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探析

2014-08-15 00:47师艳芳
长治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高级英语思维能力语言

师艳芳

(长治学院 外语系,山西 长治 046000)

一、引言

高级英语是英语专业高级阶段的精读课,也是英语专业本科教学的主干课。

为更好地适应学生和时代的需求,我院于2010年开始将邹为诚主编的《综合英语教程》第五、六册书作为英语专业高年级的高级英语用书。这几年我院外语系高级英语组一直尝试新的教学方法,高级英语也成为我校的精品课程。通过近几年的教学摸索,在英语专业高级英语教学中,做出了以下几个环节的改变。

二、“输入”式教学向“输出”式教学的转变

经过大一、大二的学习,学生在专业学习上打下了一定基础。“输入”式教学向“输出”式教学阶段的转变顺应了学生的需求。高级英语就是基础英语的延伸和发展,也是向“输出”式教学的转变。高年级英语教学应从“语言技能教学转向内容教学”,即高级英语教学要由点及面,超越语言符号的表象,通过语言运载的内容,让学生体会语言的灵魂。[1]

过去课堂主要是以教师教授为主,是一种单向传输,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地位。在目前的高级英语课堂上,重点更多地放在了写作上,特别注重学生“写”教学,培养学生的“输出”能力。无论是教材中课文的阅读,还是研究主题,学生都被要求写读书笔记、研究调查报告或总结等等,大约每周要完成500字左右的写作任务。因为有足够的阅读和写作量,经过几年的授课,大部分学生报告通过一年半的训练,他们在阅读理解和写作水平上感觉到了大幅度的进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思辨缺席”向“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习外语是一个认知过程,仅仅有良好的基础知识对于英语专业学生来说是不够的,还要善于思考。外语系师生难以摆脱困扰他们多年的“思辨缺席症”,即“缺乏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思考、辨析能力”。[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多依赖记忆、模仿、背诵和复述,很少从事复杂的富有挑战性的思维活动。[3]学生容易消极、保守,所以在教学中进行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是高级英语课程教学的导向。目前我系进行的高英改革就是通过教材,教学方法和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改进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授课中,师生围绕“专题研究”展开,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课堂进度的调整和对教材的处理,做到由浅入深,由单一性活动过渡到综合性活动。利用每个单元设计的思考题和讨论题,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的习惯。

对于教材中的生词采用两种方法处理:注释和“词汇学习”,前者帮助学生认识,后者希望学生能注意,并鼓励他们学习运用。教师鼓励学生学会活用他们已经掌握的词语,进行有效交际的同时,拓展词汇的数量,提升所掌握词汇的质量,有效平衡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间的隔隙,加强学生的语言思辨能力。

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反问问题,引导他们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例如在主题一的 Research Project中的任务是 In Search of“The Good Family”,学生要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辨,学生需要将自己的调查或研究成果以适当的形式展示,这个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利用现有的教材,一方面加强学生对语言基础知识的巩固和知识面的拓宽,另一方面通过多种练习的设计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传统教学媒介”向“多媒体网络环境”的延伸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的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4]是传统教学的补充和延伸。

互联网作为一种认知工具,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资源和经验背景。在网络环境下,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拥有者,而是学生的指导者。教师可以将相关资料的渠道呈现给学生,这样一来学生不再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探索加工信息。例如在教授American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主题时,让学生查找各种特色建筑,并以小组为单位,以PPT的形式来演示,用英语将他们所了解的主题进行陈述。大家利用这个机会可以互相学习,进一步扩大知识面。在课堂实践中,多媒体的加入使传统教学转化成为一种动态教学,信息量大,内容更新紧随时代发展,授课方式更为灵活新颖,得到了学生的好评。

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效率和提供信息,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果,并在课堂中具体实施,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的变化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需要高校教师不断去探索。

五、“教—学”教学模式向“教—学—研究”教学模式的转变

重视“教—学”任务而不重视“研究”是高校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目前把“研究”引入教学环节,注重课堂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今天的社会处于知识爆炸时代,知识更新日新月异,教师和学生在进行“教—学”过程时,还应该知道书本以外的知识是什么,教师和学生都要随时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与时代保持同步。教室中是一种静态的文本学习,通过研究可以与动态的社会现实相结合,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

语言练习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词语、语法练习,而成为综合性和真实性很强的活动。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对交际目的、任务性质和任务要求非常明确,他们要全方位地考虑语言交际的各种因素,花费大量的课外时间去挖掘原始素材,再将材料整理形成自己的东西呈现出来。这种活动让学生真正使用语言,具有真实性,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研究”的新方式提高了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在被给予问题时,学生会考虑如何解决问题,会努力针对某个专题开展综合性研究,分析总结并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样一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有了很大提高,引导学生在现实世界中探索新知识,并为大四阶段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打下了基础。

“教—学—研究”策略还可以处理好如何看待不同文化的问题,学生应该学会客观地看待他人和自己的文化,盲目接受和盲目拒绝都是狭隘的文化观,与多元文化社会的价值观格格不入。在授课时,教师应鼓励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并让学生将其与自己的文化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异同,尊重不同文化。

六、结语

经过近几年的教学摸索,教师逐渐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来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这个过程还在继续,我们还在进一步探寻高级阶段英语教学的新思路和新手段。本文是对这几年我校高英教学改革的一个总结,以期为高级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推动外语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1]刘润清.外国教学研究发展的趋势[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21-26.

[2]黄源深.英语专业课必须彻底改革—再谈谈“思辨缺席”[J].外语界,2010,(1):11-16.

[3]文秋芳,周燕.评述外语专业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J].外语学刊,2006,(5):76-80.

[4]张尧学.关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总体思路[J].外语界,2008,(5):2-4.

猜你喜欢
高级英语思维能力语言
培养思维能力
语言是刀
培养思维能力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四维一体化”《高级英语》课程多元考核模式的构建研究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英语专业《高级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高级英语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策略研究
“高级英语”教学中作业布置的相关策略
我有我语言