懂的报道,用形象的故事表达抽象的事件,用一个个精彩的小故事反映出时代的大主题,从而吸引观众的眼球,逐渐被党报所采纳。本文通过浅析党报经济新闻故事化的现状、成因和其正遭遇的问题,并尝试给出一些建议。

二、经济新闻故事化的界定

“一千个人的死亡是一个数字,一个人的死亡是一个悲剧。”这句解读新闻的话语被越来越多的媒体所重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新闻报道注重的只是数字,而近年来,数字背后的个体和人所引导的事件开始见于报端,人物承载着新闻事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用人的活动来代替枯燥的数字的这样一种故事化的写作方式也正在成为一种趋势。

(一)新闻故事化界定

美国新闻学家梅尔文·门彻在他的《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中写道:“记者的第一个写作信条是要表现,不要叙述。平铺直叙,会使读者或听众处于消极的地位,而表现,就会使之身临其境。”他还引用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的创作体会:“我不去陈述,不去解释,我只是去表现,让我的主人公们替我说话。”这种让主人公自己去表现的手法,用在新闻上,就是新闻故事化的写法。

对于新闻的故事化,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得主富兰克林是这样解释的:采用对话、描写和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实现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

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发掘出这样的元素:事件的曲折情节、富戏剧性的叙述,即对话、描写、场景话语,等等。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喜欢听故事,因为故事都有跌宕起伏的情节,这是故事体裁不可或缺的组成要件,也是故事能够吸引人的法宝。

发生在人们身边的新闻,大多也有情节,有的情节还比较曲折生动,这就为故事与新闻两者相结合找到了契合点,如果借用故事这种形式来写新闻,那么新闻的生动性和吸引力必定大大增强。而富戏剧性的叙述方式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接收喜好,能调动受众的接收兴趣,相比起新闻中堆砌的枯燥数字,更容易与受众形成情感互动以至达到共鸣,因此,在解释新闻故事的内涵时,这两种元素是主要的。

但是,笔者认为,富兰克林的解释还欠缺了一个重要的元素,那就是故事中的人物。故事情节除了围绕事件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展开外,还有另一个重要的线索,那就是围绕人物的活动展开,既然新闻故事有故事写作体裁的特点,那么不能例外的,人物是新闻故事一个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大部分新闻事实最终都要落到具体的人和事上,以讲故事的方式来做新闻,同样也离不开人和事。

(二)人物因素与故事化写作

从国内的纸媒发表的作品来看,不难看出,故事化的写作形式更多地运用于通讯或者特稿的写作上。消息的作品,虽然也倾向于用更加平和的笔调来阐述事实,但是受篇幅的限制,仍然以概括性的语言为主,“人”的影子在消息中也隐约可见,但故事性却并不突出。

一般来说,新闻事件是以人为载体的。是人导引了事件的发生,也是人将它推至高潮。一个事件之所以被关注,正是因为其中的“人”牵动着历史的命运和读者的心思。通讯或者特稿,由于篇幅较长,而拥有足够的空间容纳下“人”的身影和其伸屈的活动。

梅尔文·门彻在《新闻报道与写作》中给特稿的定义是:特稿,是写来供娱乐的。作者让个人的动作和意见来传递故事。特稿通常是以延迟式导语开头——阐明特稿要点的一个事件或者趣闻轶事。主体包括补充性事件、一些引语和新闻题材。结尾或许对全文加以概括或者制造一个高潮。

暂且不评论是否同意门彻将特稿定位为供娱乐这一说法,作为新闻学界的经典著作,门彻明确提出特稿中“人”的动作和意见。目前四川日报经济新闻部正是在逐渐贯彻这样一种做法,让人的动作和活动以及人的言语来引导故事的发展,从而讲述一个与经济生活有关的新闻事件或者解剖一个新闻现象。

(三)经济新闻故事化成为趋势

“3月22日,在春熙路附近上班的周小姐中午出去逛了一圈,风吹起沙粒,直往眼睛里钻,回来发现衣服上、头发上都蒙了一层灰。‘难道这就是沙尘天气?’”这是2010年3月23日《四川日报》要闻版《秦岭挡不住沙尘肆虐四川盆地》的开头,表现的是干旱的天气对四川气候的影响。寥寥的几句话,将一个女子的疑惑与感受写出,风沙入侵四川这一庞大的话题也从微观处得到了体现,从而将读者引入宏观的话题中。

类似于这样的新闻,在党报上越来越频繁地出现。这样以小人物小故事讲述大主题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受到向来严肃的党报的青睐。读者或许会有疑问,气候报道的解释也是经济新闻吗?

对于经济新闻的定义,学术界已经有了一番成熟的讨论,大致的观点可以归纳为:经济新闻是以报道经济关系、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为主要关系的新闻报道。

此外,还有人将党报和以《南方周末》、《经济观察报》为主的严肃性经济报道称之为主流经济新闻。其定义是指为社会主流人群度身定做的,能够成为他们所倚重的经济资讯来源的经济新闻,包括经济领域的专门化资讯、主导性新闻、深度加工整合的信息以及权威的财经分析和价值判断。

国外还有学者表明,一切的报道都可以归纳为经济新闻。新闻所报道的事实,几乎无不和钱发生着联系,而和钱发生关联的新闻,最后都可以归结为经济新闻。这样的定位或许过于宽泛。但可以看出的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与国外经济联系的日益紧密,经济新闻所包含的领域越来越宽,而不仅仅局限于之前所认为的股票、金融领域。

然而,经济新闻所特有的专业性和复杂性,也将阅读的门槛抬高,同时将部分读者挡在了阅读的门外。党报作为面向普通大众而不仅仅是专业人士的报纸,如何将艰涩的报道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通俗化、可读性成为媒体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要吸引读者首先必须要贴近人生,而听“故事”几乎是人类共同的爱好,“故事化”特别是经济新闻的故事化成为党报的选择也成为一种趋势了。

三、解读党报经济新闻的故事化

经济新闻在我国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受众思想的解放,经济新闻的报道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在近年掀起的党报改革中,经济报道引领了改革的大潮,并创新了写作的模式,用细节、引语和戏剧性的事实来讲述新闻故事。

(一)党报经济新闻故事化的成因

最早的经济新闻,起源于1857年10月创刊的《香港船头货价纸》,而老一辈人更加熟悉的经济新闻当数1893年在上海创办的《新闻报》。“文化大革命”之前,迁往北京的《大公报》的经济新闻也一度领先于全国报刊,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经济新闻直到“文化大革命”之后才开始慢慢发展起来。

最先发展的是专业类和行业类的新闻报刊,《经济日报》、《中国电子报》等都曾经辉煌,但是这些报刊的门槛过高,读者面窄。直到1995年前后,都市报横空出世,相继诞生的市场类媒体先后开辟了专门的经济版或者财经版,国内的经济新闻报道渐渐火热起来。而一向权威的党报,在市场类媒体的包围中,也不得不放下严肃的架子,以更加亲民的姿态出现。

时代在发展,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经济发展浪潮的洗礼,我国综合国力得到大大提升,人们的观念相较以往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加上娱乐化思潮的侵袭,以往让读者看到便头疼不已、充斥了数字和图表的经济新闻报道越来越难以为受众所接受。

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各种各样的经济活动中,参与的深度和广度都在拓展。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和政治环境,人们需要通过媒体更加及时准确地了解经济信息,还需要媒体宏观、中观和微观,多角度、多层面地解释经济事件和现象,以更好地为自己参与市场活动服务。

报纸作为大众传媒,本身有很重要的娱乐消遣功能,即使是经济新闻,也不应该凌驾于读者的兴趣和需要之上。一种贴近民生的可读性更高的报道方式呼声越来越高,于是,由小故事引出新闻主体的华尔街日报体式以及通过人物讲述财经故事的经济新闻报道方式开始受到读者的青睐。

我国目前的大部分党报都将读者定位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人群,读者定位相对高端,有调查发现,这些人群也更倾向于接收来自党报的消息源。党报作为传统的官报,在媒体中最具有权威性,最能接近权威的新闻源,因此党报的权威性也是其受读者热捧的一大因素。但是这类人群也跟随着时代的发展,上述的因素在他们身上也在悄悄地发生着作用。因此,党报要把握住这类掌握话语权的人,创新经济报道的方式,吸引住眼球的同时,还巧妙地传达了政经、产经和财经信息,何乐而不为?

(二)写作手法革新:严肃中的通俗

“3月11日晚10时,东莞长平镇桥沥村。此刻正是昌华手袋厂下班的时候,‘陈总再见’的招呼声清晰地从电话那头传过来。‘他们以前都叫我陈哥,现在叫陈总,还真有点不习惯。’陈昌华告诉记者。”这篇发表在某党报上的文章《打工村里的年轻人》,讲述的是新生代农民工的故事。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次使用“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一时间国内媒体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报道铺天盖地,在媒体的报道中,这群生长在乡村的年轻人和城里的孩子一样吃麦当劳、听MP3、染着五颜六色的头发、穿着哈韩哈日的潮流服饰、娇气而不肯吃苦。

这些生长在农村的年轻人果真像媒体报道的那样么?这些已有的报道是否过于脸谱化?《打工村的年轻人》,用三个年轻人的故事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新生代农民工不同于老一代农民工的思想和作为。文章对他们的喜好、行为、穿着和语言进行描述,向读者呈现了新一代年轻人的内心世界。看似宏大的话题,就这样轻轻地落到了具体的人物和故事身上,运用了对话和细节描写,文章就具有相对较强的可读性,而不是干巴巴的说教。

“中午时分,祝军回到房间打开电视,调到中央七套,等待收看即将播出的《每日农经》。他说:‘关于农业信息的节目我都爱看,有时也上网查一些市场需求信息。’虽然生长在农村,但祝军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农民。吃完午饭,祝军继续到田间去劳作,锄头在他手中屡屡脱落。另一边,祝妈妈陈昌英手上的锄头却稳稳地一下一下地砸在田里。”这是文章中的一段描写,运用了直接引语,也捕捉到了生活的细节,人物就显得有了血肉,而不是一个干瘪的轮廓。

事实上,在业界的定论中,故事化的写作模式不仅仅是细节和引语的描写,它更加强调戏剧性和冲突性,细节只是表现戏剧性的一个手段。故事之所以吸引人更大程度上也在于它的戏剧性。当然,因为新闻毕竟是新闻,是真实发生的事实,因此引语和一些细节的描写就能够让文章更显得真实,而非让读者误认为是作者的编造之词。

总而言之,牵涉新闻事件当中的特定人物,曲折的矛盾冲突、真实可感的细节和语言描写,将新闻用生动的语言呈现出来,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思考新闻事件或者现象,才能做到让严肃的报道和题材显得通俗易懂。

四、党报经济新闻故事化的局限性分析

“华尔街日报体”一般是用“小故事”讲述一个“大主题”,行文通俗易懂,受到读者的欢迎。虽然党报经济报道也在倡导这样一种写作模式,但由于党报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采编人员对这一模式的理解和执行还与真正的“华尔街日报体”存在偏差。

(一)“华尔街日报体”体式解析

所谓“华尔街日报体”,是《华尔街日报》惯用的一种新闻写作方法。其行文特点是:从某一独特的具体事例(人物故事、场景、细节)写起,经过过渡段落,进入新闻主体部分,叙述完毕以后又回到开头的事例,有时也用总结、悬念等方式结尾。这种写法有利于从小处落笔,向大处开拓,引导读者从个别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地了解新闻事实,所以颇受欢迎。

1995年,国内首张都市报《华西都市报》诞生,随后《南国早报》、《大河报》、《南方都市报》等市场类报纸相继面世并先后开辟了专门的财经版或者经济版进行经济新闻报道。与之定位相吻合的是,注重民生的都市报的经济新闻报道,向国外的财经媒体佼佼者《华尔街日报》学习,用一系列的“小故事”表达“大经济”的话题,紧紧吸引了读者目光。

近几年来,虽然党报的经济新闻报道也在借鉴讲故事的方式冲出重重包围,但是从现阶段实践来看,党报讲故事的艺术还有待提升。长期以来,在实际报道中,党报经济新闻仍主要沿袭“典型报道+会议新闻”的题材取向,党报在经济报道中惯用以文件口号式宣传为主,经济信息不论广度、深度及高度都无法满足读者的需求。

(二)倡导与执行的差距

许多党报虽然也在倡导讲故事的艺术,但真正实践执行起来却并不是很到位。党报传统的语言高度概括的报道还在延续,许多被记者认为是血肉的文字却都被编辑删掉,只剩下一个骨架。

对于国内的媒体特别是被喻为“党的喉舌”的党报来说,由于其长期以来的惯性,在写作过程中并不能一下子完全接受这样一种故事化的写作方式也情有可原。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采编人员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不同,一线的记者和二线的编辑之间存在分歧也在所难免。

(三)理解与运用的差距

“近日,资中骝马镇红豆沟村村民张永红到银山镇走亲戚,在路边客运招呼站等了大半个小时,也没一辆客车路过。”这样的导语,虽然也是以小人物引入,但是却没有华尔街体式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再来看《华尔街日报》一则报道的导语:“酒吧里的这个男子是一家大公司的人事主管,他外表干净整洁,如同一杯清水朴素干净,毫不引人注意。这样的形象非常有助于他从事自己的副业——通过填写虚假的索赔保单来诈取保险公司的保险费。”放在一起对比,立马就看出了二者的差别,前者给人干巴巴的感觉,也起不到导语吸引人的作用。

究其原因,还是党报过于固守自己的报道模式,当然,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接受这种更新的报道模式,进一步摸索其党报权威和主流传统的结合。

“如果记者能够深入到生活的底层去挖掘信息的话,他的故事将拥有一种强烈的市井特质,这是坐在办公室里的人永远无法提供的。”《华尔街日报》要求记者必须到新闻的第一线,搜集所有与新闻有关的故事,全身心投入到故事中,因为真正的故事发生在新闻现场。

充满现场感和典型生动故事的报道,需要记者深入采访,到新闻第一线,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很多党报的记者在长期的优越感中渐渐丧失了进一步追求更好的耐心和韧性,过于局限于自己的视野。作为新闻从业者,还是要回归新闻本位,深入一线新闻现场,努力抓取事件和人物的细节,为受众提供更加真实可感、可读性强的新闻报道。

五、结语

社会经济在发展,受众思想在变化,都市媒体在崛起,作为权威新闻源的党报想要在发展中牢牢扼住话语权的咽喉,便不得不想办法在重重困境中吸引住受众,而以往枯燥乏味的写作模式显然不再适合受众的需要。向《华尔街日报》学习,并将这种故事化的写作方式与国内情况结合起来,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故事呈现严肃的报道和话题,势必成为党报经济报道发展的方向。“师夷长技”并“以自强”,则要求党报的采编工作者摆正自己的位置,深入新闻一线,挖掘细节和情节,以向读者呈现生动易读的报道。

[1]梅尔文·门彻.新闻报道与写作[M].展江(译).华夏出版社,2003.

[2]严三九,包鹏程,王虎.经济新闻写作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李希光.畸变的媒体[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4]威廉·E.布隆代尔.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M].华夏出版社,2006.

[5]刘加增.打造主流经济新闻的现实选择[D].山东大学,2007.

[6]陈力丹.中国经济新闻发展的几个特点[DB/OL].http://www.xici.net/d61853233.htm,2007-11-26.

猜你喜欢
党报新闻报道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党报创新文娱报道的实践与思考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